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1贵州六盘水市直遴选考点】2021六盘水市政府工作报告(李刚)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21-06-09 阅读: 1576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审议,是一个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各地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重要复习资料。公选王遴选网提示您,2021六盘水市政府工作报告是2021六盘水市遴选考试重点,需认真学习。

公选王提醒大家,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2021年贵州遴选公务员复习资料】历年贵州省遴选笔试面试真题及答案汇总(2011-2018)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1日在六盘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李 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风险挑战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局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守好三条底线,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坚决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全力打好“四场硬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2019年排名全省第一。农村产业革命成果丰硕,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99万亩,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三变”改革持续助农增收。“十三五”规划的11.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以“五个体系”和“两个社区”建设为抓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顺利推进。建成“组组通”公路6434公里,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硬化路和4G网络全覆盖,累计解决155.4万农村人口供水问题,农村全部达到“饮水不愁”的标准。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动态清零,贫困人口实现参合参保和“三重医疗保障”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现有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现象全面消除。与大连东西部扶贫协作国家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为“好”,是全省唯一连续两年“好”的市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鞍钢集团定点帮扶有力有效,社会帮扶取得新的成效。经过五年合力攻坚,3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6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实现43.98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市提前一年整体摆脱绝对贫困,书写了贵州脱贫攻坚的六盘水精彩篇章!

(二)坚持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产能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累计释放优质产能3151万吨/年,发耳煤矿建成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山脚树煤矿和发耳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急倾斜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正常生产煤矿实现“两化”改造全覆盖;建成六枝2×66万千瓦超临界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全省第一座超超临界火电厂盘江新光电厂,启动实施威箐焦化200万吨/年焦化异地搬迁技改、野马寨热电联产改造等重大项目,省下达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首钢水钢连续4年保持盈利,在全省率先将机器人用于钢铁生产。谋划推进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省内第一条无水染整生产线建成投运,省内第一个制氢工厂开工建设,形成省内链条最完整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2020年物流产业完成增加值89亿元、其他六个板块实现总产值154.7亿元。大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刺梨种植和加工规模全国最大,红心猕猴桃种植规模全省最大,盘州刺梨、水城红心猕猴桃获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水城茶叶、水城猕猴桃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所有坝区成为省级达标以上坝区。市域一体化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新增4A级景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9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达到6个,全省“十大康养度假旅游基地”我市占2个,盘州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经过五年巩固提升,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获批建设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成就贵州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作出了六盘水贡献!

(三)坚持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深入实施“六网会战”,大力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沪昆高铁境内段、安六高铁建成通车,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盘州至兴义高铁开工建设。赫章至六盘水、纳雍至晴隆、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境内段开工建设;盘州至兴义、六盘水至威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三横一纵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40公里;乡镇二级公路通畅率达7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7个百分点,建制村通畅率达100%,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级或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覆盖的地级市。盘州官山机场项目获批立项。建成7座中型水库、24座小型水库,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工程性缺水问题基本解决。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前完成,户均容量、供电可靠性及电压合格率提前一年达到国家要求。天然气管道实现“县县通”。5G基站覆盖全市城区及重点区域,实现与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高速互联和窄带物联网全覆盖。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3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经过五年加快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力支撑了区域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狠抓中央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入开展中心城区扬尘污染整治六大专项行动,自2018年3月23日以来,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直保持100%优良率。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压紧压实河长制,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小城镇生活垃圾清运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3%、保持全省前列,钟山、六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运。在全省率先完成“十三五”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经过五年持续治理,污染防治“五场战役”连战连捷,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6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绿色成为凉都最靓丽的底色!

(五)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活力动力持续增强。累计完成437项改革任务,其中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70个。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零基预算、国有企业、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多点突破。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三变”改革8次写入中央文件。盘州撤县设市,水城撤县设区,六盘水高新区挂牌成立。水城、盘北和六枝经济开发区获批全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六盘水海关成立并实现通关。连续举办三届物联网高峰论坛、两届六盘水工业产品产销对接会,妥乐论坛上升到省级层面举办。“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累计承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56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401项,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综合考核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首推由纪委监委牵头开展营商环境检查整治,营商环境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引进500强企业25家。市场主体总量、注册资本分别年均增长11%和25.6%,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60%。六盘水红心猕猴桃产业创新基地获批成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国家果蔬检测重点实验室,六盘水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专利奖、院士工作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经过五年开拓进取,开放创新的六盘水已成为充满生机的投资热土!

