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有话说,近来各省市的遴选考试已经开始了,大家的备考工作要开始了,公选王提醒大家,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 【2020山东省直遴选笔试重磅复习资料】历年山东省遴选笔试真题汇总(2012-2020)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0日在烟台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烟台市市长 陈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主要工作情况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牢记总书记对烟台发展的殷切嘱托,在中共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这一年,我们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经济运行呈现结构优化、动能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其中“四新”经济投资占比53.3%,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财税质量不断提高,税收占比72%,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119.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
这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形势,打出政策组合拳,稳住了发展“基本盘”。全面落实中央“六稳”要求,及时研判内外环境变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实现了就业稳。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13.7亿元,不良率控制在2.68%,下降0.37个百分点,5年来首次实现“双下降”,实现了金融稳。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全面拓展国际多元化市场,外贸进出口保持平稳。全力推动“双招双引”,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我市,利用外资大幅增长。投资稳步扩大,民间投资增长6%,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稳定预期。
这一年,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谋划启动了一批事关烟台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以百项“三重”工作为抓手,推进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期投资1379亿元的山东裕龙石化项目,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顺利完成前期手续,上报国家待批。潍烟高铁纳入国家干线铁路网,开工准备就绪。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建设拉开帷幕,烟台港西港区工程加快推进,老岚水库全面启动,安置房顺利开工建设。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海上卫星发射保障任务,东方航天港启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中心城区重点片区开发完成规划,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这一年,我们抢抓自贸区建设新机遇,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获国务院批复,这是我市继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城市之后,迎来的又一重大开放机遇。我们向自贸区下放了760项市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自贸区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新注册企业突破2000家,新引进外资企业46家,推出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我市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保税港区入围国家首批转型升级的综合保税区,福山回里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封关验收,烟台港口岸正式扩大开放,结束了多年临时开放的历史,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对外开放呈现可喜局面。
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成功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极大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一年来,社会形势平安稳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等领域100个重点民生事项全部落实,全市民生领域支出57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4.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061元、20999元,分别增长7.1%、8.1%,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翻番目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过得忙碌而充实,走得坚定而踏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16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3.9亿元。落后产能加快出清。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行业和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全年关闭淘汰落后化工企业174家,清理整顿石材企业618家,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6000多家,完成省下达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清洁能源容量居全省第一。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施100个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04亿元。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合作,全年引进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80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6个,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8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有22个项目获省科技奖、占全省1/5,6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居全省首位。中集“蓝鲸2号”、荣昌“红斑狼疮新药”等一批关键技术相继攻克,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企业转移转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00亿元。万华百万吨乙烯、尼龙12、华润化学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通用东岳汽车新车型、CVT变速器、海尔智慧厨房互联工厂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南山、招金、瑞康等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张裕、冰轮等企业进入各行业品牌价值榜单,烟台荣获“2019中国品牌城市”称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结构材料产业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首位。睿创微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2家,同比增长119%;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独角兽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瞪羚企业33家;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42家,占全省近1/6,创新型企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一年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7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50%,生物产业增长30%以上。全市新建5G基站突破1200个。海洋特色优势更加突出,海洋主要产业产值增长10.7%,与中集集团共建中国海工北方总部,新建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个,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05万亩。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等会展活动117场,我市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会展城市。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我市,国际设计小镇启动建设。金融生态进一步优化,出台“1+4”政策体系,政银企合作更加主动,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增幅为近3年最高,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890亿元、24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0%。各类基金认缴规模达到2005亿元,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86亿吨,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200亿元。“双招双引”取得丰硕成果。组建市级专业招商团队,设立日本、韩国、香港三个境外经济合作中心,成立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境内招商代表处,全年成功举办105场境内外招商活动,共引进世界500强项目39个,中国500强项目51个,民营500强项目10个,引进年产50万辆一汽宝雅新能源汽车、中海油LNG、华为大数据产业园、石药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5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385亿元,增长26%,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成功举办产才交流大会等高质量招才引智活动,全年新增各类人才4.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500多人,1人荣获“齐鲁大工匠”称号。