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根据对公选王省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搬迁群众对于搬迁工作总体满意度较高,搬迁后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就业问题部分得到解决,收入有所提高。搬迁群众较为适应搬迁后的生活,大部分邻里关系并未因为搬迁而疏远,群众参与集体事务也较为积极。但同时,老人、低学历人群仍需进一步适应新环境,贷款、就业、养老等后续支持措施仍需进一步开展。
搬迁群众对于居住地公共基础设施、搬迁地址和生活便利程度满意度最高,分别有81.52%、80.57%和80.09%的群众表示满意或很满意;在就业保障和家具配套方面,搬迁群众满意度有所降低,觉得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比例之和分别为26.55%和33.65%。
搬迁后群众生活条件有了大幅提高,其中道路交通、供暖、供水供电、孩子上学和求医看病是搬迁后基本条件改善最为显著的方面,分别有68.72%、47.87%、46.45%、39.34%和28.91%的群众认为在相关方面条件改善最明显。
从就业收入情况来看,大部分群众有2项甚至更多的收入渠道,主要包括打工收入(64.39%),务农收入(54.5%),光伏扶贫收入(37.44%)以及自主创业、旅游扶贫、土地流转等收入,53.08%的群众收入水平高于搬迁之前。有58.77%的群众参加过就业技能培训,43.6%的群众搬迁后家庭劳动力就业去向发生变化,前往附近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工厂、服务业企业务工的劳动力有所增加。
材料2:
尽管总体上看搬迁群众对于搬迁工作及相关政策措施较为满意,但仍在问卷中反映出一些问题。
家住在新安置区毕上的夏木是公选王大学老师,他说,与大中型安置区相比,小型安置区居民少,无法形成人口聚集效应,物业、医院、学习、超市等配套设施及社区管理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XX县基层干部夏雨说,根据易地扶贫搬迁要求,对已搬迁入住且签订协议的旧房尽快拆除到位,防止“人走屋留”,但目前部分地区拆旧复垦进度较慢,一是由于部分村民主观上不愿拆除旧房,希望“新房旧房两头占”,二是因为非整体搬迁村的部分旧房附近仍有居民住房,无法直接“复垦”。
A县乡镇干部小明说,部分安置区村民搬迁后,由于距离自家农地较远,返回耕种有诸多不便,土地流转也存在困难。
据调研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资金中地方债占比较大。
据了解,有的贫困户在搬入新房后出现因老人去世导致人口减少,或因新生婴儿导致人口增加等情况,希望政府进一步明确是否在将来出台增减搬迁住房面积等动态调整政策。
公选王问题:根据材料,总结公选王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答题参考:
存在的问题:
1.新村建设管理难,小型安置区配套设施管理有待加强。
2.土地复垦复绿难,部分地区拆旧发展工作推动滞后。
3.耕地开发利用难,部分农户原有土地无法高效流转利用。
4.资金统筹难,搬迁过程中产生的地方债务压力较大。
5.政策稳定调整难,群众热切盼望明确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
对策建议:
当前,公选王省易地扶贫搬迁已进入攻坚期,如何将搬迁成果真正转化为扶贫成效,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面对当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妥善解决。对于短期性的问题应当抓紧解决,不能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对于长期性的问题应当要有总体安排,创造条件分阶段逐步解决。
完善社区管理,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准确理解把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定位,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基础上,主动宣传政策、积极服务群众,努力配套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规范土地利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复垦复绿。对迁出地搬迁群众的原有土地权属性质进行集中登记,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对拟设立的旅游景区、生态保护区,各县域范围内对耕地计划指标进行集中统筹。
重视产业发展,增强搬迁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安置区产业发展上,想方设法为搬迁人口创造就业机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善用财政金融,推动扶贫资金稳妥良性循环。通过整合相关项目资源、提高补助标准、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发放贴息贷款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解决好扶贫搬迁所需资金问题。
动态调整政策,保持连续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信息平台,开放基层信息更新权限,保证各安置区情况实时上传、有序更新。
公选王推荐学习:
【2020公务员遴选大作文预测题】请你谈谈脱贫攻坚最后阶段,应该怎么干?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