(六)坚持强化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多措并举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防范大排查大整治大演练,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实现“双降”。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三个必须管”,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避、治”措施,隐患总量和受胁人数分别下降29%和34%。科学有力有序有效完成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大力推进平安凉都建设,深化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市创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分别提升到98.96%和98.16%。经过五年严密防范,全市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和谐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障!

(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追赶跨越三年攻坚,在全省率先对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就学进行资助、率先实现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率先开展公办学校教师员额制管理改革试点、率先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经费保障;新建改扩建学校693所,新增学位9万余个,小学实现划片招生,小学适龄儿童入学年龄由6.5岁降到6岁,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提前两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成立并顺利实现招生,六盘水师范学院二期工程建成投用。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县区省级文明城市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10万余人,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评审,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成为“开放的平台,百姓的舞台”,“一县一品”体育赛事活动成熟定型,“六马”成为国际田联“铜标赛事”和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四连冠”,成功创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质量工作考核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首次考核中获优秀等级。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九大类重点民生支出累计达1156.4亿元。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人防、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经过五年实干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实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全市政府系统“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市委领导之下,重要情况主动向市委请示汇报,重大问题及时提请市委研究决策。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惩治腐败、纠治不正之风,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勤俭节约,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强化刚性约束,规范经费审批,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添动力、为民生增福祉,用政府的“紧日子”“苦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扎实开展政府系统深化落实年、效能提升年活动,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政府治理效能进一步增强。全市干部用实干践行初心,用担当承载使命,与全市人民群众勠力同心、排难而进,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各位代表!2020年,一路走来,一路考验,一路挑战,一路艰辛。面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决胜脱贫攻坚、落实“六稳”“六保”、加快复工复产、抗御自然灾害、防范重大风险等一道道“必答题”“加试题”,一场场“保卫战”“攻坚战”,我们狠抓中央和省的部署落实,统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重重考验中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在历史性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我们坚持“守好底线”,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仅用15天时间就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3月13日以来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三清零”,守住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底线;面对多重考验的脱贫攻坚收官战,落实“四个不摘”,强化“三个不能”,年初剩余的1.2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守住了全面小康的底线;同时,统筹守住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政府债务等风险防控的底线,为克服各种困难挑战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坚持“稳住根本”,及时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商贸单位平稳健康发展等政策措施,真金白银、真刀真枪助企纾困,市场主体总量超过22万户、增长9.7%,稳住了市场主体;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民工返岗联动机制,出台促进农民工返岗就业、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等系列政策措施,城镇新增就业7.4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稳住了就业;启动项目建设年行动,采取支持夜市经济和小店经济发展、旅游优惠激励、畅通产销对接等举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稳住了有效需求。我们坚持“捕捉机遇”,把自身发力与向上借力结合起来,抢抓中央和省加大政府专项债投入、新增财政资金、降低电价、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等政策机遇,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09.2亿元、增长15.3%,中央新增“两直达”资金21.7亿元;获得专项债券资金94.1亿元、一般债券资金91.8亿元、土地纾困资金9.3亿元;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优强企业164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我们坚持“奋力提速”,千方百计推进企业加快恢复、扩大生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自7月转正以来逐月提高,全年增长5.1%;围绕“做实工作、做精品质、做高效益”,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年行动和“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一产增速稳中有进,全年增长5.9%;围绕承办省第十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新业态,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宣传营销,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恢复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济运行逐季改善,在一季度经济增速同比下降3.6%的情况下,上半年同比增长1.2%,全年增长4.5%。

各位代表!在过去五年极为艰辛、极其不易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越是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越要把“两个维护”作为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工作实效,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必须时刻牢记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紧紧依靠人民作出正确决策、战胜艰难险阻;必须更加注重系统谋划,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发展、解决问题,善于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统筹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相统一;必须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保持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地区的发展指数;必须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树牢“一盘棋”思想,强化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同志之间的团结、班子之间的团结和各族人民大团结,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干好六盘水自己的事!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关怀厚爱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的结果。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六盘水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偏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仍有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差距;政府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政府治理效能需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逐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根据《中共六盘水市委关于制定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提交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按照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围绕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着力打造转型升级新样板、厚植区域竞争新优势、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升市域治理新效能、开启幸福六盘水新生活”的“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万元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左右和9%左右,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开放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瞄准主攻方向、保持战略定力、精心谋划实施,奋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一)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坚持把新型工业化放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位置,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的窗口期,推动“两手抓、两促进”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原煤产量达到1亿吨、焦炭产能超过1000万吨、电力装机总量达到1800万千瓦,推动首钢水钢钢铁主业与多元产业“两翼齐飞”,再生资源和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加快发展;七大产业板块实现板块布局、产业耦合、链条发展、集聚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到2025年,建成10万亩猕猴桃“吨产园”、35万亩刺梨“千斤园”、5万亩茶叶“万元田”,集中力量打造“凉都三宝”品牌优势。坚持推进旅游产业化,市域一体化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坚持把产业园区和首位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按照“首位产业引领、产业园区先行、全市转型提升”的思路,努力建成全国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二)以提升区域竞争力为核心,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围绕市中心城区建成百万人口城市、盘州城区建成50万人口城市、六枝城区建成25万人口城市的目标,推动“一主两副”三中心齐头并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建成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盘州打造成为“贵昆经济走廊”中心支点城市,六枝打造成为“黔中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坚持分级分类原则,着力发展一批3—10万人的重要节点城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小而精的特色小镇。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进一步提炼城市精神,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群众的归宿感。到“十四五”末,市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六枝、盘州县城和小城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形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城镇体系。

