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跨越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舟山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何中伟
(2022年2月22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舟山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舟山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市奋进新征程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实干争先、跨越发展,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取得重大发展成就
过去五年,是舟山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等严重冲击,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迎难而上、奋发作为,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交出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分答卷。
五年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GDP迈上1700亿元新台阶、年均增长8.9%,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1%,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人均GDP突破14万元,位列全国第16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88亿元,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级市之一。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调整,绿色石化产业规模超千亿,波音完工和交付中心顺利建成,临港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全球最大极地LNG平台、全国首座浮式风电平台、全国最大吨位无人艇等在舟山诞生,4家船企入围全球修船企业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4.1%提升至70.6%。渔农业稳步发展,远洋渔业产量占全国22%。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双招双引成效明显,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6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超2600亿元;引育“高精尖”人才314人,引进高校毕业生5.6万人。海洋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启动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港、东海实验室,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长0.74个百分点,新建重大海洋创新平台41个,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总量倍增,低轨卫星通信芯片、大型潮流能发电装备、海上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小黄鱼人工繁育、江海直达船型研发等科技成果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经过五年奋斗,我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更加厚实。
五年勇开新局、深耕厚植,改革开放成果丰硕。舟山群岛新区、自贸试验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进出口总额实现三年翻番,出口占全国比重升至3.56‰,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4.8%。走出“无中生油”特色路径,30项首创制度全国推广,落户油气企业9300余家、集聚度为全国之最,舟山港区成为全球第六、全国第一大加油港。大宗商品储运地位突显,石油储备能力占全国20%,铁矿石进口占长江经济带45%,LNG接收能力占全省50%以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运力规模增至833万载重吨,江海联运量达到2.8亿吨、占长江干线总量的20%。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沪舟甬跨海通道列入国家规划。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结对帮扶市县提前实现脱贫摘帽。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国际船油加注智能监管服务等一批特色应用,建成全国首个船舶无纸化通关口岸,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获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经过五年奋斗,新区、自贸区从蓝图变成实景,我市改革发展的纵深空间大为拓展。
五年大力整治、精细提升,花园城市初展英姿。统筹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2.2%。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五年综合交通大会战完成建设投资480亿元,建成6座跨海公路大桥,形成全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普陀山机场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大陆引水三期主要节点工程基本建成。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有机更新,改造城中村53个、老旧小区住宅2351幢,惠及居民8.5万户,“七个一”工程建设取得实效,城市道路全域提升,绿化美化亮化同步推进,“三湾两岸”滨海城市带美丽绽放。开展百余项城乡环境整治行动,出台5部城市管理法规、80余项长效管理制度,率先建成垃圾无填埋城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推动乡村振兴,建成省级美丽(示范)乡镇27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79个,率先实现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全覆盖。铁腕治水治污,出台我国首部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创建品质河道100条、污水零直排区24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PM2.5平均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省第二。经过五年奋斗,我们的城市更宜居、乡村更美丽、生态更和谐,逐渐展现“海上花园”的现实图景。
五年倾心投入、共护安澜,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逐年提高,高质量完成百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全面达标。共同富裕扎实开局,累计新增就业15.24万人,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61:1,是全国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之一。开展社保服务城乡一体化国家试点,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教育现代化发展、名校集团化办学、市区普通高中一体招生、学前教育“服务区”取得实效。蝉联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建成县域医共体。出台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0.51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渔农村文化礼堂291家,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全覆盖。公共文化设施人均指数居全省前列,文体赛事蓬勃开展。法治舟山、平安舟山建设纵深推进,跻身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投诉类信访量连续五年下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显著,有力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正面登陆台风的严峻挑战,金融风险基本出清,蝉联全国平安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为全国最安全城市之一。档案、史志、气象、红十字、慈善、助残、关心下一代等事业长足发展。经过五年奋斗,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可期。