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加快流程再造工作实施方案,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高效。实行施工许可容缺审查机制,557个项目获许容缺开工。“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政务数据归集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烟台一手通”政务服务APP上线运行,我市可网办事项占申请事项的98.2%。出台优化涉外服务环境17条,设立外商服务大使1152名。城市信用监测指数列全国地级市第4名。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二)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关键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新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20项。顺利完成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市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资产证券率分别达到63%和65%。大力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市级投融资公司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新组建轨道交通集团、水业集团和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国丰集团获评3A信用等级,融资瓶颈得到有效破解。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全年完成规范化改制企业122家,新增“个转企”3195家、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开展市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市级财政透明度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启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17项改革举措,取得积极成效。深化农村改革,95.3%的村居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0%以上,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市贸易总额的43%,提高2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15%。欧亚班列发运86列,是年度计划的2.1倍。加强对日韩经贸交流,举办“百家韩企烟台行”等招商活动,共签约日韩项目120个,合同利用日韩资金9.7亿美元,中韩产业园引进韩资项目45个,山东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我市,中意产业园挂牌成立。我市与牙买加金斯敦市、韩国扶余郡缔结友城,国际“朋友圈”继续扩大。
(三)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高。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获批调整,正式启用土地二级市场。重点片区开发拉开框架,海上世界项目启动征迁,芝罘湾广场开工建设;芝罘仙境项目拉开了“五位一体”建设框架;幸福新城、高铁新区启动建设,征迁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签约落户项目16个;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完成规划,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主体完工;夹河新城冰上运动综合体、中传文创等项目开工建设。90项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1亿元。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全线铺开,文莱高速公路顺利推进,9条国省干线公路竣工。统筹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新建整修市区道路23条,打通3条隧道,塔山南路基本贯通。全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49万平方米,完成雨污管网改造83公里,建设海绵城市38平方公里。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3607套,改造老旧小区13个。治理违法建设1520万平方米,清理“大棚房”79处,整治违建别墅373栋。针对群众关心的交通拥堵问题,开展市区交通堵点集中治理,对84处路口进行重新渠化,打通一批断头路,优化调整和开通公交线路46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大力整治交通秩序,重拳打击非法营运,市民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改造公园、绿地、街景59处,新建绿道16.3公里,我们的城市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四)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乡村振兴持续发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市县两级万名干部走访贫困群众3.5万户,统筹各级专项扶贫资金1.7亿元,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561户,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04个,带动3.3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援藏援疆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也取得实效。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2个。完成涉农资金整合,设立48亿元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集中财力保重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建成粮油绿色高质高效核心区5万亩、高标准农田25万亩。出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苹果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新认证“三品一标”264个,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稳步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650家、家庭农场811个。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等动植物疫情。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8个村入选全省美丽村居试点。完成库区移民项目105项。改造建设“四好农村路”1742公里,改造危桥76座。实施农村改厕11万户、清洁取暖3万户。农民生活持续改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470个,带动群众增收4.9亿元。建立15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9个镇(街)分中心、3103个村级实践站,乡风更加文明。开展农村人才培训8.6万人次。深入推进“三创两提升”工程,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五)扎实推进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序整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及“回头看”移交问题,成立市生态环保委,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集中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改造燃气锅炉138个,淘汰国二及以下柴油货车3846辆,建成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38个,市区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投资46.4亿元实施了66项全域治水工程,26条重点河流氨氮指标改善51.3%,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荣誉。集中清理整治涉海排污问题,渤海区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98.6%。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新造林和生态修复14万亩,昆嵛山生态保护良好,赤松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加快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省市确定的102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长岛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六)扎实推进社会事业,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消除大班额工程和高中阶段普及攻坚,新建和改扩建学校48所、幼儿园138所,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953人次。积极支持驻烟高校发展,全面落实校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实施校地合作项目74个。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对外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加强卫生健康服务,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区投入使用,国际肿瘤医学中心主体封顶。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创建8个国家卫生乡镇,78个村卫生室达到市级以上示范标准。深化养老服务,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0个、床位3262张,医养结合“烟台模式”在全国推广。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615元和44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148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490元提高到520元,为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福利5.9亿元,为10460户居民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居民大病保险最低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0%。大幅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缓解了家庭和社会压力。举办首届烟台市民文化节,组织文化惠民演出1万余场,新建城市书房17处,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顺应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实施了一批便民利民实事。解决了市区76个居民小区、6万余户居民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复工建设12个城市拆迁和旧村改造烂尾工程,以实际行动化解群众心中堵点。我市成为全国第二个实行“一元公交”的地级市。建成55处市民社区食堂,在家门口解决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就餐难问题。改造城市慢行步道31公里,群众健身有了好去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解决了888个村、48.3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针对特大旱情,各级党政机关心系群众,下乡送水1828吨,紧急调水1.6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群众饮水困难。
