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干部是连结上级与基层的桥梁和纽带,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民政工作成效。各级民政干部只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以良好的作风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才能不负组织重托、不负干部群众期望。
加强道德修养 提升良好形象
以宽举德,自觉培养实事求是和坚持原则的崇高品德。一是向上级反映成绩和问题时,不弄虚作假,有一说一,敢说心里话,敢替群众说话。二是坚持“基层第一,群众至上”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有针对性地服务基层群众。三是为人处世要实在,特别是在基层群众面前,切忌指手画脚。
以廉举德,强固勤政廉政和夙夜为公的美好品质。民政干部首先要淡化“官”念,强化内功。要谋大事,而不是谋大官,经得起名利地位的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在对组织的思想感情认知上,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在生活起居上,做到知足常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奢华;在人际交往上,保持高洁,摒弃庸俗,不追求功利,不搞小圈子。在行使权力时,能自觉想一想权力从何而来,为谁掌权,为谁用权,把自己一言一行放到组织的监督之下和群众的视野之中,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大公无私、勤勉自律的品格。其次,还应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作为一名民政干部,不能随大流,要以党性原则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为友情、面子所屈服。
以和举德,精心打造豁达大度、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民政工作承上启下,部门之间又有诸多协作,这就决定了民政干部在为人处世上要豁达大度、为人谦和,并有良好协作精神、团结协作之心。搞好团结在于有仁爱之心,特别是在业务上,能力有强弱,方法有巧拙。能力强、有经验的同志,不应以此自居。对能力弱、经验少的同志,不仅要主动帮一帮,还要诚恳带一带,这样关系就会更加和睦。接待基层群众时,应主动、热情、友善、谦和、诚心实意,讲“首问效应”,讲责任意识。
克服三种心理 锤炼过硬素质
正确看待得失,克服补偿心理。民政是实务部门,业务很多,工作量很大,这决定了民政干部付出多,奉献多,牺牲也多,但绝不能将此视为向组织索取职务、待遇、荣誉的筹码。民政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做到甘于奉献、不计得失、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正确看待名誉,克服攀比心理。首先需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绝对平均主义和思想方法上的简单化、片面性。把人生的支点放在无私奉献上来,放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古人讲,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才下而位高、无功而受禄。这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水平、工作才能和贡献大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而得到不相适应的名利待遇是危险的,盲目攀比无益于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
正确看待监督,克服侥幸心理。一些干部之所以发生问题,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过高估计自己,过低估计组织和群众。自以为计划周密、行事隐蔽,在侥幸心理支配下,去办一些不该办的事情。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把克服侥幸心理作为拒腐防变的一道心理防线,警钟长鸣。要加强世界观改造和道德修养,切实打牢自我调控的思想基础。要正确对待,包括组织、群众、法律、制度和舆论等方面的监督。只有自觉接受监督,才能保证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立足岗位建功 激发锐意进取精气神
本职岗位是安身立命之本。众所周知,在建设民政事业大厦中涌现出了许多“孺子牛”,他们的无私奉献体现了民政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对民政事业的无限热爱。新时代,民政干部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干工作,锐意进取开新路。要坚决克服追求生活上享受、工作上得过且过、思想上颓废消沉,崇尚拜金主义,讲求实用主义,信奉“潇洒一点、舒服一点”的错误观念。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干。
踏实肯干是民政干部实现自身价值之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政干部必须真正扑下身子,踏实工作,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同时,养成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增强党对人民群众的感召力,掌握各项改革和建设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争创一流工作是民政干部之魂。民政干部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干好事业。要做到“三新”。一是思维方式要新。要敢于开拓,不断探索,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待矛盾,学会用全局和长远的视角观察和处理问题。二是工作思路要新。要善于把别人好的东西总结出来,把上级指示与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形成自己抓工作的新思路。三是工作方式要创新,要善于找到切合实际的上级要求与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形成工作思路、工作手段,在不断突破与创新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2021民政遴选考点】民政部召开专题辅导报告会(学习总书记七一讲话)
【2021民政遴选考点】李纪恒: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五个体会和五项整改措施
【2021政研室遴选考点】习近平思想学习⑱:如何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员干部一辈子的事?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