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2022四川泸州遴选重磅考点】2022年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余先河)!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22-04-22 阅读: 1516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
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审议,是一个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各地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重要复习资料。公选王遴选网提示您,2022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是2022泸州市直遴选考试重点,需认真学习。

宣传图2.png

公选王提醒大家,往年的真题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哦>>> 【2022年四川省遴选面试复习备考资料】历年四川遴选面试真题、参考题及真题解析汇总(2011-2021)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5日在泸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余先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u  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经济总体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施市重点项目294个,完成年度投资945.7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18.8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6.1亿元、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3亿元、增长1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2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6元、20008元,分别增长8.7%、10.9%。

二是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列入首批川渝毗邻地区共建功能平台,总体方案获四川、重庆两省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叙大铁路通车运营,渝昆高铁泸州段加快建设,蓉遵高铁泸州段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叙威高速建成通车,泸永高速、古金高速加快建设。泸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2万标箱、增长11%,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5.6万标箱、增长11%。云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万人次,迈入全国民航中型机场行列。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新形成制度创新成果50项。综合保税区运行良好,带动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9.5亿元、增长44.3%。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投用,完成跨境电商交易额7亿元、增长191%。泸州口岸进口粮食77.1万吨、增长81.3%。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完成复评。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第九届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西博会泸州投资推介会等活动,全年新签约市外国内项目90个、到位资金6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5亿元。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实施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制,组建驻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和招商专员队伍,全力以赴“大招商、优服务、促发展”。恒力(泸州)产业园纺织项目、鑫阳钢铁重组整合和升级技改建成投产,中国电子(泸州)产业园、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郎酒酿酒工程技改、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市产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约3700亿元、增长7.2%左右。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突破6100亿元、增长11.8%,存贷比达78.3%。泸州电商快递分拨中心(一期)建成投用,获评全国中餐特色美食地标城市,创成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江阳区创成天府旅游名县,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3个,获批国家林业产业化示范园区2个,粮食产量235.6万吨,生猪出栏399.9万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7%。粮食生产工作受农业农村部表彰。

四是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编制,“三区三线”划定试点科学开展。城北高铁枢纽站配套市政道路工程(一期)、蜀泸立交、长江二桥西连接线等竣工通车。渔子溪公园、龙涧溪公园建成开放。泸州东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用。完成北郊二水厂、沱江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城北、城西垃圾压缩中转站投入试运行,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扩能工程加快推进,35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助力西南医科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创成全国首批“千兆城市”,跻身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五是改革创新迈出坚实步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0证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全市126个乡镇(街道)实现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96.5万户、完成率98.3%。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3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470亿元、增长24%左右。新增市场主体6.2万户、累计超过35万户。国家白酒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四川)落户泸州,西南医科大学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等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六是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845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完成排查溯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地表水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2.3%,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赤水河流域(四川)小水电清理整改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通过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泸州“绿芽积分”获全国表彰,江阳区、龙马潭区、古蔺县创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泸县列入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七是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7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18万人、登记失业率2.6%,泸县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新建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12所。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完成整体搬迁,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龙马高中正式招生。西南医科大学建校70周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成功举行。市中医医院城南院区投入试运营,川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应急保障中心项目有序推进。全民预防保健免费体检158.2万人次,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优秀地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50个。建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9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6个。开展普惠托育试点,新增托育服务机构20家。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3.1万余户、农村公路549公里,江阳区获评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食品安全、文旅广电工作获评全国先进。成功举办泸州市第八届运动会、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

八是安全发展底线更加牢固。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妥善处置“7·24”省外输入疫情,接种疫苗累计超过800万剂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平安泸州建设取得新成效,纳溪区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完成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扎实抓好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有序开展。全面实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双下降”,泸州应急获全国表彰。成功应对“9·16”泸县地震,酒城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彰显。

