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5年安徽省遴选公务员笔试重点】201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5-08-21 阅读: 3757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审议,是一个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遴选公务员笔试面试重点考点。公选王遴选网提示您,201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是安徽省直遴选考试重点,需要多学习。

201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遴选考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20848.8亿元,增长9.2%。财政收入3663亿元,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6%。城镇登记失业率3.2%,城镇新增就业67.1万人。

——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省级政府权力事项精简68.3%,行政审批事项精简32.6%,涉企收费项目减少57.3%。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12.6万户,增长58.3%。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57.3%,提高0.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粮食产量683.2亿斤,增加27.3亿斤,实现“十一连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6%。新增授权发明专利增长22.2%。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4.8%,提高0.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49.2%,提高1.3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年度目标超额完成,PM10平均浓度下降4%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年民生支出3833亿元,增长7.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839元和9916元,增长9%12%。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聚焦重点领域,奋力改革攻坚,在行政体制、国资国企、农村、财税、金融、医药卫生、教育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突出简政放权,建立并运行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撤销省招标局,省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由合肥市平台办理;省级卫生计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整合顺利完成,县级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职责实现“三合一”。地质勘查等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先照后证”、“三证合一”试点逐步推开。省属42对企业合并重组,江汽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市县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首批20个试点县(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县级以上政府及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全部公开,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试点顺利推进。 8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新增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5家,省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挂牌企业244家。

坚持高起点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复制推广16项上海自贸区制度成果,合肥海关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合肥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顺利运行,芜湖港进入国家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运行。加快外贸转型升级,进出口总额492.7亿美元,增长8.2%,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持续推动招商引资提质提效,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942.4亿元,增长16.9%,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3.4亿美元,增长15.5%

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外事侨务、对台、港澳工作取得新成绩。

二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认真贯彻中央定向调控政策,把发展实体经济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1256.3亿元,增长16.5%,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863个、建成922个。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合肥铁路枢纽及南客站、宁绩高速、徐明高速安徽段建成运营,完成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260公里,杭黄铁路、庐铜铁路、济祁高速、淮水北调、淮干蚌浮段、淮南—上海特高压输变电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促进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0.8亿元,增长13%,大力培育旅游、信息、健康、养老、文体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实施宽带安徽和信息惠民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城市商贸服务示范区建设,旅游总收入3430亿元,增长14%,信息消费规模1498亿元,增长44%

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扩大营改增试点,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全年减少市场主体税费负担466亿元。出台金融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全年本外币贷款余额22754.7亿元,增长15.6%,直接融资1738.3亿元,增长61.2%。新安排31亿元充实政策性担保机构国有资本金,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省政府负责同志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具体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出台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意见,实施科技创新后补助政策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等产业加速成长,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顺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378.9亿元,增长22.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1家。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行业快速增长。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10089个、家庭农场1128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21个。新增耕地流转面积529.3万亩,流转率达41.1%。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8372.1亿元,增长12.7%。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00座,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33.8万亩。美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完成11.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245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4840公里,新解决50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实施居住证制度,进城落户农民逐步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展开34个省级开发区产城一体试点,城镇功能和面貌进一步改善。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我省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业废气、城市扬尘、燃煤小锅炉、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治理,新建29台火电机组和19套水泥脱硝设施,全省已建脱硝设施的火电机组和水泥生产线比例分别达 92.3%81.7%,淘汰燃煤小锅炉2797台、黄标车和老旧车29.7万辆,省级投入11.5亿元奖补资金用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流域、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淮河、巢湖水质稳定向好。启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深入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造林226.3万亩。巢湖流域、黄山市列为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四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发放各类就业补贴28.9亿元,10.5万就业困难人员重新走上就业岗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9.6%。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68元。实施一揽子政策解决老民师、老村干、老农民技术员等“老字号”群体生活困难。各级财政投入10亿元,大力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1.8万户漂泊不定的渔民走进了新生活。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80多万。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46.6万套,基本建成27.5万套。33项民生工程投入686.3亿元,增长10.6%

