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是2017年各省直遴选考试必看考试重点,极有可能出遴选考试题。公选王遴选网提醒您留意该系列文章中提到的各地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近期将要参加考试的朋友一定要深读细读,将相关考点拓展延伸,以便能轻松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
基层党组织焕发内生动力
红色引领 和煦春风万家暖(党旗飘扬)
“村干部、党员冲在前面,连夜转移近20户人家。加固堤防,两天两宿没合眼。”回忆起7月19日暴雨再袭吉林市的情景,蛟河市碾子沟村村支书杜宪江印象深刻,那天雨一直在下,村部的灯整夜亮着,老百姓都说这灯光让人安心暖心。这一夜,吉林市安全转移受灾群众18万人,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就是群众主心骨。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的基层组织融入整个社会肌体中,全省163万党员,9.4万个基层党组织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充满凝聚力、战斗力。
扎根群众中
同心筑堡垒
“2017年,老百姓和我们一起包饺子庆新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开山屯镇南山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吴良对军警地“同心筑堡垒”工程感受很深:百姓有啥困难都会找民警,社会治安更好了。多年来,延边州扎实推进军警地“同心筑堡垒”工程,边境一线177个村党组织全部与军警部队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为边境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边防稳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城市、乡村、边疆……党旗处处飘扬,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从2015年开始,全省推进村部“社区式”改造升级,省财政投入9000万元,省管党费投入3340万元给予支持,撬动各地累计投入20亿元,彻底消灭了村部建设“空白村”,从根本上解决了村级组织“没钱办事、没场所议事”问题。
2012年,省委启动实施了社区“五有一创”工程(有一个好书记、一支专职队伍、一处标准场所、一笔固定经费、一套运行机制,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全省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元,实现社区场所面积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有1/3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省市县三级党委全部成立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高校、国企等各领域党建工作统筹推进。基层党建“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链条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以责任制促党建责任落实。
2014年以来,吉林在全省所有城市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党建微信群。省委组织部今年又研发开通“长白山先锋—e支部”手机客户端,每天在“e支部”学习活动的党员达到10多万人。全省在村改社区、新建小区中新组建党组织270个,在社区兴趣小组、文体团队、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管理网格中建立党支部、党小组2689个,使党组织的根系深深扎进群众之中。
向服务发力
让群众受益
每周一晚上6点半到8点半,是长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社区工作日,面对面倾听百姓诉求,办实事,解难题。老旧散小区改造、交通道路建设维护等一大批群众意见集中却长期无法解决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群众“点赞”:“道路平了、下水通了,路灯亮了,党员干部就在我们身边。”
“服务是共产党员的看家本领,为人民服务,把百姓的利益举到头上,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百姓才听你信你。”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于洪岩说。目前,吉林省社区普遍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常态化帮扶关爱弱势群体31.7万人。全省社区党组织设立服务热线3000多条,每年受理解决群众诉求40多万件,牵头改善4500多个老旧散弃小区人居环境,惠及社区群众100多万户。社区党组织已经成为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代言人”和“形象化身”。村干部坐班值班和无职党员网格化设岗定责服务制度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该制度建立两年来,全省村党组织共为群众提供代办领办约办服务73.3万次,解决实际问题58.8万件。
党建工作与脱贫工作实现了“双促双赢”。“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活动为全省148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都确定了包保部门、选派了第一书记。截至去年底,全省有140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占贫困村总数的94.6%。全省共有30.2万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占机关在职党员总数的75%。今年以来,全省5万多名社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居民家庭6万多户,走访社区群众26万多人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3年起,省财政每年投入6500万元,扶持1000个左右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现在,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2.4%。”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处长方向春介绍,全省绝大多数村都利用集体经济收益设立了不低于5万元的服务群众专项经费,集体经济的发展切实增强了村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选好领头雁
战斗力提档
陈家店村曾经是农安县合隆镇的一个老大难。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2000多元,村集体欠债109万元。已拥有上千万元资产的林青远回陈家店村担任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陈家店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6000余万元,农民收入翻了几番。“实践证明,好的带头人,是开启农村发展致富和做好党建工作的金钥匙。”于洪岩说,村庄、社区有没有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一个好的“领头雁”。
放开视野,引回乡秀才。村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吉林省大力实施“项目支书”计划,抓住“带头人”这把“金钥匙”。去年全省村“两委”换届有768名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当选村书记,占总数的8.3%。从2014年起,全省先后招录879名具有选调生身份的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农村一线。现在,吉林省每年还对乡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由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负责亲自抓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在乡镇成立的青年农民学校党支部直接发展党员。
在城市,社区人员素质也不断攀升。各地采取民主选举、上级选派、公开招录等有效措施,不断优化社区“带头人”队伍结构。2013年以来,省县两级财政投入1800多万元,组织7000名社区工作者参加了社工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教育。通过每年集中培训,全省4854名社区工作者考取了全国社工师资格证书,占社区工作者总数的16.2%,比2014年提高2.8倍,平均每个社区拥有3名社工师。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李立峰介绍,过去社区引不来人留不住人才的现象比较突出,现在社区待遇好、干事有平台、成长有路径,社区岗位成了“香饽饽”,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增加,吉林省的社区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一批“小巷总理”谭竹青、“全国时代楷模”吴亚琴、“最美社区人”林松淑式的社区工作者不断成长起来,社区干部越来越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