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安全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消防、人防工作切实加强,统计、档案、保密、密码、气象、地方志、社会科学工作顺利推进,援藏援彝、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龄、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慈善等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奋斗目标胜利实现。过去五年,是泸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五年,是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五年,也是决战决胜、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地震洪灾等多重挑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奋斗中实现跨越,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累计实施市重点项目2600个、完成投资627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5%,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4.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连续5年居全省第6位,年均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连续5年居全省前3位,年均增长6.9%。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我们始终坚持集聚集群发展,在转型中接续动能,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三次产业结构由12.1:52.0:35.9调整优化为11.0:49.3:39.7。农业“八大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新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65个。泸州荣获“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称号,白酒产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现代医药、纺织新材料、绿色建材等产业加快培育。新增金融机构14家、大型商业综合体4个,获评全省会展创新引领区,打造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级服务业强县,创成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我们始终坚持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在互惠中内拓外联,发展空间不断拓展。7个国家级开放平台落户泸州,成功招引恒力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华为公司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泸州港稳居全省水运首港,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省60%,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实现524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379公里增加到533公里。云龙机场通航城市达47个,泸州成为全省第三大空港城市,创成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与德国黑尔讷市缔结为正式国际友城,与英国诺丁汉市、爱尔兰塔拉莫尔市缔结为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开放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大。

——我们始终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在融合中提升品质,城乡面貌明显改善。高质量完成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新增城市道路200公里,新建渡改桥33座,新(改)建一二级污水处理管网1104公里,新增城市公园9个,建成海绵城市41.05平方公里。实施棚户区改造2.9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37万户。新建城乡公厕1144座,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9.67万户,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大力实施“小县优城”行动,13个镇列入全国重点镇,建成“美丽泸州·宜居乡村” 420个。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顺利通过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和第七次、第八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在变革中优化环境,发展活力持续释放。63项重点领域改革列入国省试点,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连续3年获国务院办公厅激励表扬,泸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为土地管理法修订提供了实践经验,合江县入选全省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实施,泸天化集团实现改革脱困,古叙煤田司法重整成功。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有力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高新技术企业由49家增加到157家,建成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59个,江阳区列入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在发展中坚守底线,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全市3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2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工作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长江出川水质、赤水河入长江水质稳定保持II类标准,沱江干流入长江水质稳定保持III类标准,空气、土壤环境质量优化改善,森林覆盖率达51%,老鹰坵等一批生态“痛点”变成治理“亮点”,创成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全面完成、禁捕有序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应对超20年一遇的“8·19”长江洪峰过境等重大自然灾害。金融生态环境社会评价连续5年居全省前3位。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民,在实干中践行初心使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持久战,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民预防保健深入开展,新增三级医疗卫生机构11家,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保持98%以上,列入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市,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4.62万人,连续3年获评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新改建公办幼儿园157所、中小学校643所、高中阶段学校10所,新增高职院校2所,学前教育“80、50”目标如期实现,泸州市整体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四川警察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第八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平安泸州建设提质增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石榴籽”调解模式、“纳爱”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获全国表彰,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笃行中砥砺品格,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法定时限办复率100%。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十二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纵深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拼搏奋斗的结果,是中省驻泸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泸州改革发展的同志们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驻泸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够大,三产融合程度不深,产业链供应链不完整,经济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不够优,服务聚合能力不够强,科技创新水平不够高,城市能级仍需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领域存在短板,社会治理效能还不够高,民生福祉仍需进一步改善;个别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执行效率不高,政府系统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严的作风,切实加以解决。

u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

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泸州的关键五年。中国共产党泸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吹响了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的前进号角,制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行动纲领,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壮志豪情。我们要坚定信念、抢抓机遇,务实求实、接续奋斗,不断开创新局面、厚植新优势、夺取新胜利。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现实机遇,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思路,紧扣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强力推动“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高品质生活“八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泸州。

今后五年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建设创新引领经济繁荣的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教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全力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力争达到4500亿元,全力建成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的全省经济副中心。

——建设体翼联动高效融合的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坚持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着力构建产业协作、创新协同、载体共建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加快形成以“一体”服务“两翼”、“两翼”助力“一体”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全面夯实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各具特色的功能支撑。

——建设开放进取活力迸发的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枢纽功能不断完善,互联互通、通江达海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建成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开放平台优势充分发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新高地。

