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17山东莱芜市遴选重要复习资料】2017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梅建华)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7-05-19 阅读: 2572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政府汇集众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上下互动、社会参与、统一思想、社会动员的过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各地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重要考试内容。公选王遴选网提示您,2017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是2017年莱芜市公务员遴选考试重点,需认真学习。

快速了解报告要点>>>【2017山东莱芜市遴选公务员考点】解析2017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政府工作报告

——— 2017年2月24日在莱芜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莱芜市代市长 梅建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截取部分内容)

第十七届政府任职的五年,是莱芜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牢牢把握“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五年。

这五年,是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五年。

这五年,是发展活力日益增强的五年。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

这五年,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

这五年,是政府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

……

各位代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长远看,我市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市情没有根本改变。从当前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偏少,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新兴产业实力较弱,新旧动能转换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社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公共服务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从政府自身建设看,少数干部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和乱作为现象依然存在,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直面问题,找准原因,精准施策,积极加以改进。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将迎来难得机遇。虽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不少困难,但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启动实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有利于我们创造发展新优势,厚植发展新支撑。虽然我市面临经济结构偏重、质效不优、实力不强等现实挑战,但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有利于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新动能,提升传统动能,实现奋起赶超和弯道超越。特别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莱芜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拼搏进取指明了努力方向。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念,强化使命担当,抢抓发展机遇,打好决胜之战,就一定能够谱写莱芜灿烂辉煌的美好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践行新理念、建设新莱芜为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建市、创新兴市、质量强市战略,坚持不懈推动转调、深化协作、促进创新、构建和谐,加快建设实力莱芜、活力莱芜、魅力莱芜、生态莱芜、幸福莱芜,努力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今后五年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提前实现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100亿元和1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4000元和23000元,莱芜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凝心聚力,拼搏攻坚,奋力在五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围绕加快建设实力莱芜,努力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突出抓好产业振兴提升,着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宾引客,不断做优存量、做强增量、做大总量,成功打造一批产值过千亿、过五百亿的产业集群。加快升级传统产业,大力推动钢铁生产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档次和质量水平。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产业规模,提高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全域旅游、金融创投等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培育壮大服务型制造,积极发展新业态,再造竞争新优势。

二是围绕加快建设活力莱芜,努力在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好农业农村、财税金融、投融资管理、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聚力创新驱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施引才聚才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莱芜发展的科技含量更高、创新氛围更浓、科技支撑更强。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努力打造省会副中心城市,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是围绕加快建设魅力莱芜,努力在提升城市品质上实现重大突破。莱芜虽小,但可以建设得更精致更精彩。我们要以小市大城的气魄,把城市当家庭,用心来经营,精细梳妆每一寸土地,精细管理每一个社区,着力建设精品城市。坚持精心规划,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实现“多规合一”,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一带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坚持精致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抓好道路升级改造,实施美化、增亮、更新工程,建设标志性建筑和特色街区,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坚持精细管理,突出抓好文明城市创建、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建共享。

四是围绕加快建设生态莱芜,努力在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上实现重大突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倍加呵护宝贵的山水资源,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展示河流清澈如镜、大地绿草如茵、山坡森林如屏、村庄风光如画的生态美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推广高效节能、循环利用生产技术,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全力打造低碳城市。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攻坚战,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大力推进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城乡绿化,扎实推动“六美”乡村建设,力争全市70%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五是围绕加快建设幸福莱芜,努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重大突破。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推动提标扩面增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人口共享小康生活。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让发展更有温暖、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三、2017年重点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市区镇领导班子换届后的开局起步之年。开局要有新气象,起步要有新作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货物贸易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左右,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在指导原则上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始终把市政府工作置于市委领导之下。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扩大经济总量,壮大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三是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五是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多办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使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在今年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突出抓好资源集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宾引客为突破口,推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向莱芜集聚,加快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大力度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以实干为导向、以项目为主导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奖励办法,探索建立产业发展顾问制度,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力争在做强增量上实现大突破,为加快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产业的主导产品、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系统梳理供需“上下游”产业链条,摸清家底,明确需求,明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制定项目需求指引清单,把基础工作做深做细,筑巢引凤,实现精准推介,把“建链、补链、长链、强链”落到实处。精准对接招商对象,紧盯民资、国资、内资、外资、融资,针对重点区域,瞄准知名强企、大院大所、行业龙头精准发力,力争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项目。精准选择招商方式,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主题招商推介,广泛邀请央企鲁企、优秀民企走进莱芜,真诚欢迎莱芜籍在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精准配置招商资源,发挥产业、企业、产品等比较优势,整合资金、土地等政策资源,广泛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确保年内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80个以上,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利用外资超过1亿美元。通过推动项目快落地,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将各类资源优先向产业倾斜、向大项目集中。力争年内新上产业大项目150个以上,竣工投产100个以上。

