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省川东北片区推进会、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第一次、第二次会议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明确下一阶段任务,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将我市依法治市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会前,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与会同志参观了巴州区江北司法所深度普法和社区矫正工作、区供电公司依法治企工作、红岩社区管理扁平化模式、巴中二中依法治校工作,有了直观感受。会上,巴州区和市司法局作了交流发言,三县两区和5个市级牵头部门作了书面交流,材料已经印发大家;马云同志总结了前阶段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也对下一步的工作作了简要安排。总的来讲,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依法治市工作;同时,各级各部门对依法治市工作也非常重视。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依法治市工作推进有力有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工作的架构基本形成。各地各部门均建立了以党委(党组)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和第一副局长(副主任)为常务副组长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落实了办公场地、专职人员和工作经费,为依法治市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工作的思路基本厘清。市级层面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法治巴中建设的意见》和《关于统筹开展法治示范创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各地各部门也配套制定了操作办法及细则,促进了依法治市战略任务的有力实施。三是工作的重点基本凸显。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出台了《巴中市依法治市2014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市主抓的7项重点工作,主攻方向更加明晰。四是工作的成效基本显现。各地各部门不断探索,把理论用于工作实践,解决了一批热难点问题,促进了发展,维护了稳定。在此,我和出席今天会议的几位市领导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还不容忽视。特别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推动不够,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任务来抓,而是等同于常规性工作、一般性活动,在一些乡镇和部门甚至还把依法治市当作普法工作来抓。为此,有必要再树认识、再鼓干劲、明思路、再添举措,把全市依法治市工作引向深入。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进依法治市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工作的差异,首先源于思想认识的差异。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不会重视、不会积极、不会主动,效果自然就不理想。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走出几种认识的误区。
一要看到重要性,克服麻痹思想。从国家层面来讲,党的十八大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两个“基本”,已经把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释得非常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现代化,依法治国是核心,也应该是根本标志。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专题研究依法治国,以中央全会方式研究该项工作,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从省级层面来看,省委东明书记非常重视依法治省工作,自去年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以来,有很多的工作都是他在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力、落实,比如“法律七进”活动和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等工作就是他亲自安排部署的。8月26日,东明书记还亲自主持召开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试行)》和《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的实施意见(2014—2016)》,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六项重点工作,要求“全省上下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咬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我省依法治省工作提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省市媒体已经刊载了东明书记的讲话,请大家学习、抓好贯彻落实。省委书记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做出了榜样,我们的县区如何抓?希望大家好好看一看、学一学。从市级层面来看,市委常委会先后5次听取专题汇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1次领导小组会议、4次专题会议,组织开展了1次干部培训、1次专项督查。特别是李刚书记多次研究策划、安排部署,先后批示“望进一步深化推动全市几件更具体的事情”和“列出几件重点事项扎实抓”,这都是李刚书记签批的原话。8月19日,李刚书记又深入巴州区专题调研依法治理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可见他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用心和重视。喜安市长十分关注依法治市工作,多次调研督查依法治市工作。我自担任常务副组长以来,也先后到经开区、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和市级政法部门开展调研督办,8次召集研究部署这项工作:朱冬书记、长云副主任、敬军副市长、文宇副主席等有关领导同志更是经常调研、经常安排、经常督办,为推进这项工作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所有这些信息都表明,推进依法治理已成为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除了全力以赴抓,没有退路,大家应该有这样的政治眼光和政治觉悟。