——建设服务优质生活幸福的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文体事业、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复合多元、特色鲜明的消费场景加快构建,全力建成独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强市、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区域优质服务共享地。

——建设天蓝水碧环境优美的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坚持“双碳”引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全力建成长江上游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建设文明和谐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力建成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永不懈怠的赶考心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推动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新担当,在实现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上迈出新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泸州作出积极贡献!

u  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聚焦“区域联动、项目攻坚”工作主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合理增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成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的全省经济副中心,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一、在提升城市能级上狠下功夫,加快推动“一体两翼”特色发展取得实效

推进“一体”提质发展。聚焦内涵式、集约型高质量发展,统筹构建“1+2+N+X”规划体系,完善财税、土地、投融资等要素保障机制,加快“六中心四圈三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发展协作共兴、公共服务互惠共享,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业高地、区域先进制造业高地、区域都市现代农业高地。加快二环路、长江二桥、长江六桥、河东长江大桥建设,开工建设长江五桥,推进龙透关大桥、新路口长江大桥前期工作,进一步畅通城市发展“动脉”,推动城市组团之间快速转换。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扎实开展城市体检,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31个。加快“全域公园体系+三级绿道+公园社区”建设,竣工投用茜草滨江路,建成海绵城市6平方公里。在酒谷湖、学士山、渔子溪等地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集聚区。支持江阳区争创全国百强区,提升龙马潭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能级,推进纳溪区建设现代生态新城。

推进“东翼”突破发展。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不断完善以渝昆高铁泸州东站为中心的交通体系、产业布局和配套服务,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全面落实《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加快泸州高铁新城组团等核心区规划建设,联动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共同推动绿色(津合)产业城、白酒(津泸合)生态酿造区、西部(永泸)工匠城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特色酒庄、特色农业和文旅资源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巴蜀鱼米之乡核心区。建成G246线泸县立石至泸州段,全力推进白沙长江大桥、榕山长江大桥建设,启动建设泸东大道,促进区域快速通道、绿色廊道互联畅通。有序推进“9·16”泸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升灾区长远发展能力。支持泸县争创全国百强县,推动合江县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取得新突破。

推进“南翼”特色发展。坚持以特色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红色+”特色发展,巩固提升优质酱酒产能,加快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换,做优精品甜橙、乌蒙林海、生态农产品、道地中药材、绿色建材等产业,着力打造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以优质酱酒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发展带、以山地避暑康养为重点的生态价值实现旅居带。加快建设古金高速,推进泸古高速、古仁高速加快实施,推进渝叙筠高速、永宁水库、观口水库和茅溪110千伏、兴隆11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优化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段)建设,规划建设太平二郎、石厢子核心展示园,启动古蔺太平至叙永县城、古蔺金兰至叙永分水两条红色旅游公路和G76厦蓉高速摩尼互通前期工作。支持古蔺县、叙永县争创全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支持古蔺县建成西部百强县、叙永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结合“一体两翼”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现状,精准对接国省重大战略、规划布局、资金投向,围绕“两新一重”、减污降碳、新技术新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大项目储备论证,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发挥项目支撑作用。坚持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用好项目投资“红黑榜”工作机制,围绕“一体两翼”主题分季度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突出抓好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巩固“四个一批”接续滚动的良好态势。统筹考虑用地、能耗、环保、资金等需求,强化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二、在优势优先特色发展上狠下功夫,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强化工业高质量发展支撑。聚焦最具特色的产业和最具活力的企业,深入实施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制,着力延链、强链、补链。坚持龙头带动,支持泸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团做优做强做大,带动一批“小巨人”企业集聚发展。开工建设酒业园区工业拓展区白酒(食品)固态酿造生态产业园,加快泸州老窖智能化包装中心技改、郎酒吴家沟生态酿酒等项目建设,支持四川省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力争白酒产业营业收入、税收增长10%以上,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争取国际蒸馏酒品牌中心落户泸州。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能源化工、纺织新材料和绿色建材产业,加快中国电子(泸州)产业园、豪能汽车差速器总成生产基地、恒力(泸州)功能性纤维新材料、叙永县绿色新型材料环保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和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加快建设国家级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区。推动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步长生物、科瑞德等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医药原料药生态链。启动四川(泸州)建筑业总部基地(二期)建设,依托总部基地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加快打造建筑业强市。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和“中小企业育苗壮干”培育计划,支持纳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15家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培育单项冠军、“贡嘎培优”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50家以上。推动园区整合提升,加快省级化工园区认定步伐,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支持泸州国家高新区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酒业园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园区营业收入力争突破4000亿元。

