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遴选网导读:当前,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正进行着重大转型,文化领域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建设也随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规律。因此,必须努力推动“五个转变”,以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
要推动文化服务由“硬”到“软”的转变。前些年,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为形象工程、标志性工程拔地而起,场馆建起了,却没有利用好。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应当从硬件设施建设转移到提供惠民服务上来。要进一步关注文化民生,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利用率,努力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懂经营又懂业务的文化队伍,为文化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要推动文艺创作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转变。过去,一些文艺作品哗众取宠、博取眼球,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只注重票房、发行量、点击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了铜臭气。”在文艺工作新形势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创作些展示百姓生活的、接地气的、有真情的文艺作品,创作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优秀作品。
要推动文化活动由“奢”到“俭”的转变。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宣部、财政部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节俭办活动,既是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更是回归艺术本身的实质要求。节俭办活动,要在丰富文化内涵上下功夫,着力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准,提升作品的表现力、亲和力、感染力。
要推动文化消费由“公”到“私”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文化事业体制,一些大型演出活动靠财政拨款举办,看演出习惯“公款消费”,送票和索票成了司空见惯的事。受传统观念和“潜规则”影响,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些演艺公司仍然不得不大量赠票,同时为了不亏损,只好又把门票价定得畸高,让渴望文化活动的普通观众望“票”兴叹,这对于文化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当前,要推动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就要坚决抵制“索票”的不正之风,培养健康的文化消费习惯,逐步培育起规范的文化消费市场,促使文化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推动文化产业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依存度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只有从“线下”走到“线上”,才能顺应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在互联网发展大格局中抢占一席之地。因此,要推动文化产业从传统单一模式,向互联网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型,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游戏、网络出版、网络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