二要看到必要性,克服厌烦情绪。大家一定不要有这样的想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没有结束,新的活动又来了。评判一项工作有没有价值,首先要看它的必要性。这几年,巴中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期,也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渡期,形形色色的矛盾、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法制观念普遍淡泊、人治思想大于法治思维、利益诉求非法表达、不良企业不诚信守法、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等,归根到底,就是我们的法治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办事不依法,遇事不找法,解决问题不用法,化解矛盾不靠法,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还未形成。巴中加快发展,需要强大的法治来保障,这也是推进依法治市的现实意义。前不久,我们的一些干部在议论,说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解决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作风问题,特别是解决增进群众感情的问题;四中全会研究依法治国是解决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群众路线是“治官”,依法治国是“治民”。我想这种说法片面了一些,依法治国包含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全民守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于宫于民都非常重要、非常必要,应该说是既治官又治民。
三要看到紧迫性,克服观望心态。个别地方和部分单位是不是有这样一种习惯,什么事都喜欢等一等、放一放,看看中央有什么政策、省上有什么要求、其他地方有什么行动。抓工作不是请客吃饭,不需要先来后到、谦恭礼让。巴中的发展等不起、慢不得,同样,推进依法治市也等不起、慢不得。别人的经验都在全国全省推广了,我们还要等一等看一看,那就是自甘落后,永远都只能当别人的“尾巴”。当前,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法治巴中建设的意见》也出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依法治市的决议》也作了,年度工作的要点和全市的重点工作也定了,剩下的就是立说立行,全力以赴抓落实,绝不能让这项工作再输在起 跑线上。
四要看到长期性,克服应付心理。市委虽然确立了依法治市7年的总体目标和分步目标,但无论于国、于省还是于市县,这项工作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会越抓越紧,不会抓抓停停。改革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维稳永无止境,所以依法治理也永无止境。全市上下一定要热起来、紧起来、动起来,克服应付了事、速战速决的心理,牢固树立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的思想,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依法治市抓成巴中加快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品牌工程,最终把巴中的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升依法治市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水平
依法治市是一个重大课题。从各地的做法来看,思路大同小异,抓法各有千秋。但暴露出来的一些共性问题显而易见,需要尽快加以规避。这项工作要立得起、叫得响、推得开,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绝不能错误认为依法治理是“虚”的,工作上就一味务“虚”,纸上来纸上去,搞成“两张皮”。依法治理有“虚”有“实”。虚,体现于理论和制度成果,但也要实际、实用、实效。实际,就是一定要符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据为已有,说明根本没有研究工作;实用,就要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说了再多的话,做了再多资料,没有一句管用,执行不了,那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实效,就是最终能转化为工作成果,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发展,维护了稳定。给大家举个例子。目前,我们正在借鉴“中江经验”,推进村民自治,把我们的村民公约、居民公约、行业公约和学生守则等等这些公约制定好、完善好,这项工作是很实用的工作。在督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村、居委会、单位对待这项工作没有用心,没有结合本地、本部门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而是照抄照搬,有的甚至是从网上下载的,这些东西好看而不适用,操作性不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有些村、居委会、单位对待这项工作是用了心的,制定的公约操作性很强。比如,通江县板桥口乡城子山村制定的村规民约,其中有几条很有操作性。如第二条规定, “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每年要参加2—3个义务工用于防洪抢险、道路建设等等”,第三条规定“每个公民必须参加城乡环境整治,清理好自己住处周围的杂草、堆码,打扫好阳沟垃圾,保证清洁卫生:住在村道公路两旁的住户要前扫50米,后扫50米,保证公路畅通干净;全体公民爱护公共设施不得侵占,包括公路、渠堰等,违者罚款100—500元”,有量化的标准,并且全体村民签了字、按了手印,有操作性,有约束力,也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紧贴了实际、注重了实用,也能够收到实效。除此以外,实更体现于行动。再好的理论和制度,如果不落实,那就是一纸空文,所以依法治市定要抓落实,既要落地生根,更要开花结果。
二要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面是盘子,点是莱。需要面来衬托,面需要点来体现。面上的工作要抓,不遗余力地推;但更要重点突破,在点上抓落实、出经验、树品牌。如果平均用力,泛泛而抓,一年到头没有一样拿得出手,汇报工作“高大全”,介绍情况“天地宽”,说明根本没有抓到点子上。
三要正确处理“上”与“下”的关系。上面有部署,下面就要抓落实。但并不是说,上面没有部署,就不去抓;也不是说,上面部署了的,就每一样都要平均用力抓。各地域情不同,发展不同,情况千差万别,工作也应有所侧重,绝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建议市依法治市办比照省上的做法,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为每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确定1—2个重点探索课题,9月上旬汇总送审。
四要正确处理“内”与“外”的关系。俗话说,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们抓工作,既要埋头干事,更要抬头看路。既要学习别人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也要推广我们的做法、我们的经验。巴中历来是个出经验的地方,希望依法治市这项工作也能走在全省前列。前面已参观了达州、参观了中江,能不能哪一站就放到巴中?这是一种期望,也是一个奋斗目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力争这个目标早日实观。
