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4日在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省长 王晓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节选部分)
2018年极不平凡,在湖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湖北,寄予“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的殷切期望,指明“四个切实”的科学路径,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增添了强大动力。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困难风险明显增多的重大挑战,较好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一年的成绩: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
创新驱动提速前进。
改革开放互促共进。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出了一批应急谋远的举措,破解了一批制约发展的难题,办成了一批惠企利民的实事。
五个聚焦:
聚焦聚力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聚焦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聚焦聚力做好民生工作。
聚焦聚力加强作风建设。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迎战各种风险挑战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实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挥洒汗水拼出来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地生根的结果,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勠力同心、克难奋进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加强监督、有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中央驻鄂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湖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湖北人民用勤劳、智慧、奋斗创造了高速度发展的奇迹,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7倍和124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回应和实现。迈入新时代,我们要以努力奔跑的实际行动,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续写更加精彩的湖北故事,创造更加耀眼的高质量发展奇迹!
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
市场主体数量不多、活力不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突出;传统产业亟需改造升级,新经济势强力弱,创新动能不够强;农业综合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诸多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障碍亟待破除,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区域发展分化明显,部分市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控风险压力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担当精神不强、进取意识不足,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欠缺,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和改革办法破解难题的本领有待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我省经济爬坡过坎的大考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
当前,湖北与全国一样,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发展拥有坚实基础、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时与势总体有利。我们必须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形成更具创新力、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快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进;加快适应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发展黄金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全面用好,坚定不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四个着力”“四个切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大力实施“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8%;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7.5%—8%的增长目标,与我省经济潜在增长率大体一致,与市场预期比较吻合,考虑了保障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体现了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导向,也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应对外部变化预留了空间。
各位代表,今年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发展难度大于往年,实现预期目标异常艰巨。我们务必把困难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以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动权。
突出主攻方向,抓住主要矛盾,精准施策、接续用力,高质高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深化P2P网络借贷等风险点整治,加强类金融机构等薄弱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违规举债融资。有序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积极防范化解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我们要树牢与风险赛跑意识,确保发展领先于风险发生、风险化解快于风险蔓延。
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实现90万人脱贫、800个村出列、17个县摘帽。加大四大片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重点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产业、健康、就业、教育、生态等扶贫,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持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扎实推进非贫困县脱贫攻坚。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对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尽快制定支持政策。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消除贫困是彪炳千秋的伟大功绩,我们要倾力冲刺、尽锐出战、务求必胜。
坚决推进铁腕治污。统筹治气治水治土,打好蓝天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重点战役。加快火电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对重点行业和重污染区域设置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进不达标断面综合整治,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加快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建设。蓝天、碧水、净土是民之所盼,我们要重拳出击、标本兼治,以治污最大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二)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全面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把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我省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深入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重点支持食品、冶金、石化、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优质制造。推动集成电路、数字、生物、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深入实施万千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打造信息光电子、“芯屏端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更多细分行业“隐形冠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孝感等地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化与央企军工集团、军工科技院校的战略合作,加快航空航天、北斗导航、海工装备等产业发展。支持荆门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支持随州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更多潜力产业成长为现实增长点。扎实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更多名企名店、名家名匠。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高质量运营,加快二级节点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推进楚天云建设。加快5G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计划,发展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扶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高技术服务业加快成长。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支持襄阳、宜昌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重点城市。
制造业是强省之本。我们要推动湖北制造向高端跃升,重振湖北制造雄风,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经济结构。