多层次招才引智。深入实施人才集聚工程,推进“5158”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和嬴牟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加快济莱协作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健全“星期日工程师”等柔性机制,广泛组织引智聚才活动,力争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倡导工匠精神,完善技能人才荣誉制度,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快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完善创业创新支持政策体系,设立高层次人才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落实津贴补贴、科研补助、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健全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发放服务“绿卡”,强化人才服务,在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给予优待,让各类人才在莱芜“名利双收”。

全方位招宾引客。通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全力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旅游业与各行业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健身运动休闲旅游品牌,加快推进雪野乐嬉谷、齐长城“一线五村”、莲花山片区等20个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开发生态观光、民俗风情、红色记忆、文化旅游、健身休闲、体育运动等特色项目,完善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的“莱芜模式”,健全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推进餐饮住宿业提档升级,力争全市旅游消费总额增长13%以上。通过大力发展节会活动,吸引更多商客。办好2017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积极争取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和综艺节目,广泛邀请宾客到莱芜办会办展,努力打造鲁中会议会展中心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吸引更多购物客。加快繁荣现代服务业,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改造提升传统商圈,积极引进特色商业综合体,加快培育壮大钢材、特色农产品、红木家俱、花卉苗木等专业市场,促进实体店开展线上线下经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

(二)突出抓好转调发展,大力提升质量效益。坚持质效导向,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提升产品质量,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完善重点工作指挥部体制,落实抓产业“一条龙”工作法,加快十大产业振兴提升。大力推动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产业改造升级、产品换代、链条延伸、结构优化,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快研发精深加工产品,抓好莱钢特钢改造、泰嘉不锈钢冷轧等项目建设,完善钢结构产业体系,力争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依托莱钢粉末、润达化工、科虹线缆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粉末冶金及制品、精细化工、特种纤维等新材料产业集群。着力推进整车制造、总成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开发,加快汇锋传动、汇金股份、环球公司等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出口走廊。围绕塑料机械、节水灌溉、专业装备等优势产业,抓好塑机产业联盟、节水灌溉产业园建设,打造莱芜装备制造品牌。推进金雷风电三期、阿尔普尔节能装备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智能仪器仪表等产品研发和电子信息设备集成制造,抓好力创智慧工厂、金鼎电子产业园、雪野软件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建设,着力推进珅诺基、济世药业等项目建成投产。狠抓农产品标准化,发挥万兴果蔬、泰丰食品等骨干企业作用,推动特色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积极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冷链物流、产业电商,推动华宝庆丰铁路物流园、鲁中钢铁物流园、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海淘城等项目建设。通过产业振兴和提质增效,力争十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均增长9%。

加快园区提档升级。大力推动园区发展提质增效,优化产业布局,避免同质化建设,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各园区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集群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仓储等配套服务,建立研发、咨询、检验检测等公共平台,提升园区承载高端业态能力。创新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赋予更大自主权,推进园区二次创业。各园区要加快发展步伐,确保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3-5个百分点,瞄准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努力争创国家级园区,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围绕增实力,实施“扶大壮小”工程,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建立科技特派员、金融联络员制度,完善企业“困难摸排消”、定期访等机制,重点扶持30家骨干企业、20家成长性强的企业、30个产业项目,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启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引导企业用科技创新助推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业设计,推广个性化定制、装配式建筑等新业态新模式。围绕促规范,加快企业公司制改制,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接资本市场,年内完成改制企业35家,新增上市挂牌股权交易企业8家。围绕提效益,引导企业实施“管理+”,推广莱钢六西格玛、泰钢项目化管理、力创精益制造等经验,降低物质消耗、管理成本和财务费用,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围绕强素质,实施百名企业家对标学习培训计划,办好企业家讲堂,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关爱企业家的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家放心放手干事创业。

突出标准引领和质量提升。大力推进标准经济建设,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消费升级、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以先进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逐行业制定质量提升计划,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加强品牌建设,叫响莱芜制造,让“三辣一麻”、“三黑一花”、莱芜生姜、白花丹参等地标品牌卖得更好,让齐鲁干烘、陈楼糖瓜、顺香斋南肠、鲁王工坊锡雕等莱芜老字号叫得更响,让型钢、不锈钢、风电主轴、采油设备、节水管材等工业品牌市场占有率更高,让阿尔普尔、力创科技、朗进科技、汇锋传动等众多成长型单项冠军企业知名度更大。