五年驰而不息、管党治党,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七张问题清单”作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突破性抓手,坚决抓好中央巡视、中央环保督察、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宣传文化活动,奏响了时代主旋律。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圆满完成党政机构改革和县、乡、村社换届。坚持大抓基层,完成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实现小区党建全覆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稳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四责协同”市域探索,重拳出击惩腐肃贪,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提前实现七届市委巡察全覆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显著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不断进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充分发挥,委员会客厅、“请你来协商”等品牌持续擦亮。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机关在践行法治、除险保安、护航发展中发挥突出作用。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共富有我”彰显统战作为,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增强,决策咨询和老干部工作扎实推进,党管武装和退役军人工作迈上新台阶,第八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经过五年奋斗,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组织更加有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五年奋斗历程极为不易,有许多精彩瞬间值得铭记。特别令人振奋的是,面对赶超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保持定力、聚力发展,建成世界级连岛大桥、世界级石化基地,经济增速逆势上扬,城市面貌精彩蝶变,承载舟山发展希望的甬舟铁路和甬舟高速复线开工建设,舟岱大桥建成通车,舟山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春山在望、未来可期。特别令人自豪的是,面对不进则退的竞争态势,我们奋力拼争、锐意进取,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了石化基地5年建成、波音项目19个月竣工、16年蝉联平安市等一系列舟山速度、舟山效率,形成了一批改革经验,新增了一批“国字号”名片,舟山奋进争先的步伐坚定有力、勇立潮头的雄心从未改变。特别令人难忘的是,面对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中,顶住全国六分之一国际船员在舟山换班的巨大压力,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陆上”零反弹、“海上”零扩散,交出了一份饱含艰辛的答卷。在防汛防台抢险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筑起红色战斗堡垒。在创城夺牌过程中,志愿红、环卫黄、城管蓝、交警绿和基层“大脚板”组成最靓丽的文明风景线。这些团结奋斗历程,让我们提振了精气神、锤炼了硬作风、凝聚了正能量。
同志们!五年来的每一组数据、每一个成果、每一项荣誉,丈量着舟山发展的赶超之路,记载着舟山事业的艰辛历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接续奋斗的结果,离不开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海内外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努力,离不开离退休老同志和驻舟各单位、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舟山七届市委,向所有为舟山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拼搏赶超,启示尤为深刻。我们深深感到:这些年,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只有始终把准把稳奋斗前行的正确方向,才能不惧风浪、行稳致远。这些年,我们经过不懈努力,自贸区获批落地,石化基地横空出世,油气全产业链从无到有,综合交通酝酿巨变,这一系列大事要事,既是扎实干出来的,也是主动谋出来的。只有善于谋大势、抓大事、抢先机,才能把握新风口、厚植新优势。这些年,我们下大力气办好富民、惠民、安民实事,在全社会形成了同心同德、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只有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头,一心为民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些年,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舟山是一座有梦想、有激情、能出彩的城市,舟山干部是一支敢担当、善作为、敢于胜利的队伍。只有保持“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危机感紧迫感,不甘落后、拉高标杆、实干争先,才能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创造新的奇迹。
二、领悟关怀,勇担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重大使命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我市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跨越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看重舟山的战略地位,对舟山发展寄予厚望,指示我们“舟山重点是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经济强省,舟山要打头阵”,强调“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势在必行”。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舟山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勇担使命、感恩奋进,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舟山发展的优势在海洋、希望在海洋、潜力在海洋,在变革创新的潮流之下,新一轮发展的“时与势”利于舟山。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重大战略在舟山叠加交汇,为我们发挥海洋资源禀赋优势、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随着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复线加快建设,舟山联接海陆、贯通东部、辐射长江、面向世界的区位优势更加突显,为我们更好融入双循环、更加有效集聚优质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聚焦海洋、深耕海洋,牢牢把握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我们在看到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外部发展环境复杂严峻,城市竞争日趋激烈;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海岛地区资源共享性差,基础设施短板仍制约发展;城市功能品质还需提升,人口人才集聚能力偏弱,人口老龄化、偏远海岛空心化等问题突出;城乡建设、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还需巩固。我市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最吃劲的紧要关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不因存在发展差距而妄自菲薄,也不因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拿出再出发、从头越的壮志豪情,知重负重、砥砺奋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综合以上考虑,市委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确立这一奋斗目标,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政治担当,也是放大海洋优势、锻造发展长板的必然选择;既是海洋强国战略的明确部署,也是我市系列国家战略的综合集成;既是建设“四个舟山”的迭代演进,也是迈向海洋特色现代化、走好海岛共富路的更高追求。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舟山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共同富裕示范,突出国家战略引领、海洋经济强市,用心用情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实干争先、跨越发展,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我们所建设的现代海洋城市,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海上开放门户,是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海洋战略重地,是山海共美的海上花园城市,是共同富裕的海岛样板,是独树一帜的海洋文化承载地,是绿色低碳的海洋生态示范区。到2026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全面巩固,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努力实现“六个提升”:一是战略地位提升。新区、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争先进位,“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成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二是经济能级提升。全市GDP达到2700亿元,人均GDP跻身全国十强,海洋经济占比达到75%。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三是基础设施提升。