扎实推进平安烟台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破获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6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0个、涉恶类团伙593个,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国庆安保维稳任务,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部分退役士兵保险接续代办服务走在全省前列。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5.4%和44.4%,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成为全省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等工作顺利开展。民族宗教、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史志档案、地震气象、机关事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红十字、仲裁、打私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认真开展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183件、政协提案511件,办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出的意见建议50条。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动依法治市,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3件,行政执法监督“四全”模式被司法部推广。全面减轻基层负担,全年政府系统制发文件数量和会议数量分别减少45.5%和43.8%。推出《问政烟台》节目,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156件,处分3666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08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收获满满,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属驻烟单位,向驻烟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烟台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运用不到位,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还有差距;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不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生态建设仍然薄弱,治理任务还很艰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平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民生工作离群众期望仍有较大差距;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短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需提高;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担当精神不强,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还任重道远,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20年政府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实施百项“三重”工作,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引进外资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目标。提出上述目标,统筹考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充分估计了当前经济形势,符合我市发展实际,是积极稳妥的。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更加突出政治建设。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动能转换的根本出路是不断创新,要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就必须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我们的城市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更加尊重市场、爱惜人才、支持创造,让企业家、科研人员和广大创业者在烟台尽情施展创新才华!
三要更加突出统筹协调。强化全局意识,树立战略思维,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解决产业之间、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经济增长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不断增强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四要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民生工作考虑得更细一些,抓得再紧一些,既谋划好普惠民生的大事,更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特别要解决好伤害群众利益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破解,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迈入小康社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重点抓好七个方面:
(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与大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经济、新材料、新能源和数字创意”等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先进结构材料两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技术、新能源汽车、氢能利用、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出台加快5G产业发展意见,建设5G基站3550个以上,打造全省5G网络示范区。全力推进东方航天港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高水平建设海上卫星发射母港基地,打造集星箭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新高地。大力引进涉海科研机构,建设中国海工北方总部,努力提高我市海工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启动“百箱计划”,在烟台海域建设亚洲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场。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实施全球招商伙伴计划,强化与央企、省属国企的战略合作,全年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60个以上,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400亿元以上。在烟台开发区、高新区等地,以“标准地”方式建设国际招商产业园,大力实施国际产业合作和精准招商。建立“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集中资源支持大项目、好项目,实行“亩产效益”评价,推动专项债券、引导基金等及时跟进保障。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坚持以“四新”促“四化”,抓好年度投资660.4亿元的197个市级重点项目,实施100个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支持万华集团建设世界一流化工企业,支持山东裕龙石化项目高标准建设,构建高端石化产业发展“双优势”。支持通用东岳汽车基地更新换代,开工建设一汽宝雅新能源汽车项目,打造高端汽车产业发展“双龙头”。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计划,重视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提升发展葡萄酒、黄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振兴“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品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让减负红利最大程度地惠及企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上市企业规范经营发展,全年实现100家民营企业规范化改制,完成“个转企”2000户以上,新增规上企业500家、上市挂牌企业35家以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专项工作,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扑下身子、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解决问题、度过难关。要理解、尊重、爱护、支持企业家,让广大企业家在烟台心无旁骛干事业、踏踏实实谋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引进各类高水平专业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落户烟台,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城市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中德工业设计中心作用,高水平办好2020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把烟台打造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名城。促进会展业高水平发展,全年继续举办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会展活动100场以上。