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聚焦“三农”工作的法律,因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为乡村振兴提供全面法治保障而备受各界期待。在记者的采访中,基层干部、农民群众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决心与期待。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乡村治理是统筹乡村振兴方方面面工作的“中枢神经”,能够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要提升乡村治理的成效,尤其需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这就需要为乡村振兴提供全面的法治保障。法治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不断提升法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尤其需要把目光聚集在乡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撒法治暖阳,擦亮法治明灯,铺就法制轨道,才能形成学法、识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新风气,让人民群众树立起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才能让法治的“风帆”发挥更大的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梦的实现。
在希望田野播撒法治暖阳,用法治打造乡村治理和谐环境。要让乡村振兴的法治红利惠及每一个人民群众,首先就需要大家明确法治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要让法治风景在乡村独好,尤其需要在希望田野上播撒法治暖阳,让人民群众都能够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乡村振兴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填补了我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乡村振兴促进法,不仅为乡村全面振兴规范了工作,也指明了方向,用法治打造了乡村治理的和谐环境,养成遇事找法的好习惯。
在希望田野擦亮法治明灯,用法治撑起美丽乡村的精气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筑牢“三农”压舱石,尤其需要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这就需要在希望的田野上擦亮法治明灯。“乡村振兴促进法着眼于促进,主要内容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设计,同时也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规定了相应的限制条款。”乡村振兴法既是推动其它工作重要的“促进器”,也是撑起美丽乡村精气神的法治力量,能够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底气。
在希望田野铺就法治轨道,用法治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要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尤其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任务都能够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既需要领导干部正确用权、依法治理,也需要人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才能营造起更和谐的法治环境。“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职责任务,针对乡村融合发展、人地钱支持、工作责任落实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揽子支持举措。”乡村振兴促进法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的每一个环节,以健全的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地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用法治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尤其需要我们做好法治的宣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增进他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才能充分地激发群众参与法治振兴的内生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构建起文明乡村、法治乡村、健康乡村,用法治铺就乡村振兴路。(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欧阳朵儿)
更多遴选策论范文、高分作文,推荐学习公选王遴选网【策论范文】【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栏目。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