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0中央机关遴选•财政考点】如何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优政策效应?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9-11-05 阅读: 1600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健康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如何增强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跟着公选王遴选网一起来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世界各国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工具。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当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波动时,单纯依靠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应对,需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健康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外部环境挑战和不确定性上升。在此背景下,保持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需要进一步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力,发挥最优政策效应。

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举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坚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基本取向,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应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组合在促进创新发展方面的协同效应。财政政策在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技术攻关领域发挥激励、引导和带动作用,货币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科技创新动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外,二者还应在服务实体经济、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上共同履行职责使命。

协同创新宏观调控。当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正从简单的方向性指引转变为复杂的量化调节。应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金融体制,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制度基础。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着力减税降费、补短板、调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促进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优化,提升金融体系与供给体系、需求体系的适配性,保持广义货币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既落实落细减税降费等财政政策举措,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投资的撬动作用,又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有效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协同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关键是处理好金融安全、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关系,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协同效应,建立地方债务需求扩张约束机制,明确政府债务的金融支持范围,做好专项债发行配套和使用管理工作,遏制任何形式的不合规政府借款,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同时,在处置房地产市场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等方面,也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0中央机关遴选•工信考点】什么是区块链?如何实现换道超车的突破口?

下一篇: 【2020中央机关遴选•重磅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附全文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