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发改委遴选考点】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7-08-28 阅读: 1947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在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对如何认识和把握阶段性特征作出了方法论的指导,即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相统一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既明确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辩证把握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而作出的科学结论。判断当代中国是否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要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指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而是特指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讲话中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两个“牢牢”、两个“最大”,是对我国国情和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必须看到,尽管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近年来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但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明显的各种不平衡性,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短板弱项、突出矛盾问题,并表现出新的特征:由总量供给不足转变为有效供给不足、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剩;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力资源水平仍然偏低;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方面仍有较大追赶空间;人均收入、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能源资源约束、生态环境瓶颈制约凸现。我国仍然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这个阶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使“不发达”越来越少、向现代化的标准要求迅速靠近的历史进程。这就如同一杯正在烧的水,在沸腾之前都是不开的水,但即将烧开时的温度跟刚开始烧时的温度相比,显然有很大差异。我们不能想象冷水一下烧成开水,更不能想象从不发达阶段一步跨到发达阶段。

因此,尽管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当前所处的初级阶段,不仅与改革开放前的初级阶段相比有显著进步,与改革开放后实现温饱和总体小康时的初级阶段相比有显著进步,而且与五年前的初级阶段相比也有显著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是进入了由大向强发展的阶段,进入了由注重“量”的积累向注重“质”的提升转变的阶段,进入了从发展的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阶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相统一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历史总是要穿越重重关口,漫漫征程上,紧要处往往只有关键几步。在承上启下的历史关节点,我们必须把谋划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把关节点铸牢,使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的转变稳健而顺畅。铸牢历史的关节点,就要运用底线思维解决突出矛盾问题,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机遇与风险极为错综复杂的攻坚期,是闯关攻坚极为艰难困苦的奋进期,我们要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决不能指望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前瞻谋划国家发展,是我们党的重要战略优势。当代中国,尽管从不同阶段历史任务来说,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但全局谋划和战略设计现在就应展开,我们党不仅要明确向世界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还要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接续奋斗,开启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十几亿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新的壮丽史诗。这是令人异常激动、振奋和自豪的历史新征程。

从已有的蓝图设计看,我国不少发展领域已经相继提出新的长远发展规划框架,勾勒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日渐清晰的路径。到党的十九大召开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引领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号角就会吹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向着世界舞台中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迈开更为坚定自信、雄健豪迈的步伐,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必将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可以说,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仅是攻坚期、奋进期、突破期,也是最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崛起期,最激动人心的收获期,最能展现民族复兴新气象的跃升期。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相统一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阶段,在解决那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突出矛盾问题上实现了突破,就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反之,就可能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历史的倒退。特别要看到,有着巨大经济体量和超大人口规模的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中国“不走西方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影响,必然遭致某些西方势力的围堵遏制,必然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无论是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突出矛盾问题,还是要顶住复兴进程中的巨大压力和阻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改革开放之初,同样适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这个关键阶段,是既考验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的历史耐心,又考验我们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战略决心的阶段。这个历史耐心,就是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跑好每一棒,把历史的接力赛稳健地推进下去;这个战略决心,就是要团结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坚决斗争、勇毅笃行,努力化解复兴征程上的巨大风险,推动中国实现由大向强的跃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是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就能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彰显出先进性、优越性的时期。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1992年他进一步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特别是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改革攻坚的磅礴伟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其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进一步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是总结当代中国发展历史作出的重大结论,标志着当代中国的发展阶段是中国制度趋于更加完善、中国方案趋于更加科学的阶段,是推动民族复兴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互促进、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推荐阅读】

【2017公务员遴选必看】十九大前,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大有深意!

【2017组织遴选考点】习近平对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这些要求(图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发改委遴选考点】深入解读“四个伟大”的理念

下一篇: 【教育遴选考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应坚持党管高校原则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