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面对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度贫困现状,各地方党委政府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公共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只要通过集中的财力人力投入,基本上在短期内都会得到改变,但如何真正让群众既能安居,又能乐业,特别是能长期拥有稳定的收入,则让人头疼。破解这一难题,建立长效机制,关键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实践证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单凭一个部门孤军奋战、一个区域单打独斗,难以见成效、见长效。换句话说,必须集众心、聚众智、合众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在这样的大格局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尤为重要。
田阳县因户施策进行帮扶,一方面,通过各村党支部组织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基地建设,获得劳务收入;另一方面,通过一名“能人党员”带动10户贫困户,每户承包10亩果园来参与管护,“以一带十”,确保每家每户有稳定收入。让老百姓致富,干部仅凭一股劲不行,群众仅“一厢情愿”也不行,只有组织领导、党员带动、党群合力,才能攻破贫穷的堡垒。
党组织不仅“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技术是增收利器,对增强贫困户的致富能力、实现持久发展大有裨益。为此,政府出资建立了培训基地,让贫困户学习芒果种植管护技术,还聘请本县的全国扶贫状元、“农家课堂”讲师等党员“乡土人才”组成技术先锋指导团。党组织为群众带来了技术,也不忘规范管理,在农林生态脱贫产业核心示范区成立了联合党委,下设基地管理党支部、产业生产党支部、技术先锋指导团党支部,实现组织服务无缝对接。
机制是长效的脱贫保障。田阳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示范区建设运营过程中,为了让贫困户实现“从疑到信”“从愿到搬”“从等到干”的转变,建立起结对帮扶机制。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帮扶一个贫困村,一个机关党组织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村党组织,机关单位党员干部每人结对帮扶3—5户贫困户。实行党委负责制,边宣传发动、边真抓实干,让贫困户到移民安置点和产业基地实地参观,坚定了他们走出大山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不仅要确保班子配备强,更要在工作实践中检验能力、考验耐力。过去几年,田阳以20万亩农林生态脱贫产业核心示范区为引擎,集芒果种植、乡村旅游、果蔬加工等产业为一体,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成效显著。基地建设还在进行,全部建成后至少吸纳两万名农村劳动力,预计每户年增收5万—8万元,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值得期待。
能否如期脱贫要看党组织领导,也要看党员示范带动。“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告诉我们,作为人民的政党、人民的公仆,惟有成为最有力的担当,摆脱贫困才能成为现实。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