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白山市委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推动白山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今后农村工作转型跨越发展的总方向和总抓手,把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作为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标准,进一步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加快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现就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中央和省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白山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乡村生态文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自然生态文明乡村。
4、坚持整合力量。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5、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文化等生态理念,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彰显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风貌,高标准打造白山乡村大美之地。
三、主要目标
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将“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由单向突破向全面发展,各美其美,千村千面。注重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等方面的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协调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按“四美三宜二园”: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村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的建设模式和标准,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格局。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市重点建设完成10个美丽乡镇,100个美丽乡村,10000个美丽庭院、30000户干净人家。
按照上述的目标,今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任务是: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白山为总体要求,以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村村提升”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开创新局面。具体抓好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高标准推进23个重点村建设。省政府已将全省41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建设纳入2015年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实施。按照省里的要求,2015年我市23个省级重点村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由规划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省级重点村重点配套建设项目要达到 “六通、六改、六建、三化”等标准要求,即:实现农村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开展改住房、改围墙大门、改排水、改厕所、改圈舍、改储粮仓,建校舍、建村部、建卫生所、建文体场所、建农民科技夜校、建垃圾处理场,全面实现美化、绿化、亮化。围绕省支持项目: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村屯道路和路边排水沟建设,村部和农村文化休闲广场建设等,实施好省级重点村2015年的项目建设任务。及时启动新一轮20个新农村省级重点村申报工作。在原有6条线样板村群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吸纳布点连线村屯,每条样板村群连线上再增加吸纳2-3个自然村,适当扩大样板村群节点村数量,集中打造东部山区特色样板村群,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建1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2015年,省里要出台制定创建100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建设内容包括农村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协调发展,规划科学、村容整洁、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要充分体现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可持续发展生态美的新时期乡村建设特点。各县(市、区)要积极做好准备,积极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当前新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提前完成先期试点的准备工作,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采摘园、农家乐等服务项目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试点,保证试点具有持久发展动力。每个县(市、区)至少要筛选出2个村,申报全省省级美丽乡村的创建试点,力争全市完成10个省级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同时全市启动6个乡镇美化工程,每个县(市、区)要确定一个重点美化乡镇,全面推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展整镇、整乡的农村房前屋后和公路两旁栽花种草。
(三)打造10000个美丽庭院、30000户干净人家。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建设10000个美丽庭院、30000户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美丽庭院要求围墙大门改造到位,房屋、仓房、圈舍、厕所、储粮仓建设有序,柴草堆放科学合理,庭院人行道实行硬化,菜园景观化,院内干净,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干净人家要求室内外干净整洁,防治苍蝇、蟑螂、老鼠、蚊虫侵害有措施,讲卫生、讲文明、讲科学,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创建活动。
(四)大力加强村屯绿化美化工作。村屯主干道两侧绿化率达95%以上;巷道两侧可采用花灌木进行绿化,绿化率达80%以上;闲置地绿化要以增加绿量和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栽植乔木或经济价值高的灌木为主,达到村屯旁(内)无成片闲置土地;庭院前后有序种植果树、灌木、花草,基本实现窗前有花、院内有果、屯边有树、路边有荫的目标。精心设计连线景观小品,构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五)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及生活污水治理。
1、生活垃圾处理。坚持“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区)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2015年-2016年,全面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农村环境总体达标率要达到60%以上,主要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环城镇周边的“三线一环”地带,农贸集市、人口聚居中心村、产业发展园区等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重点部位,农村环境清洁率达到100%。
2、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乡镇和规模较大、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屯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积极推广氧化塘、湿地等微动力和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
(六)加强农村道路桥涵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通村的道路实现水泥路、油路硬化,道路两侧建有畅通的排水设施,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危(险)桥涵改造,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2015年“屯屯通”比例提高到60%以上,实现“屯屯通”的行政村达到300个。
(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工程、分散式供水工程和管网工程建设,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加快推进以县为单位建立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机构、维修养护基金和水质检测中心,全面开展水源保护,建立健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
(八)加快推进人畜分离工程。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发展布局,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将现有散养畜禽向适合放养的定点区域转移,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饮用水源和重要河流的污染,禁养区内已建立的畜禽养殖场限期搬迁或关闭。
新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要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散养户禁止水冲粪式的工艺,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料水分离。配套建设集粪池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对储存废渣的地面进行水泥硬化防水处理。引导养殖户采用环保生态养殖技术,建设有机肥生产基地,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环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九)推进农村围墙大门改造项目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整齐美观的原则,对农村围墙大门实施统一改造,修建铁大门,砖墙、水泥柱栏杆、铁艺栅栏,有条件的可建设生态绿篱墙。
(十)开展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广泛开展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死角、除“四害”和改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清洁工程。
1、清垃圾。清理公路主干道及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解决好垃圾围村、围田、围路问题。
2、清柴草。清理乱堆乱放的柴草垛,统一堆放在房屋下风头,远离村屯,尽量避开公路视线,整齐美观。
3、清粪堆。清理村内街道两旁和田间地头散落堆放的粪堆。农户饲养畜禽新产生的粪便要及时清运到屯外,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屯内空气。
4、清院落。清理院落内私搭乱建、墙壁乱涂乱画、室内环境卫生不整洁问题,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室内、院落整齐清洁、明亮舒畅。拆除残垣断壁和废弃的棚架、圈舍和仓房等。
5、清沟渠。清理村道、屯道、巷道两侧的排水沟和村内小流域、河流等内的垃圾污物,保持排水通畅。
6、清卫生死角。清理城郊、镇郊、村屯相邻地带、公铁路区间相邻地段的卫生死角,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管理责任,确保环境整洁。
7、除“四害”。深入开展农村“除四害”防制与消杀活动。积极消灭村屯及室内外老鼠、蟑螂、蚊子和苍蝇,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提高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8、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业清洁示范区建设,综合利用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实现田园(养殖区)清洁、水源(水岸)清洁和家园清洁,加强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种养殖技术,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9、改造不卫生厕所。继续推广和大力普及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加强无害化卫生厕所建造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根据职能、各负其责、密切协作、统一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选派精干人员充实到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为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二是整合力量集中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求庞大。要成立涉农资金和项目整合办公室,定期召开办公室主任成员例会,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研究协同推进的具体办法,确定资金和项目摆放计划,形成部门合力。
三是强化政策措施。各县(市、区)要安排专项资金,对整治项目实施定额补贴,对乡(镇)政府和美丽生态村进行奖励奖补。提拔重用表现突出的部门和镇村干部。实施税费减免政策,减免企业帮扶和捐赠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所得税、营业税,适当减免农村环境整治建设项目的税费。落实“谁造谁有、谁受益谁管理”的绿化政策,动员农民就近承包造林任务。
四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变外源推动为内生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充分利用好“一事一议”政策,每年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建设集体公益项目。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农民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实施环境改造项目。
五是创建活动载体。适时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村官的评选活动,培植可学、可复制的典型,构建立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体系。通过深入宣传典型村镇的建设经验和先进人物的精神风貌,营造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凝心聚力共建美丽家园。
六是加强督促考核。各县(市、区)和各责任部门要明确工作任务和推进时限。督查部门要定期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认真考核,及时总结验收。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领导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及时、全面掌握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