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财政遴选考点】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要着重三方面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7-09-08 阅读: 2217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近日,两则关于涉农资金的新闻引人关注:一是多地公布了涉农资金领域的违规违法问题二是日前召开的中央深改组会议指出,要加强财政支农政策顶层设计,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涉农资金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载体,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恰逢其时。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但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效益低下”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不少地方反映,涉农资金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制度衔接不够,甚至有互相“打架”的情况发生。同时,项目分散、撒胡椒面,导致资金利用效益不明显,执行成本高。

对此,有关部门曾探索建立支农资金县级整合奖励机制,鼓励县级合理规划统筹使用涉农资金。2013年,中央财政启动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开展涉农资金源头整合试验,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2016年,国务院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新格局。

尽管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体制机制性障碍,过去的整合仍有局限性,现在需要从更高的层级、更大的范围推进。名目繁多的涉农资金,大部分以独立、具体的项目形式戴帽下达,实施专项管理。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总体效果不错。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其弊端也日益显露,迫切需要统筹使用涉农专项,尤其要在源头上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财政支农项目设立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世界通行做法,但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以市场主体为补贴对象的生产性扶持项目,严格控制对增加特定产品产能的扶持项目,这些应主要交给市场来解决。支持的重点应放在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等,这恰是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规则允许的“绿箱”支持措施。

应当看到,农业农村发展仅靠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很多社会资本有投资农业的动力。今后要更加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其次,项目资金的支持方式上要顺应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要求。为此,有必要逐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大幅减少涉农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当然,目前涉农专项转移支付并不是越简单越好,数量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该保留的保留、该取消的取消、该合并的合并,科学地清理、归并涉农专项转移支付。

过去,项目的设立存在一定程度信息不对称问题,下达项目的部门并不完全了解基层具体需求,了解具体需求的部门决定不了资金用途。财政涉农资金分配往往更偏好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性”公共产品,而不是农业科研与推广等“软性”公共产品。要构建农民对财政支农项目的需求表达机制,提高农民的话语权,以使财政支农项目真正满足县乡基层的实际需要。

再次,财政项目的源头管理要有明确的分工机制。过去涉农资金效益不高也与管理体系不顺有很大关系。发改和财政部门是涉农资金项目的综合管理部门,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要将涉农资金项目的管理权有效分置,即发改部门行使项目设立管理权,财政部门行使项目资金管理权,其他涉农部门行使项目实施管理权,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的工作机制

【推荐阅读】

【农业遴选考点】顺应农业绿色发展须用好“六字法”

【农业遴选考点】韩长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解决“四大问题”、抓好“五项行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政协遴选考点】优化创新环境 改革科技评价体系

下一篇: 【纪委重要遴选考点】巡视绝不是摆样子 而是真正的动真碰硬!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