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监督工作要深化对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认识和理解,把准政治监督的根本属性,定位向监督聚焦,力量向监督倾斜,责任向监督压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到“五个辩证统一”。
在监督理念上, 坚持“正心”与“正身”辩证统一。纪检监察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观点“身之主宰便是心”,并精辟地指出,“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这是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思考和把握。做好监督工作,要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为最大原则,既要扎牢制度笼子,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又要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健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在早发现上深化、在分类处置上深化、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深化、在谈话函询上深化,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帮助干部洗涤心灵,纠错改错,做到强化监督有态度、执纪问责有力度、治病救人有温度。
在监督对象上,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辩证统一。监督有轻重主次,既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又要管住“绝大多数”,用严明的纪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违纪违法,是本地区、本单位政治生态的重大污染源,会对广大干部群众造成极大伤害,恢复起来很难。将监督见诸日常,要从正反两方面深入分析和把握一个地区“关键少数”的政治修为,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引导及时有效的舆论监督,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对监察对象要进行动态识别,从“人”和“事”两个标准结合起来判断,围绕监察法规定的“管理人员”或“从事管理的人员”,精准把握监督全覆盖的内涵和外延。
在监督方式上,坚持“传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稳中求进是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推进新时代监督工作,关键在于以改革思维,补齐监督短板,深入思考探索监督的途径内容,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大数据+监督”新路径,全面强化日常监督。要构建“四位一体”监督模式,坚持以纪委监委机关为“一体”,巡视巡察机构和派驻机构为“两翼”,把握联动的关键枢纽,在制度机制上环环相扣、全面贯通,执纪监督部门要从联系地区和单位的情况把握整体政治生态情况,发现共性问题,指导派驻机构;派驻机构要定期将发现的个性问题向执纪监督部门进行通报,执纪监督部门和派驻机构要向巡视巡察提供情报,加强对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督,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持续跟踪督办,真正使监督带电长牙,让党纪国法成为不可碰触的高压线。
在监督内容上,坚持“治标”与“治本”辩证统一。监督中,要透过落实决策部署不力以及“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等顶风违纪问题,看到党性缺失、纪律松弛、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的本质。外在表现是“表”,深层原因是“里”,表与里、标和本既相对而言,又辩证统一。要通过“四看”做到由表及里,标本兼治,达到政治监督的最终效果。
一看事,“两个维护”是具体的,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要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在一个地方(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这反映了对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度问题,要“高看一眼”,深看一层。
二看人,要看选人用人情况,选人用人是否公道正派、让人信服,能否调动最大多数干部的积极性、能动性,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可量化的重要方面。
三看政治生态,要历史、联系、发展、辩证地看政治生态,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关注“坊间巷闻”,干部怎么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社会上与干部有关的某些传言、绰号、顺口溜,大都是民意的反映,对社会反映突出、群众评价较差的领导干部情况要及时了解掌握,或提醒干部本人,或向党委提出处置建议。
四看案件,要把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集合起来剖析看,分门别类“解剖麻雀”加以分析,寻找个中的深层次原因,找准问题,把握规律,全面把握联系地区(单位)政治生态状况。
在监督效果上,坚持“树木”与“森林”辩证统一。要把通过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放在全局范围内,做出综合分析、判断,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一般中找出重点。深入了解所联系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整体状况,结合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用从严治党的尺子来衡量“树木”和“森林”,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把日常监督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大局结合起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坚决把隐藏其中的“烂树”连根拔掉,防止病毒蔓延,实现执纪监督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