教育公平和质量继续改善。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提高到78.4%。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金21.8亿元。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高校分类管理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医药卫生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基层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和器械统一招标采购全面实施,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6.97‰,“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平稳实施。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建设公共文化省级示范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中心村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大运河(安徽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8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居全国第3位。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成功举办,我省在第十七届亚运会上创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哲学社会科学、参事文史、档案、地方志工作得到加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圆满完成。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进一步加强。气象、地震、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成效。援疆援藏取得新进展。

五是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和谐稳定大局进一步巩固。大力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区扁平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新增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1816个、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506个。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推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完善信访和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信访形势稳定向好。依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551件、法律援助案件6.6万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在全国率先出台和实施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了一批制假售假案件。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全民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驻皖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是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整治“四风”积弊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全面清理,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废止和修订地方性法规14件,废止和修订政府规章34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72件。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政协提案918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出台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意见等制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推进政府运转流程再造,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在8个重点领域集中开展政策落实专项督查行动,提高了工作效能,促进了政令畅通。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历届班子不懈努力、久久为功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公安干警,向关心和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新的增长动力不足。结构不优的矛盾进一步凸显,部分传统产业产能利用率不高、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要素约束加剧,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财政收入增长放缓,部分市县政府债务风险开始显现。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政府干预多、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少数干部安于现状、为官不为,敢于担当的意识不强,“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直接面对,认真研究解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

二、2015年的主要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安徽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持续推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7%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这些目标兼顾了需要和可能,突出了速度和质量的统一,体现了稳中求进的要求。

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围绕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加快以经济体制为重点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进一步减少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规范中介服务,在省、市、县政府全面建立运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政府权力网上运行,简化程序,缩短流程,完善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省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运行,建立更加完善的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稳步开展国资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方向,促进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推动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兼并重组、整体上市。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抓好新增48个县(市、区)试点工作。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集体林权等制度改革,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探索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进国有林场、供销社和农垦改革。认真办好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

继续抓好财税金融改革。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调整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探索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管理,对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设立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继续扩大营改增实施范围,落实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培育面向中小微企业、“三农”的地方法人中小金融机构,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服务水平,支持新设民营银行。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继续充实融资性担保机构国有资本金,开展银政担风险分担机制试点,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金融监管,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

启动实施全面深化综合医改试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探索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改革。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启动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大力发展社会办医。

(二)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坚持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继续增加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大基础设施、主导产业、高成长性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实施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60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50个、50亿元以上项目40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建成600个以上。开工建设引江济淮、商合杭高铁、合安九高铁等重大工程,建成合福高铁、宁安城际铁路,新增铁路营运里程56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50公里、一级公路400公里。

大力促进居民消费。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控制“三公”消费,促进大众消费,让消费积涓成流。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休闲、住房、绿色、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工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健身、健康等服务机构,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宽带提速普及和“三网”融合,推动电商、网购、快递等融合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节能产品等绿色消费。认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支持旅游发展政策措施。

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积极拓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保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多元贸易方式,落实出口退税和启运港退税政策,推进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战略性资源产品进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优势企业开展跨境先进技术合作,推动家电、汽车、工程机械、钢铁、水泥等制造业走向世界。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实施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强化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大众创业,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创办门槛,加快青年创业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在江淮大地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

着力强化区域发展多极支撑。统筹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大别山片区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推动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建设,促进皖江城市联动发展、跨江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落实支持皖北发展各项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实施一批强基础补短板的重大项目,增强皖北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皖南文化、旅游、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广包容、大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国际旅游城市、生态休闲城市建设。把大别山片区开发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大力支持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强化要素保障,支持特色产业培育和开发园区建设,巩固全省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共有2条信息1/212下一页尾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15安徽遴选公务员笔试考点】王学军:强化四个意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下一篇: 【2015安徽六安遴选公务员笔试考点】2015年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