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抓手,推进布局优化、业态创新、质效提升,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消费体验目的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发展债券、基金、股权融资,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加快西南商贸物流园、石龙岩商贸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巩固提升“春酒秋商冬农博”三大展会品牌,精心办好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完善社区商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生活服务配套,加强“泸菜泸味”品牌营销推广,持续推进罗汉林乡村振兴产业融合、龙挂山生态旅游扶贫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支持纳溪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古蔺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新型消费向特色化和多元化发展,加快核心商圈提档升级,启动酒博会配套设施改造、郎嘉陶艺等项目建设,支持泸州老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塑造独具酒城特色消费场景。

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加快泸州新经济产业园、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聚力完善信创及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新型数字服务等数字经济产业链,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区。推动数字经济和优势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数字白酒、数字物流、数字健康等新型业态,持续推动传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积极推广白酒行业节点,建成道路运输节点。建成魔镜慧眼基地、西南容灾备份中心,开工建设农信黄舣数据中心,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水平。加快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构建“城市大脑”,倾力打造“信创产业要塞、数字创新名城”。

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狠下功夫,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持续开展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百企联百村”等活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依法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和运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更好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宜机化、科研化和融合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田长制”,加快优质糯红高粱产业基地建设,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8.8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30万吨以上。加快温氏、巨星等龙头企业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建设,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年出栏生猪375万头以上。做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壮大晚熟龙眼荔枝、特早茶、林竹等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积极培育泸字号“酒城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农业有序向科技农业、景观农业和体验农业转型。支持江阳区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2万户,确保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7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7%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坚持“多规合一”,编制完成三分之二的镇村两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率先启动合江县、古蔺县全域片区规划编制。坚持“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结合片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引导特色产业连片集聚发展,建强县域经济发展支点。推动片区内教育、医疗、养老和应急救援力量等公共资源精准投放,引导市场要素合理分布、有序流动,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3个,培育一批区域中心镇。

四、在扩大开放合作上狠下功夫,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新高地

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进一步拓展升级“铁、公、水、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渝昆高铁泸州段、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和叙毕铁路建设,做好蓉遵高铁泸州段、古蔺大村至遵义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十字型”高铁骨架、西部陆海最便捷的新通道。建成泸永高速、G546线纳溪至川黔界段,加快推进G353线泸州主城区至江阳区江北段等项目建设,进一步织密公路网络。协同推进长江航道川渝段整治,加快沱江生态航道整治前期工作,打造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泸州港系列作业区。高质量推进云龙机场运营发展,进一步扩大国内通航城市数量。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港”融合发展,积极申报交通强市试点,加快创建全国绿色出行城市、全省首批绿水绿航示范城市,创成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持续深化自贸区改革创新,聚焦投资融资、税务服务、口岸通关等领域,新形成制度创新成果50项。推动综保区高质量运营,加快推进中信建设150万吨进口粮食深加工、新康意5万吨预涂膜和基材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提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业态”发展水平。加快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招引培育一批具有品牌知名度的平台企业,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口岸功能平台联动发展,优化特殊商品进境口岸功能,力争进出口粮食突破100万吨。

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1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引进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区域总部项目。充分发挥驻外招商专员作用,依托中电子、恒力、华为、豪能等“链主”企业,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等重点地区,大力开展强链延链补链招商,不断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举办首届泸商大会,进一步坚定企业家在泸发展信心,引导广大泸商推介泸州、宣传泸州,吸引更多优秀企业投资泸州、建设泸州。全年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40个,到位市外国内资金645亿元以上,稳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争创全省开放发展示范市。

