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所强调的“聚焦发展、造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的实践经验,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着我国改革开放所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过去,中国人民是这样做的;今天,中国人民依然是这样做的;以后,中国人民也必然会坚守如初!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
“聚焦发展、造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经验,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经验。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但是一种发展观点,而且是一种思想方法,同时还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
作为一种蕴含着党和国家政治立场的思想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直接理论基础的。其世界观根据主要有两条:
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永恒发展变化的,不但有量变,而且有质变。它要求人们正视事物发展的客观普遍性,主张要促进其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既要促进量的变化,又要适时地推动质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要更加重视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为根据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建立在上述两个观点之上,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体现了发展观和人民立场的有机统一。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种发展思想,以鲜明的人民立场宣告,要为人民而发展,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发展,而且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涵盖并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依靠谁来发展”和“发展的成果属于谁”这三个基本问题,对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性质和方向起到了规范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较好地实现了发展观与人民立场的有机结合。
第一,它规范了发展的理念,强调不能只求效率,而要坚持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它强调了人民至上,主张推进改革开放的出发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谓根本利益,就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利益。推进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激发调动人民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一个都不能少”,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它强调发展观和人民立场要“无缝”融合,不能变成“两张皮”。为人民谋福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要转化为实践,强调改革要为改善人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以特有的思想方法和鲜明的人民立场在所有经验中起统领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是寓于其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法和根本政治立场,体现在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方方面面。“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
实现历史飞跃的思想方法根据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实现这种飞跃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发动群众创造历史。
中华民族“站起来”,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帝国主义不会自己撤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也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制度更不会自发产生。只有通过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和顽强拼搏才能得以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也给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没有满足,而是努力争取“富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进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迈向“富起来”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障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
中华民族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依靠的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中华民族“强起来”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仍然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依靠群众创造历史。
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改革开放的思想方法保障
当前,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和水平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认真研判新环境、新条件,明确目标、任务,既解放思想,适时应变,又增强战略定力,矢志为民,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更高质量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牢牢坚持的思想方法。
第一,客观把握改革开放所面对的新的环境和条件,着力适时应变,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国内环境和条件。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这要求我们坚持“不变”与“变”的统一。
——所谓“不变”,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变,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不变,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所谓“变”,就是根据新时代提出的新挑战或更高要求,着力适时应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新时代改革开放,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所面对的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着力协调各类关系,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意味着,推进改革开放,不能停留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因为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重要的是要加强统筹协调,理顺各种利益主体的关系,进一步实现“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强扶贫、脱贫工作,在精准上下功夫,确保一个不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科学理解第二个百年目标定位,坚持“五位一体”,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目标是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其中“美丽”对应的正是生态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样要确立“五位一体”的观点。在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把握和满足上,应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要努力提升人们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各方面能力,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让每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竞相迸发。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方向,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此外,要树立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的观点,辩证看待正在逐步完善中的各项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决不能志骄意满、故步自封。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善于发现不足,并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造和提高,使之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