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从事基层干部培训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直关注基层治理问题。在与基层干部的接触和交流中,我深感基层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督查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和压力“甩锅”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效能。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阻碍,为基层减负、减压,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基层减负不应止于发文件、写报告,以文件、会议落实减负要求,那样无异于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官僚主义;基层减负也不能抱着“一减了之”的态度,不能指望完全放松甚至取消对基层干部的管理与考核。在基层治理中,既要减负,也要鼓劲,要着力理顺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改进干部考核标准和方法,让基层干部少在应付上级检查上做文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
一是减负减压。减少不必要的督查、考核、问责,在厘清限度和边界上下功夫,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使基层干部从对数据、编材料、做图表、造典型等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群众拉近感情,回归基层服务群众的本色。
二是增温给力。在干部管理中要注重厚爱和激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干部管理“也是一门艺术,要撑腰鼓劲、关爱宽容,体现组织的温度”。要给基层干部更多的关爱、信任,为基层干部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多宣传基层优秀典型,让基层干部有尊严、有干劲,以在基层服务群众为荣,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做好基层工作。
三是崇实重效。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和考核要重实绩、实效。检查、问责、留痕都是为了把考核评价做实,但是“实”不只是形式上的“实”,更主要的是要看实绩、实效。“痕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考核虚化的不足,使考核内容具象化,但是,将“痕迹管理”推向极端,导致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就演变成“不问民声问材料”的形式主义。干部考核重实绩、实效,应切实加大基层干部考评中群众满意度的权重。
四是统合理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应尽可能通过机制和流程的再造,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千条线“统”在上面,将管理与考核最大可能地统合汇总,减少向基层要数据要材料的频次。要通过机制创新,理顺条块关系,让基层有责有权。需要好好总结地方政府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有益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为基层减负的同时加“油”、给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鄯爱红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2019热点周周讲(26)】吃透1.21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热点够你用几年!(含中央机关遴选面试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