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选王遴选热点周周讲(三)
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以遴选的视角速览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林夏老师
伟大宣示照亮奋斗征程,制度力量凝聚复兴伟力。
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成就伟业的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10月28日至31日召开。这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它由13个部分组成。“人民”是其中的高频词,出现多达数十次。梳理全会公报内容可以发现,这项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处处体现着“一切为了人民”的伟大情怀。十九届四中全会是2020年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面试重点,也是其他省份遴选考试重要出题源,公选王将对本次全会进行全面解读,相关预测题及解析将不断发布至本网。
◆彰显里程碑意义的5个“第一次”
第一次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一次开创性的重要会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作出重要判断和明确定位,即“三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判断和定位,有利于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第一次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即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优势反映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成果,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实际上,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制度层面对我们的事业和工作进行概括和总结。这些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完成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各项目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把这十三个方面的制度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第一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可以将其概括为“三步走”发展目标。在三个不同时间节点上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实际上是对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细化和拓展。十九大报告是这样表述的: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际上,十九大的这一战略安排已经包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两个阶段的目标分别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步走”发展目标的第一步,也就是总体目标的第一阶段,“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相呼应。当时邓小平同志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第二、第三步,也就是总体目标的第二、第三阶段,“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则与十九大报告相呼应,并细化和拓展了内涵与要求。
第一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即“十三个坚持和完善”。有了总体目标,还得从具体工作要求上进行细化,否则总体目标就会落空。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细化相关工作要求。
◆需要再加深识记的6个考点
考点1:党的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延伸考点:社会治理“四化”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