(三)突出抓好改革创新,激发释放发展活力。更好地发挥改革牵引作用、创新驱动作用和开放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继续压减煤炭产能30万吨。落实货币化安置、公积金提取条件放宽等措施,确保房地产去库存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债转股、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发放稳岗补贴,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争取更多企业享受直供电,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扩面提质,建立村社合作金融组织。鼓励发展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等模式,推广万邦食品、明利蔬菜、益民兔业、鑫汇食用菌、城岭乡村旅游、房干新农村建设等典型经验,大力发展精致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新增市级以上示范经营主体20家。

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模式,加快建立主体多元、充满活力的投融资新格局。特别是要加快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政策机遇摆在面前,时间耽误不起,必须迅速行动,全面推开。要抓紧成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管理中心,制定政策措施,分解目标任务,搞好项目谋划论证储备。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产业引导基金、地方政府债券等作用,完善市场化规范化运作机制,有力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抓紧在传统基础设施和众多公共服务领域推进一大批合作项目快入库、快落地、快见效。整合盘活股权、水、土地等资源资产,抓好财金投资等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强平台公司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融资方式、偿债机制,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健全科技奖励、研发准备金等制度,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30家,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国家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院地协同创新中心、粉末冶金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成果专利创造转化,争创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示范区,力争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30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件以上。

拓展开放合作空间。争取省会副中心城市建设政策支持,深入推进济莱协作,开工建设济莱城际铁路,推动旅游通道、快速路网、物流大道建设,支持山财大莱芜校区发展,加快建设千佛山医院莱芜院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巩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优势,加大对骨干出口企业扶持力度,着力抓好六大出口基地建设,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新材料出口,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力争出口增幅稳居全省前列。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部件。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格鲁吉亚莱芜产业园建设,支持奔速电梯等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建厂、跨国经营,拓展海外市场。

(四)突出抓好财税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加强财政税收管理,提升金融工作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抓好财税增收节支。加强财源建设,夯实财政增收基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税收征管,健全税源监控机制,确保应收尽收。加大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力度,充实我市可用财力。强化政府性债务管控。严格支出管理,大力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市直党政机关公用经费在原定额标准基础上压减10%,挤出更多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引导银行加快产品创新,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普惠金融组织,新引进金融机构5家以上。做大金融规模,提高存贷比例,强化对金融单位规模、风险、贡献率的考核。加强金融运行监测,完善化解担保圈风险工作机制,对贷款余额1亿元以上、债权银行3家以上的客户全部组建债权人委员会,用好转贷应急资金等政策工具,有序“破圈断链”。狠抓源头监管,推进信用莱芜建设,强化同风险赛跑意识,探索网格化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高额返利、网络形态、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风险的跟踪监测,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五)突出抓好城镇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城市。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魅力莱芜。

加强城市品质塑造。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城市路网,抓好京沪高速、青兰高速莱芜段改扩建,启动建设嬴牟大街公铁立交,实施凤城东大街、汶源西大街等道路改造。健全城市公用设施,搞好城市地下管廊建设,铺设消防管道6.4公里、污水管道3.4公里,改造主城区水表1.5万户,新增天然气用户2万户。抓好供热体制改革,推进直供到户和计量收费,加快供热管网向城市周边及农村社区延伸,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做好增亮文章,消除背街小巷等照明盲区,实现主干道装灯全覆盖。做好添绿文章,开展环城绿化,推进大崮山等公园建设,年内植树造林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好洁净文章,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抓好铁路沿线综合治理,开展绿化美化和庭院清洁行动,着力打造“六美”乡村,年内80个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完成2.8万农户改厕。实施旧改工程。突出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等重点,年内改造32个老旧小区84万平方米,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211套,拆迁改造城中村1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着力推进口镇、牛泉、羊里、颜庄、雪野等重点镇建设,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旅游和现代农业强镇。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抓好规划管理,全面完成城市和镇总体规划,实现主城区及各功能区核心区控规全覆盖。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城管综合执法,增强城市管理效能。实施智慧工程,加快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智慧公交、智慧社区、数字城管建设,建成200处公交电子站牌和422处邮政便民服务站点,实现市域有线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加强居民小区规范化管理。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水利发展集团,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 提高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水平,实施雅鹿山公园海绵系统改造,争创全国节水型城市。

