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有话说,2020年青岛市直机关遴选考试报名已经结束,大家的备考工作要开始了,公选王提醒大家,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 【2020山东省直遴选笔试重磅复习资料】历年山东省遴选笔试真题汇总(2012-2020)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深圳绝对是一座标杆性质的城市。用了40年的时间,深圳从中国南方的一座小渔村,迅速崛起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方方面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作为中国城市特色发展的先行者,深圳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自身的逐步壮大,更多还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实践经验。正因如此,“拼出来”的深圳可以成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发展样本。
2019年开始,青岛和深圳屡屡同框。在国家战略的加持下,“南深圳,北青岛”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提及。随着南北分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京津外,北方同样需要一座引领新经济增长极的城市,这样的诉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那么问题来了:致力于以深圳为学习榜样的青岛,能否借势如愿?恰逢深圳40年蜕变启示,青岛如何成为“一座拼出来的城市”?
深圳四十年,拼出一座城
四十不惑,与有荣焉。
深圳的成长,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40年来,深圳承载了一路的荣光与期待,从一座小渔村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奇迹。
1979年,深圳GDP为1.96亿元,2019年达到2.69万亿元,增长超过10000倍;1979年,深圳企业总数为501家,到了2015年,深圳企业数量超过100万,2018年,深圳企业总数接近200万,其中私营企业数量达到190万。达到第一个100万,深圳用了36年,第二个100万,深圳只用了三年。
从“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精神,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制度;从“科技创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到“对外开放”的发展理念。深圳的一系列实践经验告诉外界,只有敢想敢干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深圳的崛起,正如总书记在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的重要节点,深圳发展再迎利好。10月11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对外发布。>>> 【2020深圳市直遴选考点】深圳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发布!27项举措推动深圳向前!
其中提到: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也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在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更加需要深圳这样的先行示范区激活新动能,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从这一层面来说,深圳仍然需要继续“拼”。
眼下,我国南北方城市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南方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的前提下,北方又能否出现一座像深圳一样“拼出来的城市”,承担起复兴北方经济的希望?
青岛定策:“学深圳、赶深圳”
深圳和青岛,一南一北。
时间倒回2019年3月5日,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市委党校给200多名学员上了一堂党课,提出了“学深圳、赶深圳”的重磅信号。
3月下旬,王清宪带领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远赴深圳取经,并举行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现场签署3个战略合作备忘录和24个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额971亿元。
随后,青岛派出多批体悟实训队前往深圳,深度参与深圳的运行、观察深圳的细节、感受深圳的“舒服”、学习深圳的机制。
而在“双招双引”攻势的加持下,青岛从城市层面到各区市,再到各功能区,纷纷加强与深圳的联动,签下了一批批投资项目。
在一系列联动发展之外,青岛与深圳也因为国家战略的发布,频频同框。
2019年7月24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在这个中央级别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方案,并且传递出重要信息,分别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此次会议上提及的两个城市的规划,是国家从战略层面上在一南一北布局了两块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两座城市的关系被进一步拉近。
与深圳加强联动的青岛,正在向着“南深圳,北青岛”的目标大步迈进。诚然,与深圳相比,青岛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但通过深圳四十年的崛起经验,青岛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从而找到接下来的发力点。
青岛如何成为“一座拼出来的城市”
正如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你要成为高地,那应该你是标杆,你的发展应该是可以给别人打出样板。这个是很高的要求。所以我想,对这座城市意义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不断地去坚持创新,创新驱动,使我们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
透过这段对深圳崛起之路的高度概括,青岛成为“一座拼出来的城市”的脉络,已然显现。
首先,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植根于深圳城市文化的基因。没有任何产业基础的深圳,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到以华强北为代表的模仿创新,再到创新科技之城的崛起,深圳逐渐形成了高新技术、金融业、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为主体的四大支柱产业,以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和以生命健康、海洋、航天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并行发展的模式。
于青岛而言,在制造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的基础上,青岛提出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发展目标,让传统产业创新融入高新技术之中。对标深圳,在发力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青岛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市场进行科技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
另外,青岛政府应该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继续优化扶持政策,为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生长的土壤,同时简化办事流程与相关制度,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出优渥的营商环境,更好地吸引外地头部高新技术企业将总部或科研基地落在青岛。
其次,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城市,“开放”就是其最鲜明的特征。而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也紧紧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一边是外部资本从深圳全面引入,一边是国内劳动密集型产品从深圳走向国外,实现投资与贸易的双向互动。如今的深圳,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
青岛,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以及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正在加速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以及“开放”都是青岛发展的关键词。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青岛同样需要坚持开放的思维,在海洋经济与航运方面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另外,青岛通过深化对外开放,也在着力构建“国际客厅”,打造了日本、韩国、德国、以色列等国际客厅。越来越开放的青岛,正在不断扩展自身在全球的“朋友圈”,而这也为青岛打造国际化的大都市,奠定了基础。
最后,要着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都市圈等被认为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大湾区的龙头城市,深圳此前探索的“深汕合作区”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在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格局中,逐渐形成带动粤东发展的模式。
青岛作为胶东五市的龙头城市,在胶东一体化的过程中也要更多扮演开路人的角色。在区域核心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流动、产业布局等方面,打破行政壁垒。
目前的青岛,既有上合示范区、自贸区的顶层战略的加持,又有西海岸新区这样的国家级新区,还有青岛蓝谷、金家岭金融区、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高新区等各局发展特色的功能区。在未来胶东五市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不同特色产业区域形成的资源集聚,与其他四市的相关资源联动,在统筹调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青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的40年,是创造奇迹的40年。如今,站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面对南北分化愈加显著的现状,青岛唯有像深圳一样先行先试、敢行敢试,才有可能成为一座“拼出来的城市”,进而为增强北方城市经济格局,贡献来自胶东半岛的支撑力量。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