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1安徽滁州遴选考点】滁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21-04-25 阅读: 1890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滁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滁州的重要学习资料,考生要认真学习!

公选王提醒大家,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 【2020安徽省直遴选笔试重磅复习资料】历年安徽省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汇总(2011-2020)  

中共滁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滁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滁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入分析我市发展形势,就制定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攻坚行动,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推进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冲刺全省第三目标,预计2020年财政收入超37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发展格局从全省“总量第一方阵、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第三、人均第一方阵”,首次迈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累计与近百家大学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创新型人才加速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数和产业产值、增加值总量均上升至全省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2%。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省级智能家电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突破550亿元,县县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3%,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到13个,存款余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0家、居全省第3位。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协调发展获得显著性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5%。大滁城“141”组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琅琊山、滁州古城、清流河、明湖“四个一”工程为重点的主城区建设再展新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首创夺牌。县域老城改造、新区拓展齐头并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滁宁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里程均居全省第一,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完善的生活服务体系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绿色发展得到根本性提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全域推行河湖长制,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100%,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全面推进,森林覆盖率达36.2%,皖东大地山清水秀,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开放发展迈出跨越性步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南京、合肥都市圈合作更加紧密,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建设如火如荼,千亿西部大工业基地初具规模,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建设,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启动建设,苏滁高新区合作模式全国推广。开发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5家园区进入全省30强。5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近2000个,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大引强”转变。跻身全国外贸百强城市。共享发展取得普惠性成果。20.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2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省级贫困县成功摘帽。33项民生工程精准实施,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39.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提前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家安全全面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各领域风险有效化解,连续4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深化改革创造示范性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农村综改、综合医改、“放管服”改革等领域探索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整市域获批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抓小岗促全市的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大包干”带头人荣获“改革先锋”称号。民主法治有了整体性进步。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主导作用和监督作用充分彰显,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法治滁州、信用滁州建设取得新进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党的建设得到全面性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扎实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个以案”系列警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监督管理不断加强,“重品行、重业绩、重适配”选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中央及省委巡视、专项巡视和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三不”体制机制建设一体推进,干部干净干事、群众群策群力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优化,皖东大地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滁州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我市进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新发展阶段。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同全国全省一样,我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市发展面临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新机遇,随着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共建、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我市发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左右逢源”“双圈互动”的区位优势,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把握主动、抢占先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面临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随着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市发挥交通枢纽、空间资源、生态环境等优势,激发新型城镇化和内需潜力,勇当全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排头兵;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长三角区域创新活力、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激发,有利于我市发挥创新平台较多、产业基础较好、承载能力较强等优势,吸引更多国内外产业资本和创新资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来招引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将在“十四五”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必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面临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持续彰显的新机遇,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向纵深推进,有利于我市弘扬改革传统,加快推进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进一步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发展动能,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较重,创新能力亟需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压力较大,民生保障仍有短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上下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全面领会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丰富内涵,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滁州的事,遵循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根据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三个同步”“五个阶段安排”决策部署,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多数经济指标总量进入全省前三,GDP突破万亿元、较202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在全国全省的位次得到巩固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以上;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提升,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滁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素质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滁州;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滁州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与长三角地区全面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参与对外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平安滁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面建成现代化新滁州。

二、“十四五”时期滁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滁州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水平打造新兴产业发展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样板区、美好安徽先行区,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奋力在实现“两个更大”中走在全省前列,为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滁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贯通第一要务、第一资源、第一动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弘扬小岗精神,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长三角一体化,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综合考虑我市发展条件,未来五年要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奋力实现“5688”发展目标,即到“十四五”末,全市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0亿元,人均GDP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的80%以上,跻身全国前80强。重点打造“十个滁州”

——实力滁州。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左右。涌现更多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县(市、区)、经济强镇。

——活力滁州。重点领域改革探索新经验,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大江北协同发展区、西部大工业基地等重点板块建设取得示范化成果,“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样板区。滁州综合保税区等一批开放合作平台相继建成,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制造滁州。坚持制造立市,实施“千百十”工程,形成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硅基材料、绿色能源、新型化工、健康食品六个千亿级产业,培育20家百亿级企业,招引200个以上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