(三)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支撑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和收益管理制度,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市场化的手段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继续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到2025年民营经济占比达到63%。坚持以交通带流通促畅通,力争六威昭城际铁路、盘州官山机场早日开工建设,争取玉普高速公路和毕节经六盘水至盘州铁路等项目进入国家“盘子”并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进一步拓展进出通道,主动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交流协作,以市场换投资、产品换消费、资源换产业,更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四)以安全发展为底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生产体系。坚定不移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守好“一条底线”,把“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来坚守。坚决做到“两个必须”,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作为硬性要求,压紧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定不移强化“三个监管”,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直接监管责任、安全监管部门落实综合监管责任、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为一体的监管机制。坚决确保“四个到位”,督促企业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技术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提供基础支撑。到“十四五”末,形成严密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全市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

(五)以幸福六盘水为愿景,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保障体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随时关注和掌握人民群众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和动态感受,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统筹推进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养老等各项事业,确保高质量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33万人以上,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每千人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9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健全完善违法犯罪打击整治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更高水平的社会治理,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到“十四五”末,打造成为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生态绿都”。

三、2021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今年所有工作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聚力“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6.3%左右、10.4%左右和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和9%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65万人以上;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国家调控范围内。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左右;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1.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3.0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5年。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实施工业产业提升行动,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在大突破中实现大提升。以首位产业为引领,推动集群集聚发展实现新突破。依托资源、依据市场、依靠创新、依赖环境,科学审慎选准首位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资源要素向首位产业倾斜、配套关联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提升产业链和产品质量、档次。县级和各产业园区分别聚焦1至2个首位产业重点突破,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建立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一企一策”加强服务指导,加快岩博酒业、贵州贵能等企业上市步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新突破。实施煤电扩能增容提质行动,推动马依西一井、聚鑫煤矿等新建大型煤矿加快建成投产,建成安全高效示范矿井44个,积极推进急倾斜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应用,完成19处技改煤矿“两化”改造,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原煤产量达到6700万吨;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盘江新光超超临界火电厂、威箐焦化异地搬迁技改、贵州航天数海原料煤本地化技改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盘南低热值煤发电、盘北经济开发区320万吨/年煤焦化和12万吨/年针状焦等项目,加快推进首钢水钢高质量发展焦系统结构调整、中青煤焦化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项目等前期工作。加大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利用力度。建成水钢同鑫晟20万吨/年金属制品异地改扩建二期工程,启动建设海螺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展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行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研发、物流、服务平台功能,以“亩产论英雄”,推动低产低效企业逐步退出园区,实现“腾笼换鸟”,全年省级园区总产值和单位面积产出均增长10%以上。编制2021年七大产业板块“一图一表一说明”,确保每个产业板块落地实施5个以上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0万吨/年绿色染整示范园区及染料工厂项目,完成野马寨热电联产改造;加大玄武岩连续纤维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推进冷轧铝卷、热轧铝板、铝圆片等项目建设;建成天能焦化制氢工厂一期技改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合众锰业10万吨/年高纯硫酸锰生产项目;盘县火腿加工厂建成投产,支持刺力王、天刺力、初好等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推动烟雾感应器、红外探测器、煤矿智能化综合运输设备、物联网矿用终端设备等产品本地化生产;支持现有煤机企业开发产品、拓展市场,启动建设红果能矿装备产业园。以评估指标为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评估指标,加快补齐短板和弱项。积极争取省加大支持力度,健全省市联动、市县推动工作机制,用足用活用好省直部门支持我市建设示范区的各项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建立产业、企业、项目、投资等网上通报和会议交流机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全市上下关心支持、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三农”工作全局,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注重开发式帮扶和保障性措施相结合,突出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完善提升“五个体系”和“两个社区”建设,持续增强易扶安置社区的生命、文化、经济和政治“四个活力”,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管理。珍惜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社会帮扶等各方帮扶资源。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继续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建成猕猴桃“吨产园”1万亩、刺梨“千斤园”10万亩、茶叶“万元田”1万亩。因地制宜做大做强食用菌、生态畜牧业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稳定烤烟种植面积,继续实施“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推广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式山地农业机具,拓展农业物联网应用覆盖面,大力提升农业园区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品牌强农战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增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加快培养一批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职业经纪人队伍。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建筑、田园生活、田园风光,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强化村庄规划管控,进一步规范农村建设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村庄风貌。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0%。加快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深化乡村治理,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深化“三变”改革。加快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深化“三权分置”,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优化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构建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实施“三变”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行动,全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运作规范、善于经营、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强龙头企业、优秀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进一步健全“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落实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环节和份额,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鼓励引导能人回乡、企业下乡、科技强乡、人才兴乡,推动更多城市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持续打造“三变”改革升级版,深化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三变”改革成为我市农村改革的重要品牌和独特标识。

