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种思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全面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让新型县城建设成效充分显现。
牢固底线思维,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一就是美丽家园。人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城镇家园的满意度。我们要牢固树立“人居环境只能变好,不能恶化”的底线思维,要始终把群众的感受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把任何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可能性考虑其中。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原则,将人居环境治理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发展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努力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型县城建设,严禁拆真建假、迁移砍伐、侵占风景名胜区域空间。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县城周边的自然资源建设完善蓝绿生态空间,走出一条城镇化和文化生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幸福感。
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城镇和乡村是相互促进、共存共生的。尤其是在县域空间内,城镇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同质性较强,物质交流与社会交流都较为密切,在空间上具有互补性和兼容性。在新型县城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立足整体,着眼全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新型县城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县域城区的扩容扩建,还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县域乡村延伸覆盖。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建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深化义务教育改革,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要始终坚持“城乡发展一盘棋”的系统思维,把新型县城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把城乡一体发展作为新型县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处理好城乡关系,整体统筹、全面推进,让县域内城乡各类资源要素互动交融、协同配置、共同发展。
用好辩证思维,打赢新型县城建设硬仗。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是一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矛盾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在新型县城建设中,既要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把亟需解决的矛盾解决好,也要稳扎稳打,守住原则底线,不踩雷区,不贪功冒进。为此,我们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力争到2025年取得明显的建设成效,县域人口不断向县城转移集中,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要牢守红线,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对人口流失的县城不搞盲目建设,对财政收入薄弱的县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公共服务要尽快配置配齐,对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既要坚持城乡“一盘棋”,也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努力打好打赢新型县城建设硬仗。(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姜德海)
更多遴选策论范文、优秀作文,推荐学习公选王遴选网【策论范文】【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