——创新滁州。以打造沪宁合创新带节点城市为目标,深度融入区域创新大格局,“三区四城一带一基地”创新主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能力在长三角中心区稳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人才强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绿色滁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数字滁州。高质量融入“数字长三角”建设,打造数字园区,发展数字产业,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建成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创成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城市。

——通达滁州。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建成以滁城为中心的“时钟型”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铁”。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更加顺畅,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显著提升。

——健康滁州。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引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城乡普惠性医疗实现全覆盖,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成全国卫生城市。

——法治滁州。法治滁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滁州建设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

——文明滁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更加巩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滁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滁州。

7.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国家和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以“三区四城一带一基地”创新要素集聚区为载体,深度参与安徽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推进省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创新工程攻关等计划,加强战略性和基础性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和基础研究专项、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方式,加大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争取在先进装备、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材料、绿色能源、生物种业等领域一批“卡脖子”问题上作出积极贡献。加强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扶持。加快滁州创新发展研究院建设。

8.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工程,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接国家及省重大科研任务,共同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建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9.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加快滁州高教科创城、原创科技城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依托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汽车装备研究院和食品加工研究院、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中国质量认证滁州分中心、天长智能装备及仪表研究院等科创平台,积极承接试验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先进装备、智能家电、硅基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大力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滁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院士工作站、专业协会(学会)等。建设更加多元化“双创”平台,实现县(市、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一批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10.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健全“智汇滁州”人才政策,推进人才培育、引进、助力和平台建设“四大工程”,广泛集聚各类人才。深化编制周转池、首席科学家、股权期权激励、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基金等制度,加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推进“人才+项目+技术”引才模式,广泛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人才项目。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行动和企业经管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育计划,统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人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吸引高素质年轻人才流入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合作共赢。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库,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不断创优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术诚信。

1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重点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方式,试点推行科研管理“绿色通道”、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财务报销责任告知和信用承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1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坚持“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完善“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构建重大科研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积极参与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主动对接和参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引进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推动科研成果在滁转化。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积极参与省级种子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壮大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活动。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加快科技中介服务发展。

四、坚持质量效益优先,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质量强市、网络强市、数字滁州建设,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3.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建链行动,推行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产业联盟盟长制,分行业开展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我市产业特色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积极构建“6+10”现代制造业体系,着力打造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硅基材料、绿色能源、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六大产值超千亿元产业,智能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新型功能纺织材料、凹凸棒新材料、智能出行装备、绿色涂料、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燃料电池等10个以上百亿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千企入规”,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25家A股上市企业、20个左右“群主”“链长”企业、1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新增规上企业1000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能力建设,创建安徽省质量提升示范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升级、技术改造等重大工程,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14.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实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壮大关键电子材料、智能仪器仪表、基因合成及测序、新一代单晶高效光伏组件等一批省级重大工程和专项,支持硅基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等8个市级战新基地申报省级战新基地,支持智能家电基地、先进光伏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推动形成“专项—工程—基地—集群”梯级推进格局。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量子信息、类脑芯片、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八大未来产业,布局区块链、氢能、石墨烯等前沿领域。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同各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支持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1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4+5”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四大生活性服务业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打造一批以服务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型龙头企业。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滁州服务知名品牌。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争创国家级服务业改革综合试点。

16.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全省数字科技创新先行区和在长三角有影响力的总部经济产业集聚区。实施数字经济促进工程和企业登云计划,推动企业普遍利用云计算技术改善研发、生产和经营。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数字经济小镇。

推进全市统一的政务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网络交换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政务数据和经济数据、社会数据归集整合、开放共享,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城市大脑”建设与应用,搭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创新场景运用,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和安全保护等配套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

17.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强化政策制度协调保障,助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互动共享,积极争取与国家大型军工企业开展合作,重点发展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特种车辆、无人机等领域军民融合产业,提升军民融合产业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创建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构筑军政军民携手发展新局面。

