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青岛的“90”后妈妈王女士最近比较烦恼,刚怀了二胎的她还带着大女儿去各种早教中心试听课程。一边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一边是父母念叨着以后有了“二宝”孩子也有伴了,去早教中心花冤枉钱没必要。
在北京,一般的早教机构一节45分钟左右的早教课程收费都在200元上下,一年下来学费基本都过万,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早教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实际效果很难评估,一些选择上早教的家长认为,早教班的最大作用是能增进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
甲:“我们有一个妈妈微信群,群里每天都是分享孩子去了哪个早教中心,打了哪种自费疫苗。想法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家长的攀比心理太重了。”
已:“太贵了,一次性要交一万多块钱,不就是陪着孩子玩,在哪都能玩何必花这个冤枉钱呢!”
丙:“如今中国的应试教育就已经让孩子特别累了,如果从这么小就带孩子学这学那的,才是捆绑孩子天性。”
北京的李女士给1岁多的女儿报了某知名早教机构的课程,谈及早教班的作用,她很直接地表示没什么作用,早教内容基本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这些在家里自己也可以和孩子玩。她觉得早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多和其他孩子接触,不怕人,能与人沟通,并不是让他学什么东西,如果能有机会多和同龄小朋友玩,就没必要去早教班。
上海的王小姐表示,孩子曾经上过两个早教班,感觉费用普遍偏高,师资良莠不齐。她认为,早教的费用和作用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大运动可以多去儿童乐园发展,倒是语言类和艺术培养需要早教。但现在好的早教报不上,不好的早教又形同鸡肋,就是去打发一下时间。
安徽合肥市民鲍女士认为3岁以前没必要给孩子报早教班,孩子太小意义不大,不如花钱带孩子出去玩玩,长长见识,3岁以后可以根据兴趣给孩子报英语、舞蹈这种兴趣班。
广州张女士认为,孩子的教育应顺其自然,早教机构场所、课程和上课时间均固定,过早让孩子接受这种固定的教育或许会影响孩子后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早教机构课程设置合理性的怀疑和相关部门对早教行业监管仍不完善等也是她不选择给孩子进行早教的原因。
材料二.合肥市某小学老师李英说:经常会有一些家长问我,是否有必要给孩子请家教或参加培训,而我通常的建议是听孩子的。许多时候,尤其是当家长强迫孩子去参加一些补习班的时候,孩子内心的逆反心理会导致这样的补课效果很差,孩子越小,这种情况就越明显。另一方面,大多数补习班尤其是早教机构,会想很多花样吸引孩子前来参加培训,哄孩子高兴,但如此一来,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当孩子真正进入小学开始常规课堂学习的时候,许多散漫的课堂习惯就会成为教师们头疼的焦点。
材料三.某知名早教中心陈老师表示,早教是多方面、综合性的教学,涵盖音乐、绘画、讲演、语言等很多方面,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帮助孩子适应社会,提前掌握必备的生活能力。开发智力的音乐,教宝宝学汉字的视频,英语的动画,普通话的语音小故事等,都属于早教范畴,早教师会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让他对教育内容产生兴趣,养成今后学习的习惯。
青岛市南区一家早教中心老师认为,儿童早教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现在独生子女玩伴少,在外体验少,平时也就是和小区内的孩子一起玩,家长出于安全考虑对孩子的玩乐有许多控制,这就约束了孩子的天性。在早教中心里,孩子通过游戏和课程,可以释放天性,并培养秩序感和专注力。
材料四.自2013年起,全国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北京海淀、上海、山东青岛等14地成为试点区域,相关地市也在早期教育方面做出了努力:
上海在各区县设立早教指导中心和指导点,实施对0-3岁儿童家长一年4至6次的免费早教指导服务;同时,每年组织两场大型公益教育咨询活动,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2013年起,上海市启动了主要针对0-3岁儿童家庭的“育儿周周看”手机报信息免费推送服务,根据0-3岁儿童的周龄特点,定期推送指导信息,目前,订阅量已超过26万人。
2013年青岛市制定了《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纲要》, 其职责分工涉及到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物价局、市妇联、市人社局等多个部门。其中,教育部门负责早教机构的审批注册,规定早教机构负责人原则上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并持“双证”上岗,早教指导机构招生不得与幼儿园招生挂钩;物价部门负责制定早教机构收费管理政策,同时提供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和登记管理部门颁发的法人登记证书等有关材料,收费前按照规定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内容向社会公示;市内3区每年每区都会组织至少4次的公益早教,为2-3岁的幼儿免费提供指导。