金融业要实现新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动无还本续贷、企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落地。加快推进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新增基金认缴规模300亿元以上。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布局一批高端酒店、特色街区、现代商贸综合体。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打造“烟台大姐”等家政服务品牌。制定扶持夜间经济相关措施,集中建设“一带十一片区”聚集区,繁荣“夜游、夜娱、夜食、夜购”等消费业态。启动全域旅游五年行动,加快芝罘仙境、欢乐海湾、复星文旅、养马岛生态旅游岛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叫响“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城市品牌。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打造优势突出的创新载体。今年市级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与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建设集成电路、康复产业等市级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已有的创新平台做大做强,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全力支持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研究院等争创“山东省实验室”,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个以上,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和技术创新中心4个以上。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推动全市创新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更多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要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00家。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吸引人才的能力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竞争力。我们有着优良的城市环境,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面向全球吸引高端人才“慧聚烟台”。要加大力度,出台新一轮的人才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吸引力。要集中力量办好首届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等高端交流活动,努力吸引驻烟高校毕业生留烟就业创业,力争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6000名以上。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重视技能型人才培育,实施“烟台工匠”建设工程,举办有影响力的技能大赛,力争三年培养10万名技能人才。
加强创新领域国际合作。高水平举办首届烟台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促进技术成果集中转移转化,把我市打造成东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技术交易城市。加强与日韩的技术交流,支持日韩企业在我市设立更多的研发机构。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合作,发挥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等平台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争取更多的高端学术活动在我市举办。
(三)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底线思维,以攻坚的姿态,补齐发展短板。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全市536个扶贫工作重点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开展“回头看”,以“严”和“实”的标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和兜底保障帮扶措施,基本消除年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扶贫工作重点村,健全落实即时帮扶机制,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年内组织开展市级环保督察,全面排查整改突出问题。大力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争取各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重点河流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超过90%。加大土壤管控和修复力度,强化危险废物处置监管,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大力度,深化渤海湾综合治理,确保重点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水体,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达到省考核要求。全力保护好我们的长岛,支持长岛争创海洋类国家公园,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加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昆嵛山生态治理,守护好宝贵的生态资源。大力实施“碧水绕城”工程,加大城市河流生态补水力度。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8万亩,让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成为我们永远自豪的城市名片。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视金融领域风险,不断丰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工具箱”。实施“金桥”计划,市级设立5亿元企业应急纾困基金,发挥好各级政策性担保公司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流动性困难。严厉打击金融违法行为,有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全年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要控制在3%以内。加快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建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强化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严防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化解机制,集中攻坚化解历史信访积案。紧扣“长效常治”目标,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抓好重点片区开发。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合作,全面启动芝罘仙境、海上世界、幸福新城、高铁新区、夹河新城、牟平新城、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金山湾区、空港新区“九大片区”建设,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在中心城区形成多组团同步崛起的城市开发建设新局面,导入优质公共资源,以重点片区的开发引领城市功能迭代升级,为烟台人民建设更好的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
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潍烟高铁,把烟台南站扩建成现代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启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完成立项、融资、设计等各项工作,开启烟台的地铁时代。推动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开工建设莱荣铁路,建成文莱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烟台港西港区LNG接收站等项目。启动海阳核电大型海水淡化项目,争取核准建设核电3、4号机组。老岚水库枢纽工程确保年内开工,82项重点水利工程实施建设。加快建设长岛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完成7个国省干线工程建设。
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计划,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治堵、治乱、治差”,年内实施133项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3.6亿元,加快27条道路建设,塔山南路建成通车,机场路立交桥建成投用。大规模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年内投资16亿元,启动203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0万户居民,完善背街小巷照明设施,让群众家门口的路灯全亮起来。出台政策,支持条件成熟的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坚决清理整治违法建设和违建别墅,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深化交通拥堵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新建停车设施,加快城市立体交通建设步伐。加大力度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各级公共机构要带头实行垃圾分类,年内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35%以上。抓好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37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实施14条道路绿化提升,再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辆以上。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统筹推进“五个振兴”,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粮食生产,保持优质果品和海产品竞争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努力提升烟台苹果的发展水平,改造40万亩老劣果园,引入市场资源建设大型果园,持续增加产业投入和科技投入。支持蓬莱打造“丘山谷地”,建设世界级葡萄、葡萄酒主产区和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稳定外贸出口。稳步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有序推进合村并居。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以上。投资69亿元,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今年对89个乡镇、1893个村按照“同源、同质”标准,实施供水一体化改造,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覆盖,我们一定要让农村群众喝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放心水!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取暖,所有乡镇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完善后续管理机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390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点1004个。积极培育新型农民。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培养2800名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6万名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塑造乡村文化生态。