五、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注重需求侧管理,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18.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促进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融入全国产业循环,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提高流通效率,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瓶颈制约,多措并举降低各领域各环节交易成本。健全扩大内需的政策体系,融入多层次多元化区域市场,联通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19.积极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升出口质量,推动货物贸易提质增效、加工贸易价值提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增加优质产品进口和面向国内市场的优质商品供给,推进内贸外贸、线上线下一体融合。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国内外资源要素,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20.全面拓展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和品牌发展提升工程,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发展线上消费、无接触交易服务,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支持和鼓励网络平台和各类文化体育场馆、院校运动场地免费或优惠向市民开放网络权限、场地设施。推动智慧商圈、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争创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21.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化重大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完善“四督四保”“三个走”“集中开工”“三看三比”等项目推进机制,推行项目集中会商、“容缺受理+承诺”等制度,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引江入滁、防洪减灾、送电输气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用足用活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实施产业项目引领工程,建立项目推介长效机制,推出一批示范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2.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滁州135出行交通圈”,实现1小时通达长三角核心城市,3小时通达武汉、郑州、南昌、济南等地区中心城市,5小时通达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实施长江北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工程,大力建设物流基地、综合货运中心,将滁州打造成为服务全省、保障江北新区、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全球的国家重点物流节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推进骨干流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实现网络货运牌照“零”的突破,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加快苏滁现代物流园、泛亚仓储物流园等专业物流项目建设,健全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物流体系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建立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长三角应急物流配送基地。

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23.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力度,积极引入优质非国有资本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资本专业化整合,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益。推动地方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发展,高效配置要素保障,做强做优市城投、工投、矿投、文旅投、城铁公司等投融资平台,高质量发展县级投融资平台,强化投融资运作和风险防控,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资源等领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24.完善地方财税金融制度。加强财源培植和财政资源统筹,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全市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财力保障。深化市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公共服务保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落实税制改革,推进地方税收体系建设。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健全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鼓励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25.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落实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畅通有序流动。用足用好国家建设用地审批权委托试点省政策,强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管控力度,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和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政策,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健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畅通人才跨所有制流通渠道。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加快技术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科技成果、专利等资产评估服务,促进技术要素有序流动和价格合理形成。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26.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扭住种子和耕地这两个要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稳固粮食产能和生猪产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打造10个百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创建50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推进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一县一特色”全产业链建设,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加大强县、强园、强企建设力度,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形成乡村产业“新雁阵”。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加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实施粮食节约行动。

27.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加强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房建设质量。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速农村公路联网成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实施数字乡村行动。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资源、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实施农村人居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打造皖东新时代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乡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28.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争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可复制、能推广的改革经验和制度性成果。高质量实施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支持天长等地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29.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统筹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继续做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增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性,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村企联建”行动。鼓励和吸引新乡贤、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投身乡村振兴。

