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鸽子的广场,一家有氛围的民宿,一个有招牌菜的主题餐厅,一家有情调的酒吧……这些曾经不是旅游景点的地方,正在变成旅游目的地和新的旅游吸引物。
当然,这还只是窥探旅游产业变革的一个侧面。从紧紧凑凑跟团游到“找个地方放松”的自由行、定制游;从去景点看名胜到无景点旅游成新常态;从“到此一游”时代追求“新、奇、特”到互联网时代讲究“酷、爽、嗨”……置身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旅游产业提供广阔的提升空间。
湖南旅游 “小散弱差”现象还比较突出,缺少带动效应大、聚集效应强的旅游大项目,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得以充分释放。
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要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当立足现有基础,做精做优旅游产品。依托遍布全省众多“人无我有”的优势资源,以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集群化为方向,构建湖湘特色国际旅游目的地系列品牌。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创新,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比如浙江杭州宋城景区便是“无中生有”的经典之作,年接待游客量超过700万人次。
其二,做长做宽旅游产业链条。在巩固延长“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要素产业链的同时,大力实施“旅游+”、“互联网+”等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文、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新要素相关的新业态和新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产业链条向纵深拓展。大众旅游时代,市场的专业化、细分化、特色化特点愈发凸显:面向儿童市场,职业体验馆、亲子乐园涌现;面向学生市场,夏令营、冬令营、大自然教育中心涌现;面向自驾游市场,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露营地涌现;面向体育运动市场,骑行大赛、徒步运动涌现;面向修学旅游市场,国学营、禅修营、武术培训班涌现。这些分众化的市场需求,就是做宽做长产业链条的发力点。
其三,做新做特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省景区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比较严重,纪念品多为“大路货”,既不能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带动居民增收致富的牵引力也不强。我省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消费的比重仅为20%,远低于发达国家50%至60%的水平,入湘游客人均消费不到800元,比全国国内游人均消费水平低将近200元。现实的差距,恰恰是发展的潜在空间,未来要以“湘字号”特色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提升旅游购物比重。
旅游供给的每一次升级,都在满足并引领着新的全方位需求、全过程体验。全域旅游时代,重构业态而不仅是被动适应,注重服务而不仅仅看重收入,注重品质而不仅仅发力规模,才能共同塑造良好的旅游市场,成就湖南万亿级体量的旅游产业。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