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习总书记视察六安两周年。我们将以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为指引,坚定不移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绿色振兴,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培育构建绿色价值体系,扎实推进绿色GDP2.0试点,推动从生产、消费、流通、投资到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绿色转型。
问:作为革命老区,六安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何重大机遇?对此,六安市有何计划?
叶露中: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决策。3月8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六安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农业大市,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中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安徽省委“三个同步”部署要求的关键所在,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重点是绘好三张图:一是绘好规划图,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二是绘好施工图,坚持突出重点、有力推进。三是绘好路线图,坚持强化支撑、有效推进。譬如以深化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增进农业农村动能,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资源要素保障促进乡村振兴,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大投入、土地、人才保障,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
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安市是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今后几年,六安在民生工作中有哪些发力点?
叶露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六安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地区,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以来,我市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3%以上,提前两年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平衡县(区)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补偿资金140.16亿元。
“美好”永无止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无终点,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宗旨,把服务群众、增强群众获得感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扎扎实实补短板、办实事,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着力完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低保人口、老年人、进城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问:脱贫攻坚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六安脱贫攻坚有哪些难点?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您是如何理解的?
叶露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从六安来看,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要求紧。目前全市还有185个贫困村、剩余贫困人口近24万人。二是贫困程度深。金寨、霍邱被确定为省级深度贫困县,34个贫困村被确定为省级深度贫困村。三是巩固压力大。未脱贫人口中有70%以上分布在非贫困村,且都是位于深山区、行蓄洪区、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较为滞后,大多数贫困人口需要依靠特惠性的兜底政策才能脱贫,稳定脱贫难度大,防范返贫的压力重。同时,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如何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也是十分紧迫的课题。
现在,脱贫攻坚要由“打赢”向“打好”转变。今年,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为此,我们进一步做到四个聚焦,下好“精准”这盘棋。
一是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生存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是深度贫困地区最突出的短板。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在交通水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给予优先支持,集中优势火力解决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聚焦困难群体。坚持把因病因残致贫群体作为攻坚的重点对象,在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的同时,加大保障性扶贫举措的力度。
三是进一步聚焦脱贫质量。把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就业增收的红利。围绕增强贫困群众发展能力,大力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计划,实现“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
四是进一步聚焦区域贫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做好贫困村出列的同时,持续加强非贫困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的支持政策和帮扶措施,确保不留死角、不落一人。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安徽六安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