八、坚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全面贯彻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市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市域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30.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性作用,形成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城镇、农业、生态等功能空间,合理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统筹好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31.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与南京同城化、与合肥一体化,形成“一主四副”城市总体发展格局。“一主”,即:加快推进来安、全椒撤县设区,优化南谯、琅琊区划设置,形成滁来全一体的主城区;“四副”,即:天长、明光、凤阳、定远四个副中心城市。主城区重点建设“三大轴线”、打造“九大板块”,即:建设滁来全南北发展轴,建设由琅琊山至中心城区、滁州经开区、苏滁高新区,沿104国道至南京江北新区的东西发展轴,建设沿全椒东部新城、浦口—南谯和顶山—汊河新型功能区至天长金牛湖新区的环宁发展轴;打造中心城区、琅琊新区、南谯新区、来安县城、汊河新城、全椒县城、滁州经开区、苏滁高新区、琅琊山风景区等九大重点板块,形成有机衔接、各具特色、错位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心城区要彰显“山、水、城”特色,实施“一河两湖一山两城”建设工程,把清流河打造成绿色滨水风光带,展现西涧湖、明湖“山湖一体、城湖一体”的大湖风光,把琅琊山打造成“滁城之肺”“滁城之魂”,让北古城再展历史文化风貌、南新城充满现代气息;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布局城市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打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畅通工程,加强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地下管网建设,解决老城区雨污合流和内涝问题;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制度化,强化环境整治和综合治理,提高公共服务、人口集聚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32.推进现代化中小城市建设。实施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工程,推动全椒、来安与滁城一体化建设,支持定远、凤阳撤县改市,支持天长、明光、定远、凤阳建设聚集力吸纳力强的中小城市。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商贸强县、生态和文化旅游名县,提升县域经济贡献度。积极开展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试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实施“百镇计划”,提高城镇产业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提升沿边新市镇、重点中心镇能级,打造一批高品质特色镇、产业小镇。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完善落实长租房政策,坚持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建立解决安置房“难办证”问题长效机制,解决好住房突出问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财政转移支付、用地指标和预算内财政投入“三挂钩”机制,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3.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开展“新基建+”行动,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建设,支持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建设“轨道上的滁州”,加快合新、沿江、宁淮等高速铁路建设,推进滁天扬城际、宁天城际二期、宁滁蚌亳铁路、淮南—定远—滁州城际、滁州—马鞍山、滁州—乌衣—南京市域铁路等前期工作,构建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组成的多层次、一体化轨道交通网,实现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县城基本覆盖。完善高等级公路网,打造以滁城为中心的“时钟型”高速公路枢纽,实施宁洛、京台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快来安—六合、滁州—天长、明光—巢湖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滁州—合肥第2通道、凤阳—定远—滁州、明光—盱眙、金湖—天长—仪征等高速公路,推进淮南—定远—明光—天长、全椒—南京禄口、滁州—南京北站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低等级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实现市至县、县至县和经济重镇一级公路全连通。开工建设滁州民航机场及天长、明光和小岗通用机场。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建设联通长江、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的经济航道,推进淮河、滁河、白塔河等航道疏浚,汊河、襄河口、女山湖等船闸扩容改造,推进滁州(清流)港、明光津里港、全椒新港、滁州(汊河)港二期等建设及凤阳港、明光港等扩建,加强港口联动协作,提升“通江达海”水平。完善能源产供销储体系,加快滨海LNG接收站配套管线滁州段和中石化青宁线入皖滁州线等项目建设,实现天然气“镇镇通”。加强骨干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建成现代化配电网。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综合利用能力。

九、坚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

认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实施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打造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34.推进“一区一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协同推进“7+7+2”重点板块建设,全面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谋划建设六合—天长、浦口—全椒新型功能区,深入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提升武岗、水口、金集等一批沿边新市镇和特色小镇发展品质。加快建设西部大工业基地,抢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机遇,积极承接长三角优质产业转移,深化凤阳—宁国、定远—肥东、明光—肥西园区结对合作共建,建设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推进凤阳、定远、明光三地承接平台一体化建设,围绕硅基材料、盐化工、凹凸棒、玄武岩等非金属材料产业链建设关键环节,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进产业链互联互通和综合利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皖北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建设,全面参与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南京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构建滁宁半小时快速通勤圈、1小时生产要素物流圈、1小时休闲旅游生活圈;推动合宁产业发展带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一体共建和联动共享。

35.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以对接沪苏浙、服务长三角为导向,构建高铁、城际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络,建成运营滁宁城际铁路,谋划实施一批连通合肥、南京两大核心城市的市域(郊)铁路项目。提升区域公路通达能力,谋划建设一批东联南京的市际高速公路,新建或提升一批连接线工程,实施滁宁第二快速通道、黑扎营大桥、池杉湖路桥、南浦一级公路、G312全椒段、S326滁州东部干线等一批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工程,打通毗邻地区交通“最后一公里”。积极参与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探索推进与南京港一体化联运港区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源水利、市政服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6.推进绿色环保共保联治。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推动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体化。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强化滁河、淮河等重点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合力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废危废,协同推进淮河—高邮湖等生态廊道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建立与南京毗邻地区同等生态环保考评体系,实现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共建共享高质量环境基础设施,合力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