五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00亿元以上,实现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四是创新能力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五年研发投入总量、高新技术企业数双倍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3%。五是数智治理提升。城市感知、数据处理、数智应用能力全面增强,社会治理智慧精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六是共富共享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以内,低收入渔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以上。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实现,社会民生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建成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展望2035年,我们要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成为海洋强国重要战略支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走出一条舟山特色海岛共同富裕之路,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市上下要凝聚高度共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三、迈出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坚实步伐
今后五年,是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关键期。全市上下要锚定目标、抓住重点,全面推进海洋特色现代化建设,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
(一)突出战略引领,着力构筑现代海洋城市的海上枢纽地位。持续放大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金字招牌”效应,聚焦大宗商品领域发力。加快发展油气全产业链。推进“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加快建设油气储运基地、LNG登陆中心,到2026年原油储运能力超4000万立方米,LNG年总接收能力达到2000万吨。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基地,加快布局石化中下游产业链,加快建设金塘新材料产业园和鱼山战略新材料基地。推进区域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建设。做大做强船用燃料加注业务,到2026年加注量突破1000万吨、力争跃居全球前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建设。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全面提升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能力和贸易交易水平,加快建设舟山粮食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赋予自贸区新优势。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坚持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推动港产、港贸、港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补齐综合交通短板,基本建成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复线和六横公路大桥,谋划推进沪舟甬跨海通道建设,推动普陀山机场升级为浙东中型国际机场。实施新一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加快重点港区开发,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口岸扩大开放。到202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江海联运量达到3.6亿吨。
(二)突出向海图强,着力壮大现代海洋城市的支柱产业。坚定不移把海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培育百千亿级产业群,打造蓝色增长极。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聚力发展中高端船舶、能源装备、海工装备、先进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建设国内领先的船舶、海工、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航空产业园,发展配套制造业和特色航空服务业。推动塑机螺杆、汽配等传统优势产业做精做强。实施民参军企业倍增计划,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电子装备、海洋信息系统、海洋电子制造,创建国家级海洋电子产业基地。支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力争在研发应用领域取得明显突破。培育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围绕海洋经济新兴前沿领域,培育一批成长性产业。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做强国际海事服务产业,积极发展航运金融、航运经纪、船舶租赁、海事仲裁等增值服务,推进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海事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建设国家海洋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培育海洋设备检验检测、海洋探测、科学考察、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集成推广生态增养殖等新模式,加快布局智慧渔业、绿色渔业。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鼓励开展渔业国际合作,加快远洋渔业全链条产业化发展。大力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水平,发展海洋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千亿级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群。统筹全市海洋产业布局,支持高新区、功能区、开发区重点发展2~3个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平台对全市发展的支撑力。
(三)突出创新创业,着力激发现代海洋城市的活力源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海洋。推动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建设管用实用好用的重大应用,推动各领域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推进智慧海洋舟山试点建设,促进船舶电子、卫星通信导航、船联网等规模化应用,谋划建设海洋数据中心。推进数字自贸区建设。加快实现5G网络城乡全覆盖,增强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力。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大力实施“雄鹰”“雏鹰”“凤凰”行动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动优势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推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联动创新,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高水平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向优质双创主体集聚。完善创新创业平台。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港建设,加快建设新材料、海洋智能制造、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四大区域性科创高地。高水平建设东海实验室、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争取国家海洋科技重大专项落户。发挥高新区创新创业重要阵地作用,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挥大院大所高校双创源头作用,支持浙大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建设国内一流海洋类高校和高水平学科。汇聚创新创业人才。着力营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环境,大力引育“高精尖”人才、自贸紧缺人才、海洋工程师、外国专家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建立与海洋经济强市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海洋特色人才港,引进高校毕业生10万名以上。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科普宣传和创新文化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创新创业活力在舟山竞相迸发。