(三)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和消费。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完成“六网会战”投资300亿元以上,分别完成工业、农业、服务业投资350亿元、50亿元和150亿元。大力推进盘州至兴义高铁建设,建成赫章至六盘水高速公路,加快建设纳雍至晴隆、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境内段,力争开工安顺至盘州高速公路。加快锅圈洞、朱昌河、出水洞中型水库建设,力争开工英武大型水库和2座中型水库,建设一批引水提水和输配水网工程。启动盘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红香一回线路扩容改造。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新建5G基站1600个以上,加快5G商用和示范应用场景建设。

聚力推进旅游产业大提质,积极构建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实现“三增一降”目标,提升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和贡献度。适应旅游市场结构的变化,针对国际游“回流”、国内游“下沉”的趋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施景区扩容提质工程,通过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引进优强企业参与景区经营管理,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大力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适应旅游产品需求的变化,以丰富业态为重点,大力开发山地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启动梅花山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动妥乐古银杏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新增国家4A级景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以上。适应旅游体验需求的变化,以融合发展为途径,大力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延长旅游产业链,通过文旅融合实现文化留心、农旅融合实现乡愁留心、工旅融合实现情怀留心、康旅融合实现健康留心、体旅融合实现运动留心。适应旅游出行方式的变化,围绕构建“快进慢游”新格局,大力发展自驾游、旅游汽车和房车租赁等业务,积极发展房车改装产业,切实提高游客出行的自由度、舒适度和安全度。

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大行动,扩大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大力发展步行街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会展经济,继续举办农产品、汽车等促销活动,释放乡镇消费潜力,培育消费新业态,激发市场新需求。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大提升,进一步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围绕做强支撑,加快建设乌蒙大道、钢城大道,有序推进麒麟北路建设,力争建成凤凰路东段,完成城市地下管网改造457公里,有序推进六盘水高铁站片区规划建设,深入推进钟山、水城、红桥协同发展,统筹三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和产业布局,推动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共同支撑市中心城区提升辐射带动力。支持水城进一步找准定位,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打造美丽东城区;指导和推进六枝、盘州县城高质量建设发展。围绕提升品质,推进具备条件的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建设集中供热设施,加快打造南方地区集中供热试点城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注重统筹共性、兼顾个性,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骨架”、公共服务作为“血肉”、城市文化作为“灵魂”,完善“建管运”一体化机制,打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共同家园。建成钟山区建设路文明巷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工程。全面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以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加大城市综合环境整治。推进物业行业示范小区建设。围绕聚集人口,落实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政策,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同等待遇政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5768套,加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城市新市民和年轻人住房问题。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严字当头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切实抓好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省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提升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5%。总结推广蓝天保卫战经验做法,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河长制,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成盘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提升生态建设质量。以第四次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监测、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为抓手,巩固拓展生态建设成果,完成营造林5万亩、石漠化治理5万亩;全面实行林长制,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着力提升森林质量,森林覆盖率保持62%以上。高质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启动野生动植物调查,积极申报野钟黑叶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快绿色转型。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创建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加快“四型十五种”产业发展。倡导绿色出行,鼓励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