三、扭住工作重点,奋力开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依法治市工作局面
按照李刚书记两次批示要求,经过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反复研究,最后确定了七项重点工作。这七个方面都是实实在在的,每一项工作都有量化的标准。大家一看就明白,知道怎么做。今年的后几个月我们就重点抓好这几项工作,这也今年推进依法治市的主引擎、主路径和主抓手。
一是全面推行党委常委会会前学法制度和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开展这项工作,是为了解决党委如何依法执政的问题,是确保党委依法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目的,就是要确保党委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党的领导,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在这两项制度建设上,经开区已提前进行了尝试。从今年6月以来,党工委会每次召开前都进行了法律学习,已先后学习了《土地法》《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多部法律法规。同时,聘请了法律顾问,每次党工委会都邀请法律顾问全程列席,这样,就把经过法律咨询、具有法律依据、完成合法性审查作为党委作出重大决策和出台重要政策的必经程序,大大降低了决策的法律风险。目前,市委、市政府也已成立法律顾问团,聘请了11名法律顾问,明确了8项工作职责。从下次市委常委会起,也将实行会前学法。希望各地及有关部门也迅速把两项制度建立起来,用好用活,收到实效。
二是深入开展行政权力清理规范工作,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开展这项工作,是为了解决政府如何依法行政的问题。今后政府的权力是法不授权政府就无权,因此权力清单一经公布,就只能在权力清单内行使权力。李克强总理说,简政放权是预防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也是释放市场、激发经济活力的基本之策。从三中全会到现在,国务院已经取消或者下放了审批权400多项。这项工作的效果显而易见。据统计,实施简政放权特别是改革商事登记制度以来,全国新登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同比增长57%。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58万户,从业人员达1009万人,同比增长43%。但是,简政放权还远远没有达到需求。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前不久提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第一大枷锁就是审批枷锁。他说,“中国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管制,行使管制权力的方式就是审批”,“一方面,程序烦琐得要命;另一方面,每一个公章背后都有一次和公权力的交锋”, “不打破这些形形色色多如牛毛的审批枷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只是说说而已,中国的经济就不可能走出今日的萧条,什么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之类的话就会成为空话,腐败也只会愈演愈烈”。就巴中而言,通过先后11次的成建制清理和去年以来的动态清理,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清理前的761项减少到98项,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市州之一。但清楚内情的同志都知道,市本级尚有5600多项行政权力,原因就是将行政审批事项打包打捆,大项减少了,但子项却并没有减少,换汤不换药。所以,必须尽快开展行政权力清理规范工作,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将行政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这可以说是巴中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一项最重要、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
三是构建司法公开信息平台,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开展这项工作,是为了解决司法机关如何公正司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法司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公信力,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大家也可以看到,十八大召开以来,一系列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大案要案、热点案件,或微博直播庭审、或公开审判、或裁判文书网上公开,这些案件的审判引起了人们对司法审判的关注和兴趣,透过一个个生动案例,人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司法从未有过的开放透明力度。其实,在2013年,中国司法公开已经超越了庭审公开,正朝着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领域公开迈进。2013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明确建立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以公开促公信,倒逼法院公正司法。这是对2013年全国法院一系列推动司法公开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也成为司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新起点。对巴中来讲,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构建司法公开信息平台,进一步深化审务、检务、警务公开,扩大司法工作透明度,增进公众对司法的了解、信赖和监督。这样,司法公信力才能有效提升,也才能最大限度维护司法公正、确保清正廉洁。
四是加快推进以村规民约、社区居民公约为重点的行业公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信众公约等自治规范的制定,实现各行各业全覆盖。开展这项工作,是为了解决如何强化社会法治的问题。自治规范是一个群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准则,其最大的好处在于,由群体成员共同制定,是群体共同意志的体现,对群体内的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当前,各地各部门也在开展这项工作,关键是没有紧扣地方和行业实际,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各级依法治理办和相关部必须把自治规范的制定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统筹把关、分类指导、分级审核,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一个一个地过。在此基础上,扎实抓好“一优”、“十佳’’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这是我市的自选动作,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已发文部署,请各牵头单位认真履职,强力推进。