(五)深入实施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市属国企外部董事制度,推动冰轮集团、泰和新材整体上市和密封科技首发上市,市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达到65%以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国有投融资公司的治理结构、资产结构和债务结构,更好发挥融资功能,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年内再新增1家3A级信用企业。
深化开发区改革。全面推开省级以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全员聘任制、绩效薪酬、社会事务剥离等改革措施,在全省率先完成改革任务,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推进“三权分置”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率。积极稳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任务。
(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开放,在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国内,全面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深度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实现互利共赢。对外,以对日、韩合作为重点,全面加强工作机制,开辟新的局面。稳住与欧美的经贸关系,全力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拓展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争取新兴市场进出口占比达到20%以上。持续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全年一般贸易出口占比达到45%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0%以上,服务贸易增长8%以上。
支持自贸区提速发展。对标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烟台自贸片区的创新能力。市级将继续向自贸区下放管理权限,注入优质资源,全方位支持自贸区打造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好、发展活力最强的开放新高地。要突出日韩合作特色和高端装备发展优势,壮大中韩产业园规模,启动建设中日产业园,打造中日韩合作先行区。自贸区要勇于探索、自我加压,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支持全市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以“一次办好”为导向,深化流程再造。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电子证照互认互通,优化“烟台一手通”APP服务,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要实现“移动办理”。市级涉企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容缺受理,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畅通政务服务热线、《问政烟台》等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要进一步优化涉外服务环境和口岸营商环境,努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七)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群众。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好民生事项,全力保障民生支出。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年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培训6万人次以上。实施就业援助专项行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再延续实施1年。加大农民工欠薪治理力度,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全民参保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将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0%以上,为65岁以上老年参保居民增加基础养老金,为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和小型器具适配服务。深入推进殡葬改革,规划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公益性公墓。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792套,基本建成1320套,为9000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新开建26处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新建50所学校,基本消除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启动建设烟台一中分校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名校和国际教育资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全力支持驻烟高校发展,推动高校与城市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推进健康烟台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深入推行分级诊疗,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扩建烟台口腔医院,支持医学中心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提高村卫生室的保障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让基层的医生能安心为群众看病,减少后顾之忧。关心养老事业,全面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水平,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高质量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城区新建笼式足球、灯光球场、健身广场等设施,为500个村庄安装健身器材,积极发展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让城市充满朝气和活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作文艺精品,讲好烟台故事。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支持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建设市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创意馆。举办市民文化节和文化惠民消费季,让“书香烟台”成为特色文化品牌。全力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让文明之风浸润港城。
烟台素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要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要以党建统领全局。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各级政府党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以党的建设统领政府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要坚持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全面规范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要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今年起市政府组成部门要开展“向代表述职、请委员评议”工作,年初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全年工作计划,年终报告工作成效,更大程度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要攻坚克难抓落实。今年政府工作确定为“制度建设年”和“重点工作攻坚年”,完善制度体系,以制度建设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牢固树立“保三争二抢第一”的工作标准,尚实干、勇担当,不做太平官、不当老好人,以攻坚的姿态打好主动仗、精准仗,全力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部署,全力推进全市“三重”工作,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各项任务。
要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贯彻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持续减轻基层负担。严格控制行政开支,今年各级一般性支出再压减10%,一律不新增一般公务用车,除危房改造外一律不新建、改扩建办公用房,各类会议活动一律精打细算、节省开支。强化审计监督,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令人鼓舞,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为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而努力奋斗!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