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要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这对“做合格党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员要对标“合格”,不断“雕琢”自己,做名副其实的党员。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如今看来,这个比喻恰好表明了“学”和“做”的连贯性。一名党员干部历练成为“合格党员”的过程就好比“琢玉成器”的过程,党员干部要以“工匠”精神对标“做”字要求,在思想理论上多一点“雕琢”,在修身律己上多一点“磨琢”,在为民服务上多一点“追琢”,在真抓实干上多一点“细琢”,历经四道工序,成器成才,以“琢”字精神对标“合格”要求,迎接党的十九大盛会的胜利召开。
在思想理论上多一点“雕琢”。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着力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然而,一些党员干部仍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修身不严,作风不正,亟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的“雕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把党章和党规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学习教育是修身正己的基础,党员干部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是天生形成的,不能完全靠自发,而要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来形成,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自觉持续的行为,真学、深学、善学,勇当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模范部门的排头兵,党员干部只有重视理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才能打牢履职尽责的素质基础。
在修身律己上多一点“磨琢”。修身律己,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一个人应该有所学,有所思,有所作为,不能得过且过,消极无聊地打发日子。“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水的本性是去了杂质就清纯,不受外界影响而动摇就平静。人性也是一样,消除杂念,保持定力,就能长久“清平”。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再多的财富,我们所能享受的只是一部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各式各样的色彩伤害人的视觉,各式各样的音乐伤害人的听觉,各式各样的味道伤害人的味觉,纵马围猎使人心发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少吃一点,少耍一点,尽可能地简单朴素一点。
在为民服务上多一点“追琢”。古语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确了官与民的关系,群众评价一个领导干部自有一套标准,不是看他做多大的官,而是看他干了什么,看他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是否有好的名声和民望。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熟悉群众、了解群众、代表群众、服务群众,这也是我们党赖以执政的基础。建党近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会欣欣向荣,反之脱离了群众,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就会人心背离,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大幅倒退。对于肩负服务为民重大责任的党员干部来说,为民服务不仅是一颗责任心,一种精神,更是一颗平常心,一种境界,只有把用心想事、用心做事,追求完美当做一种素质来提高,当做一种习惯来修养,当做一种作风来要求,才能真正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和质量,走实群众路。
在真抓实干上多一点“细琢”。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强调“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核心在“干”。学得是否扎实,做得是否合格,最终都要体现到能否推动事业发展的万物巨“细”中。要牢固树立实干创业的意识,把实干落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上,通过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创事业,求发展。要敢于干事,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有更多的“险滩”要涉,有更多的硬仗要打,唯有敢干事,能担当,才能攻克改革中的难关,才能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才能解决现实中的矛盾,进而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获得新发展。(来源:求是网 作者:余琦 吴洋)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