(四)突出动能转换,着力增强现代海洋城市的发展后劲。坚持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发力,激活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重点招引先进制造业和高成长性项目,力争五年引进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00个。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和推进力度,强化土地、资金、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交通投资力度,扩大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确保产业投资增速与GDP增速同步。提振市场消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拉长旅游消费链、价值链,培育消费新热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提速,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大智慧商圈、商业街改造建设力度,打造夜经济品牌,建设新消费中心。到202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700亿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自贸区带动作用,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新业态,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确保出口占全国比重稳步提升。推动外资外贸提质增效,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经贸交流合作,五年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甬舟一体化,与宁波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做好对口协作支援工作。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主动探索试验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政策措施,推进极简审批,实现准入即准营。加快推动数据上云、服务下沉,高水平实现掌上办、网上办、办事不出岛。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让企业轻装上阵、释放活力。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信用舟山建设,营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突出城乡融合,着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宜居宜业环境。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花园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市区一体、全域统筹,完善多规合一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推动主城区紧凑集约发展,展现“三湾两岸”滨海城市带新形象。支持定海建设古今交融的魅力港城,推动定海古城焕新蝶变。支持普陀建设品质海岛大花园,推动沈家门百年渔港再现辉煌。支持新城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提高人口、产业、要素集聚度。以“未来城市”理念推进小干岛商务区、白泉高铁新城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着力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规划布局更多现代化商业、生活、休闲设施,降低创业和生活成本,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求职、安家、立业的良好环境。加快城市更新,加大城中村、旧厂区、棚户区改造力度,有机植入重大城市功能和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形成优质宜居环境。优化路网结构和交通组织,建设舟山本岛环岛公路,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提升老旧路。完成城区防洪排涝系统升级,推进海塘安澜工程。支持建筑业加快发展,增加保障房、租赁住房供给。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城市设计,强化城市色彩、建筑立面引导管控,建成一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建好用好城市大脑,建设物联数联智联城市感知系统,形成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岱山立足产城互动、建设产业新城,支持嵊泗建设美丽美好离岛漫城,推动重点中心镇、特色小镇、小城市试点建设,有序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未来小岛示范点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公共配套向镇村、海岛延伸。建成大陆引水三期工程,推进域外优质水引水工程,实施分源供水、优水优用,力争实现与“浙江水网”并网。建成国能舟山三期等重大项目,增强电力保障能力。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道路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联动实施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行动。推动农业稳产提质,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建成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护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施一批改变乡村面貌的强村富民项目,建设一批海上共同富裕示范带、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区。深化“千万工程”,迭代农村“三大革命”,全面开展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一批享誉全国的美丽海岛。推进乡村集成改革,建设数字乡村,深化“两进两回”,以改革激活“希望的田野”。
(六)突出以文塑城,着力涵养现代海洋城市的人文底蕴。保护传承海洋城市文脉,培育海洋文化新标识,建设新时代海洋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舟山精神内涵,不断厚植城市精神品格。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高水平常态化全域创建,岱山、嵊泗创成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加快构建高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书香社会,让文化润泽心灵。深化文明实践,建设志愿者之城,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弘扬凡人善举,让美德照亮城市。建设海岛文旅休闲胜地。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深挖海岛旅游价值,全面建成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大海岛公园,建设若干文旅休闲主题岛,建成长三角最美海岛大花园。深度开发游艇邮轮、海岛度假、海洋运动、生态研学等优质旅游产品,建成新城湾文化长廊、定海东海云廊、朱家尖禅意小镇等特色景点和文创基地,扩大“海天佛国”“舟游列岛”“海上古城”等文旅品牌影响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诗画浙江·海上花园”海岛旅游目的地。提升城市文化传播力。以舟山元素为核心,推动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打造有影响力、感召力的城市文化名片。加强海韵文艺精品创作,讲好“舟山故事”。推进海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开展文化遗产传承与活化,争取更多成果入选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媒体传播矩阵,形成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体系,提升世界油商大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舟山马拉松等重大活动的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舟山。
(七)突出绿色发展,着力擦亮现代海洋城市的生态底色。深入推进美丽舟山建设,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构建“6+1”领域碳达峰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高质量的低碳工业体系,提高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深入实施能耗双控,大力发展蓝碳经济,加快建设六横清洁能源产业岛和岱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清洁能源绿色转换枢纽示范区。推进交通运输体系低碳转型和建筑全过程绿色化。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设一批低碳零碳镇街、村社和示范岛。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合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覆盖全域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未来发展留下弹性空间。以源头治理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成效,空气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实现固体废物全过程闭环管理,争创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全面实施海岛生态治理和综合修复,提高海岛森林城市品质,推进“蓝色海湾”工程,建设滨海生态廊道,加强增殖放流和鱼类栖息地建设与评价,保护生物多样性。织密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健全生态治理制度。