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该如何自处,是亟待回答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领导干部媒介素养不够体现在哪些地方?
比如,明明可以“有话好好说”,非得打官腔拉开官民距离;明明可以坦然说清楚的事情,非得遮遮掩掩引来诸般猜疑。一些领导干部一见麦克风和摄像机就慌了神、乱阵脚,媒介素养低的“本领恐慌”,在新媒体时代被充分暴露了出来。
无论是口不择言把公共场所当自家客厅,还是三缄其口把发布会搞得公众“尴尬癌”发作,这两个极端都体现出同一种病症,那就是有些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不行。现实中,不知道怎么跟媒体打交道,不懂得如何跟线下的民众和线上的网友对话沟通,已经成为不少领导干部的软肋。而要克服这种“本领恐慌”,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这门“必修课”必须要补上。
那么,媒介素养这门课又该怎么补呢?
学点传播知识、懂点传播规律、掌握些危机公关的技巧……显然是不够的。这其中,有个误区要厘清,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绝非只是简单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而是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这个更高层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就是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这其实对各级领导干部用好新媒体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而这个新要求、新方向,也揭示出官员媒介素养低的问题根源,那就是离民众太远了。
贴近才能亲近,对话才能避免对立。这是在任何社会活动中,都适用的道理。制造与民众的距离感,甚至割裂出两种迥异的话语体系,那么官民之间的对话势必是艰难的,更难以“愉快地聊天”。
因此,补好媒介素养这门“必修课”,除了要在媒介知识、传播规律等“术”的方面“恶补”,更重要的还在于理念的纠偏。领导干部在补媒介素养这门课时,关键要认识到:你的表达无法被听见、被理解,是因为你离群众还不够近。提升媒介素养,不仅需要“术”的精巧,更需要心的真诚。
就本质而言,补上媒介素养这门“必修课”,就是要全面、深入地持续走好群众路线,变被动为主动,与民众充分互动。以前,互动靠走村串户来实现,而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这种互动则完全可以依靠网络等渠道和介质来实现。“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把网上群众路线走得扎实,面对民众也就有了底气,表达起来也就有了灵气,舆论上也就少了戾气。如此,官员们的媒介素养是不是就自然而然提升了呢?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2016遴选公务员考试热点】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