(六)加大改革开放创新力度。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发挥好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刚性。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三减一降”和“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事项落实,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市级“一窗”受理事项占比达到90%。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积极争取开展“标准地”、混合用地改革试点。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一园一策”编制园区供水方案,降低企业用电、用水成本。分门别类、稳步推进国企三年改革工作,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用好数博会、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重大开放平台,更好发挥妥乐论坛作用,把工业产品产销对接会打造成为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大力推动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出口世界。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民营经济占比达到60.5%。强化产业大招商,推行“链长制”“专班制”招商,加大“四+”“五区”和央企招商力度,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520亿元左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六盘水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深入开展“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行动,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交流合作,力争在铝、锰、玄武岩等资源精深加工和煤机生产、智能采掘等领域取得突破。促进“产学研用”融合,申报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家,用好六盘水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千方百计引进、留住和用好人才。

(七)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强化底线思维,统筹抓好维护安全稳定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效。常态化加强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实“四方”责任,落实“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人物同防、闭环管理”的防控策略,筑牢“查、防、备、治、稳”综合防控体系,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坚决守住疫情不反弹底线。实施更加严格的政府债务管理措施,坚决遏制增量,多渠道化解存量,有效防范债务违约风险。加强金融风险隐患排查,重拳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和逃废债行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统筹抓好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非煤矿山、危化物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坚持“防、避、治”并举,压实防灾责任,强化源头管控,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常态化开展群防群治和自动化监测预警。大力实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十百千”工程,着力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巩固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治理机制落实,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适应人民群众需求新变化,围绕民之所需、民之所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民工返岗联动机制,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强校计划,积极申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试点县。启动实施高中教育三年提质工程,加快普通高中示范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紧密衔接,创建省级示范中职学校1所以上。推进六盘水师范学院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相关项目落地,加快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和省级高水平公共实训平台、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发展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推进健康六盘水建设。实施“三甲”创建提升工程,积极创建国家“三级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支持,启动建设省级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六枝、水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乡村、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监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改善城市困难职工、低收入群体等困难群众生活,加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残疾人关爱服务。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猪肉、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盘县会议会址保护展示工程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创作一批文艺作品、举办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倡导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继续办好凉都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冬季冰雪运动旅游季等系列活动赛事,积极筹备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和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加强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事业发展。

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新实施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集中供热。(2)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10所。(3)改造升级5个养老机构,设置护理型养老床位1000张。(4)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设置3350个公益岗位解决困难人员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5)选派130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实施2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6)六盘水市中医院、六枝特区中医院、盘州市中医院、盘州市人民医院二期建成投用,建成六盘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六盘水市肿瘤医院),加快建设盘州市医学中心、水城区儿童医院、钟山区人民医院二期。(7)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4万户,完善157个小区特殊群体无障碍设施;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3000个。(8)建设城市主题书房1个,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综合文化中心标准化示范点10个,改造提升旅游高标准示范厕所10个。(9)建成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200公里。(10)新建、改造农村电网中低压线路671千米,新建配电变压器226台、新增容量3.5万千伏安。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使命,我们要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

(一)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上勇于担当,以高质量发展实效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坚决做到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好行政复议、政务公开等工作,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推动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引导带动全民守法。

(三)更加注重市场导向。提高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主动适应市场规则,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谋划工作、破解难题,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让市场更加有效、政府更加有为。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履行依法作出的承诺。

(四)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各环节各方面有效衔接、紧密协同、相互促进。树立系统观念,注重各项工作、各种要素的关联性,善于弹“钢琴”、转“盘子”,在统筹兼顾中实现协同发展,避免只抓一样、不及其余,避免顾此失彼、进退失据。在总揽全局、兼顾全面的前提下,突出抓好“牛鼻子”和关键点,以重点环节的攻坚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整体提升。

(五)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始终怀抱对党的赤胆忠心、为民的赤子之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检验的业绩。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使各项决策部署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愿望。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不惧辛劳、担当实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坚决反对虚报浮夸和弄虚作假,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过“紧日子”“苦日子”,坚决反对铺张浪费,集中财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坚决打掉权力寻租空间、铲除腐败滋生土壤。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保持干事创业的底线操守,做到奉公守节、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激励评价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踏上了新时代六盘水新的长征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2021贵州省直遴选考点·两会】谌贻琴人民日报发声: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2021贵州公务员遴选考点】孙志刚在贵州省2020年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1新疆区直遴选考点】陈全国人民日报发文: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下一篇: 【2021贵州六盘水市直遴选考点】张定超在六盘水走进中山市旅游推介会上的推介词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