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调研是一种以调研为主、督查为辅的方式,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的督查活动。在深入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督查调研实践,对做好党委督查调研工作进行了初步思考,形成以下认识。
第一,要注意选准题目。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所谓督查调研的好题目,即领导同志关心、地方和部门关注、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准题目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深入研究文件。主要是党委发文件、党办发文件和党办发电,这是督查调研题目的“源”和“根”。通过对相关文件精神的深入研究和对政策重点、亮点的系统梳理,能够进一步明晰党委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和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选题。
二是重点研究党委领导同志批示。领导同志对某个问题作出批示,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已经有所反映、有所暴露,是一个上下都关注的问题,如果可查可研,就是好题目。
三是及时研究党委重要会议精神。每次党委重要会议都会发新闻稿,通过及时研究新闻稿,能够掌握会议主题、主要精神、重点内容。据此选择督查调研选题,不仅紧贴了中心工作,而且容易产生系统推动效果,通常命 中率很高。
四是系统研究党委领导同志讲话。领导同志就某个问题作出重要讲话,说明党委或有关方面开会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讲话中对相关问题会有系统分析,对工作落实会提出要求和作出部署,据此选择督查调研题目,及时呼应了重点工作进展,容易得到多方面认同。
五是跟踪研究党委领导同志考察调研活动。跟踪领导同志考察调研活动,能够从一个层面把握领导同志近期关注点,据此确定选题,更有针对性、时效性。
第二,要注意做好方案。好方案是工作指南。做好方案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明确依据任务。督查调研是一种严肃的督查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授权依据,如党委文件、会议精神、领导批示指示等,这是开展督查调研的“尚方宝剑”。有了“尚方宝剑”,还要明确主要目标或主要任务,从而使“尚方宝剑”“锋有所指”,把牢着力方向。
二是明确重点内容。为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将督查调研任务分解细化成若干问题,确定重点内容。根据重点内容,再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梳理、分析、研究,容易做深、做细。
三是明确方式方法。即确定在地方和部门督查调研期间的主要方式,如明查和暗访、座谈、访谈、约谈、实地察看等的使用比例,让有关方面能够更高效地配合工作。
四是明确队伍组成。一方面明确队伍的人员类别,如人员来源、职级、工作领域等;另一方面明确带队人员,如带队人员来源、人员级别等;再一方面要明确分组数量,从而明确大概的工作量。
五是明确工作范围。一方面明确时间范围,即开始时间、在外实地工作时间、起草报告的时间以及结束的大概时间;另一方面明确地域范围,即明确所去的具体地方和部门,明确所去的大概范围,如县、乡、村,厂矿、车间、社区、居民家中等。
第三,要注意掌握政策。高效率高质量开展督查调研,必须努力成为“政策通”。掌握政策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深入研读。要研读与督查调研主题相关的各项政策精神,要通读原文,学懂弄透,消化吸收,做到融会贯通。
二是开展辅导。就督查调研选题涉及的政策法规和总体工作,到有关部门座谈交流或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业界人士上门讲解,从而使实地督查调研更有针对性。
三是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各项政策的来龙去脉,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政策走向,而且从微观上知晓政策间的冲突和矛盾,更深刻理解政策的重叠和缺失,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入视角。
四是加强比较。要将中央、部门、地方出台的与督查调研主题密切相关的政策进行比较,不仅要把握各项政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更要搞清楚政策发挥作用的体制背景和环境。
五是勤于运用。掌握政策,不能满足于“纸上谈兵”,而应着眼于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学中干、干中学,才会掌握得更扎实。
第四,要注意找准问题。找准问题是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找准问题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深入基层。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只有走到别人没有到过的地方,达到别人没有深入的程度,才能掌握别人没有掌握的情况,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成果。
二是抓住重点。督查调研工作时间有限,而地域范围往往很大,必须选择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的农村、社区、工矿、企业等基层单位,倾听群众心声,找准问题症结。
三是解剖麻雀。走马观花是影响督查调研质量的大毛病。要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被应答口径敷衍,必须下马看花、解剖麻雀,通过深入一件事、一个问题的内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剖析原因、查明症结,提出针对性建议。
四是不先定调。先定“调调”,再找材料佐证,是严重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不仅容易出现“被调研”现象,而且容易误导领导。督查调研要像侦察兵侦察敌情一样,以不夸大不缩小、既报喜又报忧的态度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才能够找准问题。