五、在深化改革创新上狠下功夫,加快释放发展动力活力

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深入实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动,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大会,支持泸县、龙马潭区争创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创新资源,深化校市院企科技合作,依托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互动循环,提高科技转化利用能力和成效。做实做优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泸州分中心,新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20亿元。加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积极申报设立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泸州分中心,支持泸州国家高新区争创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着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等资源市场化、集约化利用水平。全面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加快建成税费服务支持中心。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大力推动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金融等特色金融改革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深化市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重组整合,引导国有企业突出主业、整合资源、科学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着力提升供给质量水平。积极承接落实省级调整实施行政职权事项,优化服务流程,依法规范行权,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着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探索川渝商事登记异地同标,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整合优化共享数据资源,构建“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政务数据体系。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大力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持续推进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见面”招投标,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巩固提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推进公平竞争政策落实,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优化重商、安商、稳商发展环境,强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争创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六、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狠下功夫,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扎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和“五烧”管控,加强臭氧污染治理,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推进大陆溪河水质提升、古蔺河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开发,守护一江清水出川。加快污水、垃圾、污泥、固废等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面源等污染源头防控,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争创全国“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全力推进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和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刚性底线。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修复。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持续推进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矿山修复35个、恢复治理面积26.3公顷,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0平方公里。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分类处置。大力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利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推进赤水河流域(四川)小水电清理整改。巩固提升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成果。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坚持一手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清洁能源产业,着力推动特色优势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实施林竹经营碳汇项目,努力争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试点市。推动园区检验检测、研发创新、排污供能等公共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园区循环化发展,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工厂,提升全国重要绿色化工基地建设水平。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行动,鼓励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推广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实好能耗双控措施,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加强绿色发展理念宣传,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七、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上狠下功夫,加快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

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承办好四川省第八届农民工技能大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参保覆盖范围,强化社保、医保基本保障功能,实施普惠性健康保险。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改革试点,深入开展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推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5家;深入推进0—3岁婴幼儿普惠托育试点,加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化适小化改造,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租赁试点,做好既有住宅电梯增设。牢牢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全面提质,坚持“一就近、四集中”优化调整学校布局,新(改扩)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14所,新增学位1.1万个。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启动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高考综合改革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支持西南医科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四川警察学院创建全国重点公安院校,支持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支持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申办职业本科大学,推动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等开展全省中职教育“三名工程”建设。

深入推进健康泸州建设。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进川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应急保障中心项目建设,打造1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力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院竣工投用,支持西南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疗机构参与建设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全国“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探索开展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预防、宫颈癌三级综合防治、安宁疗护服务试点。深入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积极争创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实施文化涵养工程,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强基提质,彰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化体教融合,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开展“非遗”资源调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打造“长江诗歌带”等文艺品牌。

八、在防风险保稳定上狠下功夫,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泸州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加强疫情监测,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风险防控,织密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络。继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适宜人群接种查漏补缺和加强免疫接种。健全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物资储备和应急培训演练,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深化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坚持防灾减灾并重,健全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灾害防治体系,持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地灾防治、森林防灭火、城镇燃气安全等工作,全力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着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深入推进乡镇治理现代化,强化源头治理和网格化管理服务,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参与城乡基层治理新模式,加快构建多元共治、齐抓共管治理新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好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电诈、网络黑灰产、欺诈骗保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市。

积极做好双拥创建和退役军人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发展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慈善、老龄事业,切实做好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保密、密码、统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u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把绝对忠诚作为根本要求。始终将党的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自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重要遵循。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坚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规范“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司法和社会舆论监督,切实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持把担当实干作为工作准则。加强政府系统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强化精心服务、精细管理、精准督导,持续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只争朝夕、夙夜在公,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政府“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底线。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努力让财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加强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政府工程建设等领域和环节监管,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树牢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加快建成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的全省经济副中心,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四川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2022四川公务员遴选重要文件学习】四川省一号文件全文来了!

【2022四川公务员遴选重磅考点】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黄强)!

本文地址:http://lx.gongxuanwang.com/kdjj/lxsskd.html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2022四川绵阳遴选重磅考点】2022年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李云)!

下一篇: 【2022年河南公务员遴选资料】楼阳生任河南省委书记以来的讲话汇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