材料五.北京通州的刘女士曾带孩子试听过一个早教班,就是让家长配合,“让我抱着孩子走一走,抱着孩子转一转”。这个早教班在她试听完半年后就关门了,“有些早教机构的老师其实就是给孩子当陪玩。”调查发现,有些早教中心只在工商局注册,并未在教育局备案,而且有些幼儿园为了招生或者赚钱,绑定入园孩子要提前参与“小小班”或者“亲子班”等等。
有近10年早教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士钟倩认为,早教工作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教育方案,并不是有一个铺面、请几个老师、买一套教具就可以做的。部分不负责任的早教机构教学成本极低,很多早教机构也没有专门的教材,绘本也多是外国文化绘本,缺乏本土文化特色和规范的早教教材,有的甚至就在网上购买一些其他品牌流出的教案来教学。她认为,我国还并未形成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导致各家早教机构的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几乎都是年青女孩,也没有像中小学老师一样有统一资格认定考试;由于各家机构的早教理念不同,早教教学方案也很难像中小学教育一样形成统一规范。
材料六.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白天都要上班,只有晚上和周末能陪宝宝,但经常因为处理一些事情使陪伴的质量大打折扣,这也是不少父母选择为孩子报早教班的一个原因。北京某早教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在针对西城区152个社区0—3岁婴幼儿的4000余份早期教育入户调查问卷中,每天能花60分钟陪伴孩子的母亲只占48%,超过50%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到30分钟。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何京玉博士表示,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方面,父母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早教首先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本身。孩子的成长是建立在父母的自我成长之上的,因为所有教育的选择都是父母思想的体现。父母需要认识到,陪伴孩子成长才是早教的核心价值,父母的角色无人能够替代,这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陪伴不足、父母忽视同物质缺乏一样,会对孩子大脑发育产生永久性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高质量的陪伴必须满足三点:其一,投入足够多的时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家长陪孩子的“及格线”是每周21.2小时,每周亲子共处多1小时,孩子的不良行动会降低;其二,有情感的投入;其三,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因此,比上早教班更重要的是父母对于早教的认识和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家长选择早教应该尽可能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尽可能多的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材料七.北京市人大代表石晓访建议,现在的早教机构鱼龙混杂,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管,在放开二胎后新生儿数量增加之前,应尽快出台针对早教市场的统一标准和监管体系。他呼吁早教问题要提前做好准备,包括人员资质、机构设立标准都得有统一的规划。不是说非得公办,应该鼓励民办,但对于民办机构的监管任务,政府应该承担起来。
四川省早期教育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早教市场还比较混乱,家长需要学习更多的早教知识,来为甄别早教机构做好准备。建议尽量选择有实力的机构,对早教从业人员的资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该协会目前正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支持,逐步联合各地妇联,依托各早教机构,倡导行业展现公益之心,推广规范的公益早教;同时,协会和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正共同编写《四川早教行业规范》,下一步将进一步规范课程设置、从业人员资质等。
2013年,广东省已在全国率先成立早期教育行业协会,倡导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当地内人士认为,珠三角发达地区的早期教育起步早,市场活跃,全省工商登记在册的早教机构超3000家,九成以上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早期教育产业逐渐由“小众”“精英消费”的模式向高消费型及普惠型并存的方向转变。目前,广东早教协会正在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政府授权下的社会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政府部门委托授权,行业协会积极作为,早教机构进行普惠性服务;协会作为政府和市场的桥梁,定期进行调研、评优活动,促进行业机构的自律和市场的有序发展。
问题:根据材料,总结不同群体对儿童早期教育的不同看法,不超过450字。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