建立海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绿色信用体系。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水平。加强区域间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八)突出共同富裕,着力提升现代海洋城市的幸福指数。积极探索海岛共同富裕新路子,绘就城乡共富、同舟共享的美好社会新图景。深入推进扩中提低改革。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完善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的财税政策,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建立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联动机制,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构建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缩小不同群体社保待遇差距,做好基本民生服务和兜底保障。扎实推进“同舟共享”行动。只要群众需要、党委政府必须干的民生实事项目,我们就想方设法上、争分夺秒干。推进“同舟优学”,实施“双减”赋能增效行动,有效减轻社会教育焦虑,加强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抓好名校集团化办学,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推进“同舟健康”,加快构建海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中医药强基计划,多渠道引进域外优质医疗资源。建设更加完备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率达到100%。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活力之城。推进“同舟颐养”,切实关爱老年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公益性经济型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58%以上,老年助餐服务实现社区全覆盖,特殊困难老人月探访率达到100%,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推进“同舟善育”,落实全面支持生育政策措施,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进“同舟众扶”,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大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抚恤优待等标准。开展高质量助残行动,实现救助联合体县(区)全覆盖。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加速弥合特殊群体数字鸿沟,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均衡精准。加快补齐偏远海岛、空心岛民生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幸福驿家”、网络医院、海岛支老、岛际出行、供水联网、快递上岛等惠民举措,共富路上不让一个海岛掉队。深化法治舟山、平安舟山建设。发挥立法引领推动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整体智治现代政府。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形成崇法向善的社会风尚。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构建高效善治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创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实现四治融合、基层善治。完善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保障区域财政金融平稳运行。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创建信访工作现代化示范县(区)。完善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抓好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全力遏重大、降较大,切实维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开创事业新局面,关键在党。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激情,为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机制,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舟山一贯到底、高效落地。抓深抓实“七张问题清单”,全面提高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水平。
(二)强化理论武装和精神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完善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巩固拓展历次集中教育成果,深化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主动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赓续“红色根脉”,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激发全市上下攻坚拼争的锐气、实干争先的劲头,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三)锻造实干担当的干部队伍。树立实干实绩实效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完善选人用人“一体系三机制”,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实施现代化建设新能力提升计划,精准培养一批专业型复合型干部,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持续激发创造性张力。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选好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形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梯队。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创新“链式闭环”综合考核机制,深化实施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松绑减负,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突出抓好偏远海岛渔农村党组织建设,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基层,让村社基层干部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加强机关、学校、国企、“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擦亮瀛洲红帆、自贸区党建、城市小区党建、产业链党建等特色品牌。构建党建统领基层整体智治实践机制,形成“党建+数字+治理”新模式。坚持抓党建促共富,深入实施“头雁领飞”计划,加强基层骨干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建设,让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
(五)巩固良好政治生态。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造清廉建设“海上清舟”新高地。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各级“一把手”的精准监督,提升数字监督治理效能,推动各项监督协调贯通。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标本兼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重点领域,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清风正气吹遍千岛大地。
同志们,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工作质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坚持党建带群建,更好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用心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全面落实党管武装要求,谱写新时代双拥新篇章。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汇聚起推动舟山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
同志们,东海奔腾不息,奋斗再启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实干争先、跨越发展,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浙江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2022浙江省直遴选考点·两会】袁家军人民日报发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022浙江公务员遴选重磅考点】《人民日报》刊文:切实把握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2浙江舟山市直遴选重要文件学习】中共舟山市委关于制定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