五是综合全面。既看先进地区,又看落后地区;不仅听各级领导的反映,也听一般干部的反映;不仅听群众的顺耳话,也听群众的逆耳言;不仅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请群众提出意见。对获取的各方面情况,要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防止以偏概全。
第五,要注意创新方法。方法是完成督查调研任务的“桥”和“船”。创新方法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组合运用。不同方法的组合运用,往往能够收到出奇的效果。如把书面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明查中穿插暗访、座谈与约谈并用,不仅能够减少工作阻力,而且能够相互印证,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是转变身份。通过将督查调研人员转换为合适身份,如研究人员等,既能够取得有关方面的积极配合,又能够规避失泄密或被媒体炒作的风险。
三是借助力量。有些地方或单位不宜由督查部门直接开展调研,可协调相关单位人员提前去摸情况,督查部门根据掌握的情况和问题“再调研”,往往让被调研对象难以应对,不仅提升督查调研效果,而且增强督查部门权威性。
四是着眼现场。想摸实情必须根据现场情况灵活使用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实地情况,采取分散行动,既有人正面调研、吸引主力,又有人查看边角、与老百姓唠嗑、调阅相关材料等,从而有效避免仅得到千篇一律的表态性、口径性发言。
五是善于引进。应积极借鉴社会调查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引进使用抽样调查、问卷分析、网络测评、手机问讯等新兴方式,不断提高督查调研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第六,要注意公正独立。公正独立,是督查调研工作的立身之本、权威之源。公正独立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牢牢把握主导。党委督查部门要始终把握主导权,去哪里不去哪里,看什么不看什么,要注意讲究策略,设法排除干扰,确保既定方案和思路能够一以贯之。同时,要发挥“第一推动力”作用,设法调动相关参与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
二是坚持事实说话。无论资讯多么发达、技术多么先进,“键对键”永远代替不了“面对面”。对触及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问题,在如实反映遇到阻力甚至压力情况下,要始终把握“是否存在?”“是否需要解决?”“是否需领导同志知晓?”“是否需要党委推动?”四个底线,坚持用实地掌握的一手材料和论据支撑观点。
三是广泛听取建议。对发现的重要和深层次问题,要注意倾听各方面意见建议,特别是注意倾听有关专家、相关部门和基层干部的认识与看法。
四是独立分析思考。成功的督查调研,必须有独有的真实情况反映和独到的对策建议,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必然失败。而独有的情况反映与独特对策建议,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之上。
五是避免感情用事。督查调研既要满腔热忱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充满真情地了解民意、感受群众冷暖疾苦,但又要避免感情用事、有失偏颇,影响督查调研可信度。
第七,要注意深研建议。好建议能切中肯綮,古人讲“道得人人意中语,千回百折费寻思”。深研建议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把握准确性。建议既要讲政治、顾大局,与国家现阶段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相统一、相协调,又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为标新立异而违反政策、违背事实。
二是把握针对性。要立足实地发现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分析,有的放矢地提出办法措施,避免说“正确的废话”。
三是把握操作性。要立足现有发展阶段和体制环境,着眼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使建议一旦得到党委领导同志批示认可,能够有效组织实施推进。
四是把握全面性。一定要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提炼综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形成科学结论,提出有效建议,防止偏激、片面,避免被“误导”、“绑架”。
五是把握规律性。要避免就事论事,尽量对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动问题的系统解决。
第八,要注意以点带面。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是督查调研的理想境界。以点带面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着眼全局。要全面系统把握党委工作总体思路,掌握全局各方面工作涉及的重要问题,使督查调研能够始终紧跟党委中心工作,始终呼应党委重点工作开展,始终抓准抓牢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
二是深挖矛盾。要抓住发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把国家宏观政策与微观民情民意结合起来,把反映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上下真功。
三是打造精品。不能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不做则已,一做就要产生示范带动效应。要通过将督查调研活动做成精品,发挥整体推动效果。
四是加强通报。督查调研因没有对照文件或领导批示的硬性核查,容易被轻视。发挥督查调研以点带面的推动作用,既要加强向党委的报告,更要加强对督查调研成果的运用通报,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捅“马蜂窝”,对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对群众的呼声期盼如实客观反映,发挥警示、警醒和引导作用。
五是持续跟踪。对发现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抓住不放,追本溯源,采取连续跟踪、环环相扣的方式,及时了解进展情况,一抓到底,形成声势,强力促进决策落实和问题解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