狠抓环境污染防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标本兼治、主攻治本,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好家园。深化“蓝天行动”,突出精准治霾,加强污染源解析,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燃煤清洁化利用、电能替代方式推广、城市扬尘整治和秸秆垃圾禁烧,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完成泰山焦化脱硫脱硝等30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淘汰燃煤锅炉241台,确保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35%,优良率超过55%。开展“碧水行动”,突出河库同治,加快实行“河长制”,对盘龙河、连河进行环境治理,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抓好沟里水库增容、金水河水库建设,实施3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实施“净土行动”,突出源头防控,开展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完成重金属污染物减排任务,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关闭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建设50个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示范点。

(六)突出抓好民生保障,不断增进群众福祉。顺应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深化精准扶贫,聚焦重点难点,落实“六个一”制度,突出抓好老年人、残疾人、长期患病者等重点群体帮扶,切实把脱贫攻坚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力争年内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新扶贫方式,突出产业扶贫“龙头”,做强就业扶贫“亮点”,抓好扶贫项目“载体”,重点推进种植养殖、特色手工艺等庭院扶贫,提高扶贫的实效性。深化统筹发展、共建共享、内外联动、市场引导、组织保障等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扶贫开发实现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主要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

千方百计推进就业创业。开展“订单式”培训,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就业援助专项行动,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培育创客空间等创业孵化新业态,完善创业指导专家库和创业项目库,推广一体化创业服务新模式,年内扶持自主创业5500人。

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社会保险全覆盖。建立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实施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院范围,启动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就医就地联网结算,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建立重度精神病人看护补贴制度,慈善救助1万人次以上。推进养老工程,改革乡镇敬老院管理体制,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建设改造4处中心敬老院。强化住房保障,扩大租房补贴家庭规模,改造农村危房600户以上。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今年,市政府将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计划筹集资金16.4亿元,重点做好扶贫攻坚、教育投入、医疗保障、城市建设、社会服务、信息惠民、建设完善休闲场所、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丰富市民活动场所、保障群众食品安全等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

(七)突出抓好社会建设,有力维护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成14所学校“大班额”消控任务,建设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新建改建幼儿园35所。推进健康莱芜建设,加快实施分级诊疗,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大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新建3处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完成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改造提升100所村级卫生室,人均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标准提高到50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群文讲堂、嬴牟讲坛、百姓课堂、市民业校等品牌项目,建设60个村史展室,丰富市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开展文化下乡服务三农活动,年内走基层文艺演出1000场以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5%。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铁艺、木艺、锡艺、布艺等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和嬴秦历史文化品牌,争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扎实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健身工程65处、笼式足球场8处,促进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综合档案室建设。拓展科技馆功能,完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青少年宫配套设施。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城乡文明统筹共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莱芜城市精神,抓好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文明家庭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抓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法律援助,推进“七五”普法,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务助理”制度,开展“十业百企法律服务行动”。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三年建设计划,推进城市社区“四社联动”,巩固提升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快“三个市民化”进程,年内实现2.2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狠抓安全生产,健全安监体制机制,建设智慧安监平台,筑牢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持续开展“大快严”集中行动,推动落实“四个责任”,严格刚性问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食安工程,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建立产品追溯制度,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强化平安莱芜建设,打好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面管控能力。抓好信访规范化建设,强化源头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覆盖,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恪尽职守,永不懈怠,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不忘初心,恪守为民之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始终满怀忧民、爱民、为民、惠民情怀,深入基层群众,接地气连民心,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当好人民公仆。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完善“电视问政”,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消除中梗阻,打通为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平台市区镇三级联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调整重组公共服务机构,清理处置“僵尸事业单位”。强化政务公开,拓宽公开渠道,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依法行政,坚守施政之要。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权力制约,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尽快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扎紧制度笼子,努力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权力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

担当作为,大兴实干之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强化对干部的精准培训,着力克服本领恐慌。坚持实干导向,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拿出硬招实招新招,压实工作责任,杜绝虚头巴脑。认真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着力克服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坚决破除“尾巴主义”,真正做到“四反对、四带头”,持续推动政风转变。坚持雷厉风行,倡导马上就办,切实提高执行力。坚持忠诚担当,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坚持正向激励,规范考核奖惩,依法保障合理待遇,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引导激励广大干部更加奋发有为地干好工作。

严字当头,践行清廉之道。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不断提升政府系统党建工作水平。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加强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消除权力运行灰色地带,破除各种形式的“潜规则”。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务实重行,狠抓落实,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17重庆遴选热点】重庆城市精细化管理探索:城市管理 怎样绣好花?

下一篇: 【2017山东莱芜市遴选公务员考点】解析2017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