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既是乡镇机关普遍人数少、乡镇干部一人身兼多职的真实写照,也是乡镇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乡镇干部直接服务广大群众的职责定位。曾有乡镇干部开玩笑道:“我们就是乡镇里的全科医生,天晴要防山火,下雨要防洪涝,三夏、秋收要禁烧,计生、民政、水利、救助、调解、医保我们样样精通,个个都是多面手。”
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冲锋号已吹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千条线”一条一条压实到基层,离不开奋战在基层的乡镇干部这根“针”。如何将“千条线”编制成广大人民群众急切向往与殷切期盼的美丽画卷,在“针”上面大有文章可做。
1.做好基层的“针”,首先针身要硬。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乡镇干部干事创业,必然需要基本素质过硬。
一是理想信念要过硬,基层生活、工作条件相对而言比较艰苦,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责任担子很重,因此要树立“大庇天下寒食俱欢颜”的坚定信念;
二是政治素养要过硬,不仅要吃透上级文件政策精神,还要把准基层工作规律与特点脉络,更要摸清村情、民情、社情与突出矛盾,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三是思想防线要过硬,基层资金流量大,资金监管力量弱,面对利益诱惑多,只有从源头上筑牢思想防线,才能“纵使诱惑缠身,我自岿然不动”。如此确保针身硬,才能保证“线”不走样,不偏不倚。
2.做好基层的“针”,其次针孔要大。把针孔磨大,是为了更好地穿针引线,服务于线。
一是胸怀要大,乡镇干部尤其是青年乡镇干部,往往是哪里需要哪里搬,本职工作与加码工作相互“相互掐架”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要有多一点“吃亏是福”的“愚笨”,少一点“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精明”;
二是格局要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服务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是乡镇工作的显著特点,因此要有多一点“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胸怀,少一点“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思想;
三是眼界要大,国家制定政策,具有普遍性与宏观指导性,而每个基层单位的基本情况各不相同,如何以宏观政策为指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离不开大的眼界,不能堕于做一只“井底之蛙”。如此确保针孔大,才能保证“线”不打结,井然有序。
3.做好基层的“针”,最后针尖要锋。把针尖磨锋利,是为了更好地直击基层问题矛盾。
一是要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打磨自己,提高自身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用担当精神鞭策自己,多一点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少一点拈轻怕重的互相推诿,要树立“小事琐事看修养,大事难事看担当”的价值理念;
三是要有“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甘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燃烧自己,甘于在艰苦的环境中点亮他人,甘于在祖国的神经末梢处传递温暖。如此确保针尖锋,才能保证“线”被引好,画卷秀美。
【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