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民政遴选考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要做好三项工作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6-12-07 阅读: 2660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读:从国内外发展实践来看,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经济发展,不可能有民生改善;没有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也将停滞不前。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但有人错误地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财政资金有限,民生领域投入多了,经济领域投入就会相应减少;强调民生改善相当于“养懒汉”,必然会产生“福利依赖”,造成经济发展效率低下和不可持续。这些观点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优先,对民生改善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因而是不科学的。正确认识两者关系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至关重要。

事实上,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托底作用和促进作用。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之所以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通过实施民生改善政策,编织好民生保障网,托基本民生和社会稳定之底,缓解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如此,让社会成员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还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更高水平上回应社会需求,还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可见,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协同发力,比经济政策单一发力效果更好

因此,应跳出经济来看经济,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从我国当前发展实际看,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经济参与。提高社会成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消除贫困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为此,需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时,不断增加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参与机会,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扶贫政策等方面向困难群众倾斜,重点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项目,满足困难群众的就业需求。

●引导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会不断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带来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的变动、人们社会地位的升降以及利益的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使得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更加凸显,一些群众因预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非理性心态,放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对此,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平等、包容、理性的文化氛围,引导人们及时调整心理预期,形成应对发展变化的积极社会心态。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加强物质扶贫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和智力扶贫。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的财政投入,完善关于增加收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的政策措施,切实提升贫困家庭人力资本,避免贫困代际传递。

【推荐阅读】

>>>【办公室遴选考点】秘书工作需把握“四个要领”

>>>【民政遴选考点】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先要扶志!(学习习近平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论述)

公选王 二维码.jpg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最新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人社遴选核心考点】尹蔚民:高级干部要好九个“表率”(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下一篇: 【食药监遴选考点】《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