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的黄金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则是这一黄金地带的“龙头”。2018年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气势如虹。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长三角是中国经济版图中当之无愧的“硬核”力量。总书记今年以来第一个在考察途中开的专题座谈会,聚焦的就是长三角。
为什么是长三角?
8月20日,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今年以来总书记先后8次出京考察,这是第一个在考察期间开的跨省专题座谈会。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次座谈会传递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的鲜明信号。
这场座谈会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以此为主题的座谈会。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已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的重要板块。
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2018年11月,他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20日的座谈会上,总书记这样评价:一年多以来,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新形势下,长三角承担怎样的新使命?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赋予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是: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对新形势、新特征,长三角被赋予了新使命、新要求。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用“知重负重”这四个字寄语安徽,这同样适用于长三角。
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应对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重要措施。总书记要求,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长三角科技创新优势明显,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书记强调,长三角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说,近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责无旁贷。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怎么干?
在20日的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他强调,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在总书记眼中,长三角正是带动中国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新动力源。
如何紧扣这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作了部署。
重点抓
总书记要求,要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例如,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总书记尤其强调,要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辩证看
总书记强调,在重点抓的同时,要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他指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去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总书记曾经强调,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长远谋
总书记强调,要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他指出,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
务实干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总书记重点谈到长三角城市改造提升,他说,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这件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总书记还强调,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的重要落子。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2020发改委遴选考点】长三角一体化,5个数字读懂习近平最新部署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