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素质公认度的集中体现,是推动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努力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不断培育壮大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新优势。
支撑一个品牌占领市场制高点的,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集成技术、质量、服务等要素于一体的生产供给能力。所谓打造品牌、经营品牌,也就是打造一种独特专属、具有鲜明文化烙印的市场供给。市场竞争越激烈、程度越深,这种品牌优势就越明显越突出。据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省委、省政府强调要深入实施品牌强省战略,就是要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双升级;就是要引导企业以品牌建设带动产业集聚,以品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以品牌建设拉长产业链条,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塑造更高质量和效率的供给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抓品牌建设,是山东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品牌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是制约山东供给体系提升的一大短板。比较来看,我们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能不能造得出、造得好,更体现在能不能卖得贵、卖得掉;束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主要矛盾,已集中到品牌这个瓶颈上。拿工业制造来讲,山东工业产业体系发育良好、门类齐全,有100余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不少产品已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如果我们能紧盯高端需求,以品牌为转换器,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产品、价格就完全可以提升一个档次,从而把多年丢掉的那部分效益拿回来,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事实告诉我们,做大做强山东品牌,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有信心;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正当其时。只要把握住难得的市场机遇,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美誉度的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叫得响的品牌群落,所谓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所谓外贸出口产品抗风险能力不足问题,所谓“消费无热点”的问题,就会得到切实解决,山东所具有的质量优势、规模优势就能转化成价值优势、效益优势和竞争优势,就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抓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处着眼,综合统筹。
品牌建设能否精准落地,品牌意识能否入心入脑,制度设计到位不到位,政策导向准确不准确,配套设施完善不完善,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以贴牌为生的企业来讲,要注重转变观念,增强品牌意识,要算大账、算长远账,更要学会依靠品牌来赚钱,实现从靠低价、靠规模竞争到靠质量、靠品牌竞争的转变。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政府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既要从行政审批、税费政策上下功夫,也要加快与品牌建设相关的产权制度、市场体系等方面改革,完善品牌建设法治环境。品牌建设需要整合资源,这就需要完善对创新创业创品牌的一体支持政策,把核心资源向品牌方向集聚。
对一个地方来讲,一个品牌的培育成长,离不开企业长期的执着与创新,更与品牌生长的土壤、氛围、环境、文化、金融支持等密切相关。在这个意义上,品牌战略之于山东,绝非某个地方、某个部门、某个产业、某个企业的事,而是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山东发展全局的大事。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握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更大力度、更快进度推动品牌建设,让一大批具有山东气派的知名品牌成长起来壮大起来,山东制造就能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赢得更具影响力的话语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