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报告要点【2016河北承德市遴选公务员考点】解析2016年承德市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7日在承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承德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常丽虹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们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掀开新的篇章。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市政府编制了《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工作回顾 略)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为我们全面做好“十三五”各项工作,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直面挑战,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发奋图强,尽快改变承德经济欠发达的现状;必须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主攻方向,树立全新发展理念,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坚定不移走“差异化、特色化、增量调整”发展之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进一步放大生态承德的品牌效应;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坚决破除制约和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释放企业和社会创新的活力;必须始终坚持牢牢抓住协同发展的机遇和大势,全方位扩大开放,真正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始终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始终坚持践行“三严三实”,在改进作风上下功夫,简政放权,优化环境,不断激发市场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汇聚正能量,推动大发展。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承德市人民政府,向全市380万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承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承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是我们加快发展、绿色崛起的机遇期,是我们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是我们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决胜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既有诸多有利因素,也有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要看到,当前承德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经历的转型阵痛前所未有,承受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5年,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加之承德总量小、底子薄、基础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经济增长进入“低谷”,增速为本世纪以来最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未能完成年初计划,一些长期累积的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和显现,主要体现在:一是增长方式粗放。“两黑”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链条短,产业产品层级低。随着“两黑”产业产品价格下降,效益下滑,原有增长动力大幅衰减,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防风险的任务迫在眉睫;二是基础支撑能力弱。中心城市和县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园区发展规模小、水平低,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欠账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滞后,难以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对外开放水平低。一些干部思想僵化保守,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新常态、新要求、新任务不相适应,对外开放的层次、水平、程度不高,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四是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全市八县均属燕山—太行山特困片区及环首都贫困带,尚有906个贫困村,50.07万贫困人口,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补短板、兜底线,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任务十分紧迫;五是经济发展环境欠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改革精神、法治精神、担当精神,尊商、亲商、重商的氛围不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比较突出,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效率、作风还不满意,政府自身建设亟待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勇于面对,采取务实管用举措,逐个加以破解。
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当前承德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重大历史性机遇。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承德发展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十分难得;国家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和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赢得更多支持提供的机遇千载难逢;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加快调整、资源要素配置带来的一系列重大利好前所未有。从承德自身来讲,越是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越是转型创新的难得机遇,特别是全市上下政通人和,生态引力日益彰显、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项目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承德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后劲必将得到充分释放。我们一定要提振士气、振奋精神,敢于直面困难和压力,善于应对矛盾和问题,增强信心,坚定决心,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奋力开启承德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按照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部署,树立绿色、创新、开放、转型、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守底线、快转型、促协同、奔小康的主基调,围绕“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国际旅游城市”发展定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大力推进“五城联创”,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承德篇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个领先”、“两个翻番”、“三个提升”。即:生态环境质量在京津冀保持领先;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速7.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比“十二五”大幅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良、人民更加幸福的承德必将呈现在塞北大地!
今后五年,我们要重点完成好以下六大任务:
(一)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达到新境界。生态优势是承德的第一优势,是承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生态最美的承德、环境最优的承德、品牌最亮的承德。涵养调蓄水源,让河水更清。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围绕“六水共治”,抓好21世纪首水、滦河干流独流入海等重大工程建设,实施双峰寺水库等控制性蓄水及水网工程。加快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严格水资源管理,严控地下水开采,培育涉水高端产业。到2020年,水资源控制率达到20%以上,新增蓄水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保持在6万公顷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50%以上。筑牢生态屏障,让山川更绿。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津冀水源林、再造“三个塞罕坝”、再造“一个坝上草原”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强基护绿”工程。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0%以上,完成退化草地治理58万亩。全市经济林总规模达到1000万亩,产值1000亿元以上。提升空气质量,让天空更蓝。用铁的手腕、铁的措施,坚决打好减煤、治企、控车、抑尘、多污染物治理大气污染防治“五大攻坚战”。大力推广应用风能、光能、水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农村和城郊村推广使用洁净型煤、木煤等环保燃料和高效洁净炉具,确保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占比达到75%以上。强化土地整治,让大地更洁。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严格控制和治理土壤污染,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开展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启动实施矿山综合整治“四个一批”工程,利用3—5年时间,完成损毁山体治理60平方公里,压减矿业权700个,引导矿山企业转产转型400家以上,淘汰取缔300家左右。加强生态文明机制建设,完善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方式方法,探索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生态产品交易方式,打造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加大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建立滦河、潮河流域跨界水环境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让承德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二)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着力在培育发展动能上实现新突破。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的新动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新红利。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有效供给。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深化农村金融、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领域改革,盘活农村“沉睡”资源资产。深化投融资改革,完善国控集团等市场化融资平台运作机制。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力争到2020年引进金融保险机构3—5家,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企业达到40家以上。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搭建企业家成长平台,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培育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民营经济占比达到75%以上。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利用2—3年时间彻底解决市属破产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加快科技创新打造新优势。以建设中关村·承德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为突破,以实施“十大科技工程”为抓手,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京津共建一批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培养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各类科技研发和公共服务机构60家,力争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7%以上。加快产业创新拓展新领域。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开辟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网络经济新空间,推动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力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我们一定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创业在承德大地热流涌动、竞相迸发。