37.推进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城市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领域优质资源系统合作,推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标准共用。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建立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补齐城乡基层治理短板,共建平安长三角。

38.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推进各县(市、区)与沪苏浙相关县市结对共建。完善“1+N”规划政策体系,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围绕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科创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编制专项规划。常态化选派干部赴长三角城市跟班锻炼。加强标准领域合作,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基本公共服务、信用体系等领域实施区域标准一体化试点。建立健全宣传合作机制,营造全市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十、坚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凝聚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39.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网上理论传播矩阵。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用好滁州特色红色资源,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城乡文明创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滁州。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抵制餐饮浪费,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江淮净网”专项行动,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40.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地方戏曲振兴、美术书法创作、影视精品打造、基层文艺繁荣等工程,持续组织“十个一”文艺精品创作,推出更多体现四个“讴歌”、彰显滁州特色的精品力作。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中国农民歌会影响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明”文化、“孝”文化等地方民俗文化研究,加强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开发,加强重点文物和古建筑保护,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41.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文化消费。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坚持本土培育与开放引进相结合,发展壮大传统优势文化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大新兴文化产业招引力度,推进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一批富有滁州特色的文旅康养、乡村旅游、实景演艺等文旅融合项目,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城市。

十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滁州。

42.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强化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措施,建立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工业点源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和农村污水处理,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有序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聚焦重点区域、行业,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抓好工业固废处置利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高度重视新污染物处理。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推进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交易,健全交易机制,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政策环境。建立环境事故处置和损害赔偿机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43.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生态屏障建设。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深化“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落实“1515”岸线分级管控措施,推进长江生态廊道提升工作和生态环境治理“4+1”工程,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推深做实河湖长制,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推进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建设,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以女山湖、池杉湖湿地保护为重点,实施综合湿地恢复与保育,加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加强外来物种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气象监测系统,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落实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44.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国家全域、全类型的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采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绿色建筑。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强化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落实国家和省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重点领域减煤,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碳中和能力。

45.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多元补偿机制,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实施节水行动,提高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效率,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加强建设用地集约节约评价,推动土地高效利用,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创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监测评估和统计制度,加强对石英岩、岩盐石膏、凹凸棒等矿产资源的管控和治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循环产业发展,支持凤阳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

46.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加快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推进网格化护绿、项目化增绿、信息化管绿、产业化用绿、市场化活绿。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健全林长制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林业执法体系。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进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建设百万亩森林生态康养、百万亩森林生态产品和百万亩森林生态屏障基地,打造江淮分水岭生态保护样板区。深化完善国有林场改革,探索建立国有林有偿使用机制,创新国家储备林投融资模式,打造国有林场改革后转型发展创新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拓展林业投融资渠道,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打造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先导区。

十二、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促进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7.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在巩固挖掘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传统市场基础上,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国际合作和工程承包、参加境外展会、开拓新兴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产业园区等领域合作,积极承接粤港澳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产业转移,吸引港澳地区企业和优秀人才来滁投资兴业。吸引更高水平台资来滁建立制造业基地和研发中心,主动承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优质产业转移。落实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多领域合作。

48.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优化进出口结构,支持企业发展服务贸易,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网络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加快培育一批外贸龙头型企业,建设定远盐化工、凤阳硅基材料国家级出口产业集群和秦栏省级电子出口基地,打响“滁州制造”品牌。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圈,加快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49.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化与合芜蚌三个自贸片区深度合作,加快建设滁州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谋划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滁州片区。谋划推进中新、中意、中德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国际产业合作项目。加快申建滁州无水口岸,探索内陆港口经济发展新模式。建设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基地和“中国商品交易展示中心”。依托我市智能家电、食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打造外资集聚区。推进全市开发园区改革创新,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支持苏滁高新区和滁州经开区扩区、滁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千亿级开发区。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开展城市功能区转型试点,创建产城融合示范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依托主导产业以“园中园”方式创建特色产业园,推动各县(市、区)形成“1+N”园区平台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建设管理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园区。