(三)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培育中部强大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投资关键性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创造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吃穿用消费、住行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提档升级。推动文体娱乐、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提速提质。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鼓励实体商业转型发展,打造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消费生态。支持武汉、襄阳、宜昌、黄石、鄂州等地突破性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支持33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加强楚菜品牌创建。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支持合理自住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开展“放心消费在湖北”活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引导各类资本更多投向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深入实施综合交通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完成水利四大补短板工程。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新开工270个以上,续建620个以上。确保华星光电T4、京东方10.5代线、广汽传祺宜昌基地、星晖整车迁址、汉十高铁、蒙华铁路湖北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如期建成。集中力量推进武汉新芯二期、天马柔性屏、小米武汉总部、襄阳中车汉江捷运装备总部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黄冈至黄梅高铁、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武汉至安庆航道整治、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沿江港口多式联运、荆州煤炭储配基地、川气东送管道增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东风本田扩建、沿江高铁湖北段、西安至十堰高铁湖北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等重大项目。争取36个过江通道、“一江三河”连通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我省市场规模中部靠前,交通流通优势明显,大武汉就是大市场。我们要尽展优长,奋力把武汉建成内陆消费中心,把湖北打造成区域强大市场。
(四)倾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搞活微观,核心是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企业家精神和社会创新创造,发展更多优质企业。
全力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加快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资本进入的各种障碍。全面落实普惠性减税政策,促进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社保费率,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持续打好降成本“组合拳”,降低物流、用能、用地、砂石等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行为。
全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畅通政策传导机制,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设立100亿元上市公司纾困基金,筹集100亿元担保再担保资金。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物流金融。实施百万千亿金惠工程,优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支持湖北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
全力推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布局优化,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主业集中,向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强省属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围提速,鼓励和支持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专业化、市场化转型。支持在鄂央企发展,深化与央企的战略合作。
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推出相关推荐目录,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快速进入市场。鼓励设立投资民营企业的股权、创业、债券投资基金。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市场经济是企业家经济。楚商是湖北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我们要更充分激发楚商活力,汇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五)着力完善区域和产业布局,开拓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加快推进“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区域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深入实施区域和产业发展总体战略。强化武汉主中心和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作用,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芯”产业智能创造中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提升武汉城市圈和其他城市群功能,支持各市州找准定位、全面对接,发展壮大更多新的区域增长极。以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为纽带,以沿线重要城镇为节点,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走廊。推动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协同并进,加快形成全省东、中、西三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纵深。
大力促进跨区域合作。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泛开展经常性协作交流。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大别山振兴发展等区域合作新路径。支持武鄂黄黄协同发展,创建国家级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巩固拓展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恩施等区域对口协作。加强援藏援疆工作。
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安排100亿元政府债券,由县级统筹用于基础设施补短板。在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中安排100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扶持20条重大产业链、11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支持20个左右经济强县加快成长。培育一批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魅力旅游名县。
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镇布局,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县城改造提升,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推动老旧小区综合功能改造,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支持天门建设四化同步示范区。高质量建设荆门对节白蜡小镇、咸宁金融小镇等46个特色小镇。有序推进城铁小镇、高铁小镇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是推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主动作为,创造性地深化、细化、活化,加快战略布局落地落实。
(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加快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聚焦优质、特色、绿色,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因地制宜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等绿色高效种养模式。支持襄阳打造中国有机谷。支持咸宁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荆楚优品”工程,培育潜江龙虾、恩施硒茶、随州香菇等国家级品牌。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着力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具体办法,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主体力量。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行动,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三乡”工程,支持和调动各方面力量投身乡村发展。
稳步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改造农村危房5.8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力争20户规模以上村组通达硬化路。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振兴成效怎么样,农民说了算。我们要用心恤农、用情暖农、用力扶农,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日子越过越红火。
(七)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内源性创新,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动力系统,打造引领湖北发展的强大引擎。
更大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广“证照分离”“四多合一”,扩大先建后验试点。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全覆盖,“鄂汇办”服务事项拓展到200项以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简易注销时间减少一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联合监管、“互联网+监管”,对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高质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财政一般性支出。规范有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完善税收征管体制,严防层层加码收“过头税”和突击收税。
