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科技遴选考点】隆国强:抢抓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5-05-22 阅读: 2963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读: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生深刻调整。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业正在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制高点。正确认识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的趋势与特点,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对我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公选王遴选网为您整理遴选考试重点,方便您参加遴选考试时学习。

正确认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新特征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

多学科交叉,多领域突破。

体系化创新,加速度推进。

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

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下,资本、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大数据成为战略资源,网络与信息安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新领域。新技术、新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主要大国纷纷制定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力争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各国的科技创新战略虽然内容各异,但也有不少共同点:

一是政府与企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政府通过战略和相应的政策手段对创新加以引导,不断完善创新环境。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自主决策、自主创新。

二是选择面向未来的重大科技作为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无一例外地成为重点,有的国家还将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纳入战略。

三是完善支撑创新的基础条件,如培养理工科人才、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资助力度等。

四是注重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如重视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完善创新导向的金融体系、以政府采购创造市场需求等。

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

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为我国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了战略机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规划,将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方向。

我国具备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

一是国内市场巨大。这有利于分摊研发成本、培育巨型企业,有利于为创新提供有力的需求支持,并吸引全球企业和创新要素聚集。

二是研发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我国每年约有700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生毕业,理工科学生占比较高,研发人员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

三是强大的产业基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配套条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部分领域处于世界前沿。全球十大信息科技企业,美国占6家,我国有4家。

四是创新的体制与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从企业登记、创新孵化器、风险投资、融资、税收等多个方面出台了鼓励政策,一些成功的创新型企业形成巨大示范效应,各类创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抢抓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我国应制定适合发展阶段的双轮”+“双引擎创新战略。既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新技术前沿;也重视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双引擎

充分发挥我国创新优势,释放创新潜力与活力,还必须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体系入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一是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为目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大力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三是建立有效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使创新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全社会尊重创新、保护创新、力行创新的浓厚氛围;

五是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有机结合,有效整合全球创新资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办公室遴选考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18“要”

下一篇: 【遴选聚焦】论“为官择人”与“为人择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