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8公务员遴选考试热点】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乡村文化振兴)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7-12-18 阅读: 5175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在源头上为农业发展注入活水,那渠道创新就是为农业这条大河疏通河道;乡村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而需要在田野上、村庄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公选王遴选网为大家推荐两篇文章

用“创新之犁”耕耘希望田野

——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上) 

温室大棚引入物联网技术,自动调控温度、云端灌溉施肥成了可能;拖拉机配备北斗导航,作业精度达到每公里只有3—4厘米的偏差,播种均匀一致;生态养殖技术越来越普及,田间地头洋溢生机勃勃景象……观察如今农业的发展状况,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科技创新“上山下乡”步伐加快,让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快车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农学会成立100周年,强调新时代“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勉励这个作为“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的群众团体,“面向农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在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具体的任务、明确的要求、殷切的期盼,既彰显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更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擘画了激发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路径。

科技创新,是撬动农业发展、增强农业内生活力最重要的杠杆。想当年,有美国学者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认为中国人口越来越多,耕地却越来越少,中国人解决不了自己的粮食问题,一度在世界上引发舆论纷纷。然而,有着“东方魔稻”之称的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不仅有力回应了这一质疑,更让中国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还被引种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一粒种子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故事,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播撒下科技创新的种子,我们才能收获农业发展的累累果实。

与过去相比,农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不是变少了而是更多了,不是变松了而是更紧迫了。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重大政治判断。生活中,恐怕每个人都会对这一转化有着切身体验。一方面是,人人都希望吃上更好吃的水果、更有机的蔬菜、更富有营养的粮食;另一方面却是,“农药残余”“激素催长”“卫生不达标”,总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从这个角度看,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追求“量”转向追求“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

“每天早晨起来就是把店门打开,第二件事就是把手机上的店门打开。”如今,越来越多农村店主融入互联网,为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其实,更多的创新成果,都可以向农业领域延伸。机器人、物联网、无人机、大数据、生物技术等与农业的结合,都还需要进一步破题。有人认为,一场新的农业革命或许即将到来,源于基因信息、气候信息、农田精准管理信息等方面的革新,将推动“从自然周期驱动的农业转向数据驱动的超级农业”。这还只是预测,但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继承,却一定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农业创新也需要更多资金倾斜、人才支撑、政策支持。有农业工作者坦言,育种等农业科技关键性的创新周期非常长,需要大量投入。比如选育一个小麦品种一般需要10—12年。而现实中,我们在农业科技的创新上,也还有一定差距。科技部的一个咨询报告显示,在农业科技领域,中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只占到19%,64%还处在跟跑或者跟踪的阶段,如大动物育种、大型农机具装备创新等方面,需要全力补齐短板。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有学者认为,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更有信心解决这一问题。把创新贯穿在农村农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希望的田野将会不断生长梦想、收获幸福。

 

把文化种子播入精神土壤

——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下) 

福建厦门后溪镇,一个叫颜钰棚的80后法警,众筹开了一座公益图书馆;受他影响,有同乡贡献出自家场地,成立了村庄公益健身房……农村青年为老家谋文化福利的热心举动,近日得到不少网友的点赞,也让人思考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注入文化的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的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水之外,广袤乡村更是乡愁的安放之处、寄托所在。这样的乡愁,不仅有生态意蕴,更有精神意涵、文化意境。在很大程度上,乡村振兴,首先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我给家里的露台取名‘金色的天空’,因为我常在这里看夕阳,阳光就把树的轮廓染成了金色、把我的天空镀上了金色。”有记者在四川成都的“网红新乡村”明月村走访,一位11岁小姑娘的这段描述,让他惊叹不已。2009年,明月村还是一个贫困村,没有优质山水,缺少文化资源。然而,艺术家、设计师与村民互动,明月村的重塑从“文化”入手。随着40多个文创项目出现在村里的松间竹林,村民重新认识身边的一砖一瓦、一丝一粒,逐渐加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文化的种子被播入了精神的土壤。

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如明月村这样贯通着文化血脉、勾连着文化之根的村庄,可谓不计其数。然而现实中,不少地方的乡土文化,却也呈现凋敝的趋向。前段时间,有一组数据让人惊心: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递减。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还未能更好地把握乡村的“文化世界观”:或是简单地理解为唱戏、剪纸、扭秧歌之类的乡土符号,忘记了这是个文化综合体;或是粗暴地理解为改建、改造,只剩下乡村游、农家乐,在过度开发、千篇一律中剥蚀了乡村文化的根基。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至今还遗留下一种“双向不理解”:农民可能并不关心互联网大佬们在乌镇和谁一起吃饭,而城市白领可能也难以知道田里的庄稼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割。这一方面让城市缺了地气,光怪陆离的消费主义让人心浮气躁,在“无根感”中迷失方向;另一方面则是农村文化变得保守乃至显得落后,因而被进一步扁平化、刻板化。“城里的Daisy、Herry、Vicent,回家就变成了二丫、狗蛋、栓柱”,这个每年春节之前都会重新流行的段子或许正折射出,城乡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向前,一轨回不去、一轨追不上,这不是城市文明的逻辑,也不是乡村振兴的逻辑。

农村文化的重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喂食”型的文化给养,“大水漫灌”式的文化输送,早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或许,我们仍需要重新“发现乡村”。这些年来,不少人在重新审视农村中小学撤并的问题,其中一个视点,就是农村文化的涵养。有学者写道,校园的上课放学、课堂的琅琅书声,孩子们奔跑的操场、注目的国旗,都在“乡村时空”中增添了一层“文化时空”,将乡村乡民纳入更大的“文化共同体”之中。校园的例子说明,乡村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而需要在田野上、村庄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或许没有什么比唤醒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讲好村民自己的生活故事,更能凸显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有人如此总结良好文化环境对村风民风的影响。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的兴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当农民对脚下的土地无比眷恋、对生长于斯的文化无比自信,才有民淳俗厚的新风尚、才有源远流长的新文化,也才有诗书传家、厚德重义、富足美满的新农村。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学习:

【2018公务员遴选考点】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十九精神百问)

【2018农业遴选重磅考点】韩长赋人民日报撰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18遴选公务员考点】纠正“四风”新表现②:有些人把工作重心放在“领导注意”上

下一篇: 【2018遴选公务员考试须知】新词:“佛系心态”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