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在此背景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顺应城市化发展内在规律,立足长江经济带自身特点,在长江经济带打造若干个世界级城市群,以城市群的高质量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一、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
目前,长江经济带已形成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加快三大城市群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点。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托三大城市群建设,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聚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加快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发挥全球影响力。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中心之一,由26个城市组成,国土面积21.1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5亿多,分别约占全国的2.2%、10.9%。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城市群应紧紧抓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龙头作用,着力提升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区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开放、设施互联互通,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2亿多,分别约占全国的3.3%、8.8%。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游城市群应不断强化发展轴线功能,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两横三纵”重点发展轴线,形成沿线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格局,建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引领西部开发开放。成渝城市群由重庆市、四川省部分市县组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国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拥有常住人口9094万人,分别约占全国的1.9%、6.7%。成渝城市群应着力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沿长江和成德绵乐城市带,促进川南、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加快发展,重点布局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重点园区,发挥好重庆、成都中心城市的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促进资源整合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二、以城市群建设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阐明了新时代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方针,明确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重塑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城市群高质量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要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系统推进长江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要强化企业责任,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生产,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加快政府“放管服”改革,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探索建立绿色生态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使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形成最佳组合。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破地理边界。实现城市群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和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需要建设覆盖交通、能源以及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基础设施。要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以畅通黄金水道为依托,打造港口与铁路、公路、水路连接的多式联运中心,形成错位协同、优势互补、集约利用的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抓住枢纽经济这个新增长点,以上海、南京、武汉、成都等交通枢纽城市为节点,完善枢纽设施功能,促进要素集聚,加快产业链条化和集聚化发展。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区域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结算中心,推进区域内公共设施和服务互联共享,实现公共服务“一卡通”。
以有效合作新机制打破行政边界。高质量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必须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理念,以全球眼光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定期组织区域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力争以常态化合作机制突破区域协同发展的行政边界制约,推动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综合城市群所在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做好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信息互通、人才互动、资源共享、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协调工作,实现长江上中下游互动合作和协同发展。
建立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要根据城市群主体功能区定位,以规划引人才,以产业引人才,以市场引人才,避免区域间人才引进的恶性竞争,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优化配置。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公共财政对创新创业的扶持与补助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低成本创业环境,使人才“使上劲”,技术与知识“用得上”。加强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建设,降低新市民的居住和生活成本,让各类人才真正留得住,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