五是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推进深度普法。开展这项工作,是为了解决如何强化全民守法的问题。这项工作面宽量大,涉及的对象很多。各级依法治理办和宣传、司法部门要通力合作,关键是创新形式、开发载体,确保活动为人们喜闻乐见、入脑入心。当前要重点抓好3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由市司法局牵,编印法律口袋书、法律实用手册、普法实用教材。二是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搞好广场宣传、知识问答、文艺演出等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活动。三是扎实推进以案说法、现身说法、讲堂说法等学法活动,增强法制学习的效果。以案说法由市中级法院牵头,主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以案例宣传法律;现身说法由市纪委牵头,主要是通过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实例教育党员干部;讲堂说法由市司法局牵头,主要是请专家、法律工作者通过办培训班、讲座等方式开展普法教育。
六是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市为主题的“法治阳光行动”,强力推进投资软环境建设。这项工作属于社会法治的范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软环境建设要坚持以人的素质提升为核心, 以企业、项目和投资者为中心, 以提升行政效能为重点,以“法治阳光行动”为载体,着重在打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有序的法治环境上下功夫。这项工作由市纪委牵头,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第三阶段的工作,迅速优化工作方案。
七是努力构建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信访工作法治良序,推动一批积案、难案和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这项工作也属于社会法治的范畴。开展这项工作,最终目的,就是要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守法习惯,善于依法维权,理性有序表达诉求,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四、强化工作保障,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无盲区的依法治市工作格局
前次在市委党校举行的依法治市培训班上,我专门讲了保障。前不久的依法治市专题会上,我讲了“五个落实”,又专门强调了保障的问题。之所以反复讲这个问题,就是感觉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这方面做得还有差距。工作要推得动、抓得好,各方面的保障都必须到位。
一是组织保障必须到位。各级党委(党组)必须牢固树立“抓法治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一把手必须亲自抓、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原则上,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一把手召集专题研究依法治理工作每季度不少于1次。同时,要加强对依法治理办公室的领导和支持,人要给足,钱要给足,权要给足。市、县两级依法治理办抽调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少于4名;配备摄像机、照相机等必需的工作设施设备,保证日常工作用车;大力支持依法治理办行使督促检查、工作通报、考核评价、问责诫勉等权力。
二是宣传引导必须到位。一度时期,全市宣传氛围不浓。上次专题会议召开后,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加大了宣传力度,近一两个月,效果非常明显。各地各部门要把宣传引导贯穿依法治市工作的始终,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内宣上,重在氛围营造,重在典型报道。巴中日报、巴中电视台、巴中人民广播电台要开辟专题专栏,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部门要切实落实公共宣传服务职责,形成电视台随时有新闻、报纸随时有文章、广播电台随时有声音、各种网络媒体随时有消息、各种重要场所和重要节点有醒目标语的浓郁氛围。外宣上,要精心策划、深入挖掘、深度提炼,争取上级领导同志多批示、国家省级媒体多刊载、兄弟市县多吸收、社会各界群众多好评。
三是责任分解必须到位。各个区县应该干什么、市级部门应该干什么,必须有个清晰的界定。到底干哪件事,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完成,要列出清晰的时间表,实行“一表清”,然后就照单点菜,一项一项抓落实。完成时限一到,市依法治市办就照单验收。这项工作务必在9月上旬完成,市依法治市办汇编成册后分送市级相关领导及各地各部门。
四是督促检查必须到位。无论是市委、市政府目督力、还是依法治市办,都要把依法治理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实行专项督查、跟踪督查、定期督查。在内容上,要重点做到“八查”:一查会议记录,看党委(党组)是否经常研究;二查制度规定,看是否合乎实际、有效管用:三查工作环境,看是否有浓郁的依法治理氛围;四查干部群众,看对依法治理工作是否知晓和参与;五查工作点位,看是否有亮点特色;六查影像图片,看是否有工作形象展示;七查典型案例,看工作是否收到实效;八查宣传成果,看工作是否得到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认可。
五是考核评价必须到位。市、县两级都要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范畴。今天会上印发了依法治市工作考核细则征求意见稿,请与会单位下去后认真研究后提出修改意见,于9月5日前反馈市依法治市办。依法治市办商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完善后即正式印发,作为考核的遵循。考核关键在平时,要督考结合、以督促考,督查一次通报一次,通报结果即与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挂钩。同时,必须保持考核评价的刚性,市依法治市办要敢于拉下脸、敢于通报、敢于扣分。考核过程中有“放水”的。发现后要严格追责。
六是问责处理必须到位。市依法治市办要牵头制定依法治市工作问责处理办法。对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不力、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和相关负责人,要及时约谈提醒;约谈提醒后工作仍无明显起色的,要严肃问责,确保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同志们,依法治市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大家下来后认真研究、奋力创新,高站位调适工作思路,高标准强化工作措施,高要求提升工作效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细致的举措,推动依法治市工作上台阶,为全市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