首页
课程
题库
图书
下载APP
关于我们
phone 150-7242-8589 登录
注册
【2024中央机关遴选社会热点】千年摩崖造像被涂色,我们该反思什么?
公选王 公选王
-2023-
11/16
09:35
点赞
0
收藏
打印
打印
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村民涂色一事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更多时事热点请登录公选王遴选网学习!

【事件】

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村民涂色一事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15日凌晨,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初步调查,村民岳某邦受托对石飞河部分摩崖造像涂色“穿衣还愿”。事件发生后,当地立即对现场增加了保护措施,防止不当行为造成二次损害。同时,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开展调查。11月14日,四川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巴中市文物局专家进行现场查勘,并研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

【点评】

据媒体报道,这处摩崖造像发现于2021年,当时的调查报告显示其在佛教文化艺术交流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如今,看着这处造像被颜料涂抹的前后对比图,我们遗憾也惋惜。要知道,任何非专业的涂抹和修改,对文物来说,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表示涂色的情况是通过监控发现的。这处摩崖造像尚未纳入文保单位,只设有大棚和监控。保护措施不能说没有,但也存在很明显的漏洞。村民可以随意接触、涂色,可见文物保护并不到位。

被涂色的文物很直接地展现着文物保护工作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既有自然环境的侵蚀,也有人为的破坏,加之很多文物山高路远,专业的保护和管理实施起来并不简单。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必不可少。该处造像的“遭遇”也让我们反思,还有多少已知的文物没有被更好地保护,还有多少尚未被发现和记录的文物被遗弃在荒野。

而反观村民涂色的原因,是为了“穿衣还愿”,这基于他们对佛像的信仰和尊重,却暴露出一部分人群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我们常把“保护文物”挂在嘴边,但文物保护工作不只局限在保护某个特定的文物本身,更包括提高大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提升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具体在这处摩崖造像上,当周边村民认识到这里有处文物的同时,有没有同时了解到它的价值,有没有认识到保持文物原有形质和状态的重要性,有没有理解文物修复为何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明白“毁容式修复”为何不可取。若是了解到这些信息,想必不会这样轻易地“下笔”。

文物保护需要大众的参与,而相关的文化遗产教育活动也需要增大触及人群。在常见的学校、文化馆、青少年科普基地之外,相关活动也要进社区、进村镇,将文物保护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也只有基于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努力,文物保护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浓妆艳抹”的摩崖造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对待历史文物要再专业一些、再谨慎一些、再周到一些。文物从历史中走来,它们是坚韧的但又是脆弱的,一旦被破坏了,便不可再生。保护文物,也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而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来源:光明日报)

公选王遴选网更多推荐:

【2024中央机关遴选社会热点】政务大厅工作时间仅6个小时?别让办事群众等在冷风中

【2024中央机关遴选社会热点】多个老字号被摘牌,赢得市场还得靠“硬实力”

【2024中央机关遴选社会热点】医院院长卖出生证拿巨额提成,打拐需全方位出击


热门课程 热门课程 更多
客服
下载公选王客户端
全新版客户端发布,学习更方便
公选王APP下载
公选王APP下载 android 公选王APP下载 ios
考试公告
职位检索
考试考题
免费资料
QQ群
下载APP
回到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