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然而,由于调研不扎实、不深入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引发社会矛盾的教训并非个案,很多决策的失误甚至错误,根子还是出在了调查研究上。一些领导干部开展调研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将调研现场当作作秀“秀场”。调查研究“身入而心不至”,既影响对真实情况的掌握,又影响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更影响科学决策的效果。因此,调查研究,方法很重要,要“入乡”更要“随俗”。
要在“俗语”中了解民意。调查研究,少不了和群众打交道,要通过走访座谈充分掌握民意,并通过群众了解大政方针在基层的宣传落实情况以及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俗语”,实际上就是“群众话”,就是站在群众立场用群众的语言讲群众愿意听、能听懂又能接受的话。有些干部不懂“群众话”,跟群众说话时“官腔十足”,套话空话连篇,让群众心生距离感;还有的干部“照搬文件”,专业术语、公文用语太多,群众听得云里雾里。这种走访座谈,往往就吃下“闭门羹”或者听不到群众最真实的“心声”。“俗语”是打开群众心扉,拉近干群关系的“金钥匙”,善于和群众“唠嗑”“拉家常”“摆龙门阵”,善用接地气的“土话”“方言”,群众自然就愿意吐露更多的心声。党员干部应该多修“群众话”这门功课,在开展调查研究之前多做些调研地“俗言俗语”的了解,就会在走访群众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在“俗风”中透析民情。我们常说的“入乡随俗”,是指到一个地方,就要顺从当地的习俗,这样的习俗往往就表现在乡风文明上面。在调研中,对乡风文明的调查研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通过乡风文明创建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也可以看出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一些实绩。一方面,在调研的时候,我们要尊重当地的习俗文化,不要因为不遵从或者破坏当地习俗而遭到群众排斥,要参与到当地的一些好的习俗活动中,这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有效方式;另一当面,民间习俗有好有坏,这是一个引导、扬弃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新风尚不仅事关生活习惯,也是民族精神生活的一件大事,我们可以从当地的一些习俗中看到地方发展的精神面貌,看到地方党委政府在引导创建精神文明的作用发挥,对调研也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要在“俗事”中洞察民生。“俗事”实际上就是群众的生活日常,看起来不起眼,深究起来却能找到大学问。“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间之事洞察多了,想一想就会明透;人间之情听多了,写出来就是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要把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好,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我们要学会从群众日常之事中看到民生问题,也要从群众日常之事中学到经验和方法,最终让调研的结果更好的运用到为人民服务上。
更多遴选策论范文、高分作文,推荐学习公选王遴选网【策论范文】【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栏目。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