(三)坚定不移推动开放发展,着力在对内对外开放上迈出新步伐。置身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我们必须靠开放拓展空间,靠开放引领发展,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新活力。立足京津冀,推动协同发展。瞄准“三区一城”功能定位,围绕列入中央和京津规划战略层面的重大事项,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产业互接、能源互补、生态共建、旅游互动,力争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五合一”精准对接模式,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推动电子信息、大数据、文化创意、健康养生、高端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面向海内外,实现借力发展。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钢铁、水泥等优势产能走出去,全力拓展中亚、欧洲和俄罗斯市场。借鉴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支持有条件的园区设立保税监管场所,形成对外开放功能区。发挥好承德海关作用,加快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贸易能力。依托香港园区招商办、欧洲招商展示中心等平台,加大攻关对接力度,办好系列对外开放活动,引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力争利用外资8亿美元以上,外贸出口24亿美元。做强开发区,加快集群发展。改革优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以市场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质服务推动项目招商建设。加快构建以承德高新区为核心,以各县经济开发区及特色园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平台,高起点打造大数据产业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城、通用航空城,提高人才、科技等先进要素的聚集度。到2020年,全市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1家、超500亿元的2家、超100亿元的8家,为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战略打造平台、创造条件。
(四)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发展,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跨越。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增量调整”思路,强化问题导向,倒逼转型升级,以十大绿色产业为抓手,打造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实施工业强基战略,改造提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增创发展新优势。推动汽车零部件、输送装备、智能仪器仪表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链式化方向发展,引进通用飞机及航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逐步培育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等制造产业体系。推进建材产业向新型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京津冀新型建材及建筑产业化基地。引进战略投资者,打响“京津水源·皇家山泉”品牌,建设中国高锶矿泉城,推动天然山泉水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新型建材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天然山泉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科学布局,有序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及核电,建成投产百万千瓦风电二期工程,启动实施百万千瓦风电三期工程,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实现产值310亿元。围绕建设国家级绿色钒钛产业基地,大力提升提钒、提钛技术,开发钒钛高端用钢和钒钛制品、钒钛新材料,推进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化、粉末冶金产业化,力争钒钛新材料产值达到1000亿元。围绕打造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园,强化生态智慧、技术引领理念,深化与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中节能、博天环境等知名企业合作,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建设国际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健康养生基地,依托大企业大集团,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休闲康养、现代农业、工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围绕“两带、三环、五大精品旅游板块”,着力培育冰雪温泉、狩猎马术、低空飞行、房车露营等新产品、新业态,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县区,打造一批高端核心景区和特色旅游村镇,提高旅游业附加值,提升国际旅游城市品质和影响力。大力培育文博印刷、影视娱乐、动漫创意等新兴业态,全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战略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围绕建设“国家绿色大数据中心”,依托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以中国电子信息生态科技城及承德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为平台,加快打造“六大基地”,争创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重点支撑城市,大数据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000亿元。围绕建设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物流枢纽,着力打造交通枢纽型、生产基地型、商贸集散型物流聚集区,全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40亿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依托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京津水源、皇家农庄、道地药材”等金字招牌,强龙头、扩基地、建园区、育品牌,做强蔬菜、食用菌、林果、畜牧、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做优水产、马铃薯、专用玉米、杂粮等区域特色产业,做大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智慧农业、功能农业等新型业态,叫响“京津水源地·承德生态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家以上,培育“颈复康”、“神栗”等一批知名企业,打造中国驰名商标和河北省著名商标20个以上,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初步建成京津绿色有机食品直供地、中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产销售集散地和河北省燕山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
(五)坚定不移推动协调发展,着力在区域均衡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协调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在协调推进中增创发展优势,在统筹发展中补齐发展短板,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度融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大局,按照“两区两带”空间布局,以中关村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为依托,支持双桥、双滦、高新区及承德县建设中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核心区,重点吸引京津高端产业和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资源转移;支持围场、丰宁和隆化建设北部生态涵养支撑区,重点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支持滦平、兴隆、营子及丰宁中南部着力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建设西部环京津产业承载隆起带,发展服务京津的高端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承接北京产业外溢,建设上下游链接配套的产业基地;支持平泉、宽城和围场及隆化中南部建设东部出海通道产业聚集隆起带,重点打造连通辽蒙与沿海、港口与腹地的经济走廊和绿色产业聚集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五城联创”为抓手,突出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品位和承载能力,壮大城市经济,构建“一核三带六组团”中心城区形态布局。走小县大县城路子,加快产城教融合发展,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的美丽县城。以国家和省、市级重点镇为主体,加快打造御路文化城镇带、环京津特色城镇带和出海城镇带,培育一批供给侧经济小镇和特色小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四美五改、六位一体”要求,沿京津、沿景区城区、沿交通主干线,打造9大美丽乡村片区,建设 16个环京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成100个省级中心村示范点,完成300个精品村改造提升任务。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0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300公里。承德机场开通国内航线10条以上。实施县乡村基础设施“三年攻坚计划”,市域内国道和80%的省道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实现县县通国道,90%的建制镇和60%以上的乡通达二级公路。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健全村级卫生室、文化站、阅览室,实现垃圾、污水处理村级全覆盖,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努力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新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优秀文艺作品生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地方标志性特色文化设施,加快推进市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体育馆建设,建成承德民族团结清文化展览馆,实现村民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史馆(室)和体育健身路径工程全覆盖。(翻页继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