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雪霁小楼东,遥望南窗烛影红。心注百机伏案处,寻常巷陌最关情。
这首诗是习近平在正定期间孜孜不倦工作状态的生动写照,作者是当时县委办的一位同志。1982年春,习近平从北京到河北正定县任职。他把正定当作“第二故乡”,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千年古城焕发勃勃生机。
如今的县委大院已经变了模样,但两棵大槐树依旧枝繁叶茂、绿意盎然。说起这两棵大槐树,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时,习近平初来正定。“他看到这两棵槐树,问我们知不知道树龄,大家都说不知道,他就让我们找专家看看,要不要保护起来。后来经鉴定,这两棵槐树是明朝初年的,已经600多岁了,于是将它们保护起来。后来还专门立一石碑,刻上《古槐赋》。过去,大家都对大槐树视而不见,习书记一眼就看到它们的价值。他的视野和思维就是不一样。”时任县委办副主任朱博华回忆。
习近平就这样开始了与县委办同志们的朝夕相处。他和大家交往的故事,为我们寻找党办人的“初心”打开了一扇窗。
当年负责文字工作的县委办副主任王志敏回忆,习近平对文字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文稿起草任务,他就会把你叫过去,给你‘摆盘子’,从宏观上、微观上侃侃而谈,把自己的想法给你讲清楚,然后让你列提纲,通过了再往下写。在他那里,稿子要想过关可不容易。”“他还经常言传身教,强调要有以身许国的情怀,这对我们影响特别大。”
“习书记在工作之外非常亲和,有时候他会自己出钱,让人去买点花生米、猪头肉,和大家一起小聚。”当年办公室干事李亚平说。
在李亚平的日记里,还记着这样两件往事:
有一次,习书记拿出10块钱,请办公室的同志去招待所结算此前几次饭费,那位同志说办公室已经垫付了,但习书记坚持自己付,还交代,如果其他常委有没交的钱,也一起结了。“以后谁吃饭谁付钱,再遇到这类问题都照此办理。”
还有一次,习书记拿钱给我,说要请客,和晚上值班的同志一块聊聊。谁知到了晚上,办公室的小崔已经准备好饭菜,让我把钱退给习书记。他还向习书记解释,用的是卖旧报纸的钱。习书记一听就恼了:“个人吃饭怎么能用公款报账呢,就算是卖旧报纸的钱也是大家伙的,同样不能用。”小崔遭到严厉批评,最后用的还是习书记的钱。
“今天看到八项规定、看到‘五个坚持’,觉得非常熟悉。”李亚平说,“习书记当年就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
习近平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和带动了县委办作风的转变和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很怀念与习书记一起满怀激情干事创业的那段岁月,称之为正定县委办的“延安时代”。
【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