50.实施更高质量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依法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产业、主导产业等,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对口招商,境外招商、平台招商,着力引进和培育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领军企业、头部企业。提升招商工作实效,保持招商引资项目攻坚力度,完善领导包保、一线办公、观摩调度、督查考核等机制,不断提升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转化率,力争每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0个、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50亿元、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年年有突破,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51.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省外先进、省内一流,努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努力创造更优质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更放心更透明的市场环境、更精准更到位的帮扶环境、更公平更安全的法治环境、更宜人更清明的社会环境,让投资者放心、企业家顺心、创业者安心、老百姓舒心、公务员尽心。

十三、坚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民生工程精准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52.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落实国家有关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完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健全以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展慈善事业。

53.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加强财税、金融、产业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配套衔接,突出中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促进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持续开展“四进一促”稳就业专项行动,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受灾群众、退捕渔民等群体就业工作,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发展新就业形态,支持城市灵活就业和企业间共享用工。完善“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推进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打造区域性人力资源配置中心。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和创业氛围“五位一体”新格局,建成一批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54.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支持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提升老年教育种类和品质。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安徽科技学院在滁设立研究生院,支持滁州学院创建滁州大学,支持高教科创城、金牛湖新区引进长三角高校分校或研究院,推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泛美航空大学城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在线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55.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面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有序衔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商业保险,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困境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56.全面建设健康滁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周期守护人民健康。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农村和社区等基层防控和传染病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传染病、重大疾病、职业病危害防治,推进医防协同创新。积极推进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参与城市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设,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管理水平,构建全面覆盖的公共卫生机构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快市级传染病医院建设,推进县级感染病区建设,强化应急物资战略储备,提高局部集聚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智慧医院建设,规范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养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加快发展健康产业,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办好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

5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推进老旧小区、已建成居住小区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高新建城区、新建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比重,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依托滁州大健康与养老产业研究院,加快智慧养老试点探索和服务应用推广,推进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市创建。

5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施城市党建“红色汇治”工程,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深化街道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社区)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打造“网络化+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升级版。加强政法领域智能化建设,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十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滁州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59.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案体系,加强各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国家安全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市人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60.确保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源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完善地方金融监管规则,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审慎监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确保生态安全,维护新型领域安全。

6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铸安”行动,加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推深做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路长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深入开展“四启动一建设”、新一轮“一规四补”,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系统提升城乡防洪排涝能力,完善滁河、淮河两大水系防洪保安网络,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以及重点涝区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等工程。提升地震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现代人民防空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62.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拓展信访突出问题“深重促”专项行动和“三转”攻坚行动成果,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强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用,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持续深化平安滁州建设,打造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守护平安”行动,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和打击传统盗抢骗、新型网络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提高预警预测预防能力。完善平安建设实体化运作制度机制,加强平安滁州基层组织、基层工作、基本能力建设。

十五、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的强大合力。

63.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政治要件的学习贯彻落实,深入推进“三查三问”,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六选六不选”,树牢“重品行、重业绩、重适配”选人用人导向,深入推进“三案”精准管理,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完善容错纠错免责机制,持续营造“干部为事业想,组织为干部想”的浓厚氛围。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市委实施细则贯彻落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切实为基层减负。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察,推动党内政治监督谈话规范化、常态化,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64.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拓宽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渠道,健全代表议案建议交办、办理和督办机制,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健全用好专题资政会、专题协商会等协商方式,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法治滁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65.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制定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市域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完善动态调整修订和监督考核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撑,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崭新篇章,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作出滁州更大贡献!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2021安徽省直遴选考点·人民日报访谈】刘奇: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1安徽省直遴选考点·人民日报访谈】李锦斌: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1安徽滁州遴选考点】划重点!滁州市委员会六届十一次全会要点有什么?

下一篇: 【2021四川公务员遴选考点】彭清华在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