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多个省份的高校在公示受资助学生信息时,存在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甚至还包含个别敏感信息。12月1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高校在公示学生信息时,不得将个人敏感信息纳入其中,并规范学生资助工作的公示制度。
高校公示受资助学生信息,这样做妥不妥当?公选王遴选网认为,这事应当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实际上,名单公示姓名无可厚非,错就错在姓名之后的其他个人隐私也一并暴露出来。高校借公示名单以发挥监督作用是可以理解的。许多高校在选取助学金资助学生时,的确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不仅有失公正原则,还无法发挥助学金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最终目的。
然而,将学生更多私密的信息公布出来,就能解决资助对象选取过程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实现公平公正原则了吗?
公选王遴选网认为:资助学生的选择,主要还是靠国家政策规定以及班级辅导员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甄别后确定。为了实现公开监督的原则,名单确定后,可以公示学生姓名。实际上,关于学生敏感信息的公布,不但无法对公平原则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伤害学生自尊,如若泄露的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学生角度来看,自己不愿被同学知晓的信息被身边的同学了解,像个“透明人”一般,毫无隐私可言,甚至被评头论足,不仅有失尊严,无疑也是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放大数倍。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隐私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高校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披露其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银行卡号等已属于侵权行为。学校本应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如今却带头违法,实属不该。
——从学校角度来看,本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开公正的原则,但在做法上实在是欠考虑。为了实现监督一味地曝光学生的隐私,无疑暴露出学校相关规定的不完善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失职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只是删除学生私人信息、规范公示制度所能解决的。
教育部有关部门不能只是下发通知,还应更进一步考核高校执行情况,并尽快发布和完善惩治措施与监督机制,及时反馈高校执行情况。
更多遴选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考点,可以学习网站遴选真题栏目、遴选核心考点栏目、策论范文栏目、案例分析等栏目,最全、最新的遴选考点、最权威、最专业的真题解析都在公选王遴选网。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