更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外贸“三项工程”,实施国际市场开拓“百展行动”,促进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支持武汉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用好进博会、广交会、京交会等重大开放平台,办好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长江经济带对话粤港澳大湾区、华创会、台湾周、楚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支持襄阳、宜昌、黄石、鄂州、孝感设立综合保税区。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压缩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开展湖北企业“中亚行”“丝路行”活动。推进中外合作共建高科技产业园、国际教育园。高水平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中德荆州生态示范城、孝感日商产业园。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们要抢搭国家全方位开放快车,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海,跑出开放“加速度”,提升湖北外向度。
更大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省财政筹集100亿元,重点支持科技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园区建设。五年筹集100亿元财政性资金,支持“双一流”和科研院所建设。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建联合基金。全力支持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更多领军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大力推进国家高新区建设。支持重点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实施技术攻关悬赏制。鼓励市州建设新型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加快培养科研领军人才和产业创新人才,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持续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研主体简除烦苛,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多自主权。
更大力度建设湖北自贸区。全面完成国家赋予的209项改革试验任务,加快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探索“点单式”放权,将省直部门更多改革事项放在自贸区先行先试。鼓励三大片区大胆探索,推进深层次、根本性制度变革,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自贸区集聚。
一切发展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惟楚有才,于今为盛。我们要着力打造制度高地、开放高地、创新高地,让各类英才大展其长,让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八)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湖北。坚定不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推进“双十”工程,奋力当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巩固提升系列专项整治成果。深入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非法码头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加快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港口船舶污染物处置设施建设。着力解决饮用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城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地建设。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深入推进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重点省份建设。开展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普查、自然资源全域调查和长江大保护“回头看”。
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编制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细化落实十大战略性举措58个重大事项和91个重大项目年度任务,加快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完善提升碳排放、排污权等资源交易市场。支持武汉申报建设国家级长江新区。支持荆门等地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持续推进生态省五级联创,支持黄冈、咸宁、恩施等地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支持十堰承办第九届全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加强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
持续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绿色发展考核、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健全企业环境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压紧压实河湖长制,加强巡河巡湖管理。探索建立长江岸线管理员制度。健全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奖励机制,让提供良好生态产品的地区“不吃亏”。
大美湖北,优在生态。我们要全力打好“双十”工程这场大仗、硬仗、苦仗,克难攻坚、决战决胜,努力提高绿色品质,创造更多绿色福利。
(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聚焦难点、痛点、堵点,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稳定和扩大就业。把稳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重点解决好返乡人员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和政策帮扶。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精准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向中小微企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扩面。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省级统筹。推进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保障残疾人权益。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建改建一批乡镇和中心村公办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消除“大班额”,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推进第二期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支持地方职业院校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加大对省属高校支持力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贫困家庭学生应扶尽扶、应助尽助。
加快建设健康湖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实施县域综合医改,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血吸虫病、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治。加大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加强疫苗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
大力发展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推动文艺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推进基层“五馆三场”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湖北广电传媒基地。推进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利用。推动“万里茶道”、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遗。加强科学普及。推进全民健身,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三社联动”,完善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继续抓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支持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共建工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们要把民生工作往深处做、往细处做、往实处做,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各位代表,今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办。我们要举全省之力办好这场盛会,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繁荣、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湖北。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严格依法行政。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促进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更加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中履职。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健全法律顾问、公示听证、决策咨询、专家论证等制度。凡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广泛听取意见,争取最大理解和支持。
增强履职本领。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是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着力培养“五种思维”,提升“八个本领”。养成崇尚学习、勤于调研的好习惯,坚持实事求是作决策、干工作,在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不断解放思想,谋划推出更多更实的改革发展举措。支持新型智库建设。提高政策研究和制定能力,创造性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产生最大整体效果。
坚定担当作为。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没有理由不干好。越是任务繁重、挑战艰巨,越要勇毅担当、奋发有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精力用在干实事、抓落实上。扎实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正向激励,严管厚爱结合,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实干者撑腰,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以清正清廉为干事创业添锐气、增底气。
各位代表!奋进新时代,惟拼搏者强,惟奋斗者赢,惟奔跑者胜。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