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一: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做好顶层设计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破解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制约,必须贯彻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抓好试点试验,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从会议安排来看,2002年至201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基本每年都会邀请4到7个省份的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今年则改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8个国家部委负责人发言,地方同志不再发言,这在近年尚属首次。
亮点二:坚持法治思维,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
会议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强调做好“三农”工作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和法治思维,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造就一支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农村法治建设相对薄弱,要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用法治为“三农”工作保驾护航。
亮点三: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会议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即“六次产业”,意味着农业不仅只有单纯的农作物生产价值,还可以向农产品加工、运销、流通及休闲观光服务业延展产业链,使农业呈现出综合型、复合型价值,得到多重的利益回报。
亮点四: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允许群众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时“探索、探索、再探索”,意味着只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符合改革方向,农民群众欢迎,不管什么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都会鼓励和支持。对“适度”一词的界定,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有明确要求,必须坚持土地用途管制等刚性约束,避免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和“非农化”倾向。
亮点五: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
会议提出:“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公选王专家认为,人们常说“田里找食”,实际上“田”仅仅是粮食的来源之一,“林牧渔”中以板栗、红枣、核桃等为代表的木本粮食,以莲藕、芡实为代表的水生粮食也是粮食,通过打造“空中良田”“水中良田”“林下经济”,形成“立体”的粮食资源生产网,缓解稳粮增收要求下的土地承载压力。
亮点六:“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这是“新农村建设”内涵质的跃升。“物的新农村”是指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人居环境的改善。“人的新农村”是指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留住乡土文化,建设良好的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村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重点是要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