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革命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改变着百姓的生活方式,而且对社会治理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要求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宁夏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中大胆探索创新。通过行政审批“一局一章”“一门一窗”“一个大厅全覆盖”等创新形式,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将深化改革与“互联网+”相结合,通过“证照云”平台、“网上市民大厅”“不见面马上办”等创新性举措,使“放、管、服”改革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虽然,宁夏“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成绩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顶层设计滞后,平台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监管乏力,政务服务流程不够规范,全区网络化发展不平衡,应用不同步,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为加快宁夏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结合区情,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建设统一平台
统一标准,实现“一个入口”。一是自治区、地市分级建设政务服务门户网站,统一栏目结构布局、身份认证等,与政府门户网站实现数据对接和前端整合。二是各部门统一在网上平台开设“部门窗口”,将本部门现有的业务统一整合到网上服务窗口。三是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标准,在通信规约、密码认证、解密、接口等环节,统一标准,实现一个入口,提供标准化的政务服务。
整合信息,实现“一个平台”。一是要建设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将不同层级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统一管理,形成信息资源快速汇聚、分享的公共平台。二是建设改造自治区、市两级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支持在线受理、办理、反馈以及并联审批、协同办理、物流快递、在线支付等应用。三是建设全区标准统一的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各地各部门梳理证件、证照和批文,汇总形成电子证照目录,汇聚到自治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电子证照库,提供标准统一的证照服务。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对接联通。
统一支撑体系,实现“一个号码”。一是建设全区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实施科学的校验核对手段,综合运用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手机号码、第三方支付、企业数字证书、社会信用代码等验证技术手段,逐步做到“一次认证、全网通行”。机构编制、发展改革、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按需向政务服务门户实时开放数据接口,实现全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名认证”;各地各部门新增用户统一通过全区身份认证系统注册。二是建设全区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制定业务接入实施指南和技术规范,加快推进各地各部门接入公共支付平台,为缴款人提供开放便捷安全的缴费渠道,逐步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缴纳。三是建设物流配套管理系统。与第三方快递物流平台无缝对接,实时提供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快递服务。
优化政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政务服务实行无差别标准化。一是要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按照统一标准,自上而下梳理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现不同层级相同的政务服务事项名称、事项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等要素统一,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发布。二是要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在政务服务目录清单基础上,细化完善内容、申请材料等要素,经机构编制、政府法制等部门审核后形成实施清单,做到同一层级的相同事项,在不同地区办事指南标准相对统一。三是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按照“谁编制、谁维护”原则进行动态管理,事项数据资源供多方利用。四是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各地各部门按实施清单梳理时序进度,及时与自治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同源发布。
优化网上申报流程,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是可将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迁移至宁夏政府服务平台,共享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办理数据。二是强推网上办事大厅审批服务系统的各级应用,推行“减证便民”。实行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要求提供“其他材料”的,必须明确具体情形和材料名称。三是快速建立网上预审机制,推送预审结果,对需要补正的材料一次性告知。完善“群众跑”变“网上跑”的网上审批功能,实现审批和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构建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办事平台融合发展的政务服务新格局。
实现互通共享,推进服务协同
开展信息资源普查,构建共享交换体系。依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开展政务信息资源普查,梳理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汇总形成“集中统一、动态更新、共享校核、权威发布”的全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自治区、市分级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构建全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
实现业务“上云”,统一身份认证。随着宁夏政务服务系统的不断整合及新的共享要求的不断实现,在目前“8+N朵云”的基础上,将不断有大量、新的业务数据“上云”,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电子证照库在政务网络的部署,以居民身份证为唯一标识,结合个人实名制,形成互通共享、多方利用。运用网络身份识别等技术,联通整合各种渠道的用户认证,形成基于居民身份证的线上线下互认的身份认证体系。
填平数字鸿沟,实现互通共享。打破条块分割,填平数字鸿沟,搭建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和社保、医疗、就业、教育、文化、住房等领域业务信息库联通,与各级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信息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互通共享。
推进政务服务协同。进一步延伸服务,深化清单改革,结合放管服,推动业务流程不断完善;进一步推进公民、法人、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投资项目、社会信用等业务信息的共享应用,逐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完善相关数据标准,优化查询方式,推进政务服务协同。
实现网络通达、业务协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纵横联动、跨部门以及跨区域的政务服务应用需要不断部署到网络平台上;与民生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相关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多地从政府涉密网和内部专网中脱离出来,统一部署到政务服务平台上来。通过业务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不同部门政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通过业务协同,提供“主动服务”。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建立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牵头抓总、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管建设、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运行的工作机制和“一口对外、枢纽调度、数据相通、并联运行”的运行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倒排工期、狠抓落实。制定平台建设、运行维护、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建立事项管理、业务协同、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制度;建立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投资、审批、建设、验收源头管控制度,整合各地市、县区政务信息资源,推进大数据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
建立协同机制,强化考核监督。建立协同机制,努力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建议各地市县(区)及相关部门、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配合,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理清政务服务目录清单,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完善现行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中与新流程不相适应的地方,及时消除“一号一窗一网”的制度障碍。同时,实行统一监管。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内部监督,通过媒体监督、第三方评估和群众评议强化外部监督,综合评价政务服务绩效,汇聚众智改进服务。建议在宁夏政府门户网站设立曝光纠错专栏,及时公开反映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政务服务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有序强化培训,达到知识更新、提高信息服务专业能力的目的,适应信息系统不断升级发展的需要。还要实施引进人才战略,借用外脑,建立服务宁夏的专家咨询顾问团队,或聘请信息技术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政府部门兼职以解决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2016年国家机关遴选面试·工信考点】《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