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在《差不多先生传》中虚构了一个叫差不多的人,代表了一种做事不追求更高境界的作风。这个“差不多先生”的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胡适先生在文末做出了评价,如果人人都争当“差不多先生”,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差不多”的确是懒的一种,但现如今“差不多主义”还很有市场,在民主生活会上存在“点到即止”的想法,使民主生活会失去“辣味”,是“差不多主义”;完成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也是“差不多主义”。“差不多主义”的背后是作风问题,工作作风不实,自我要求不严,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扫清“差不多主义”,关键就是要讲认真,做到较真碰硬抓实干。
克服懒惰,多和自己较较劲。“差不多主义”实际上就是一种敷衍的态度,就是懒,比如如果让一个懒人打扫房间,那么他可能只会拿扫帚敷衍两下,房间里面没有明显的垃圾他就认为已经差不多干净了。一个人如果懒,对自己的标准也就会随之降低,一个人如果懒得学习,那么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学不学都一样,长此以往必将滑向堕落的深渊。克服懒惰,行动是前提,坚持是关键,可以试着给自己多定几个小目标,例如每天挤出不低于半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学习充电,每日坚持,将进取培养成习惯,懒惰自然就克服了。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