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价值实现
福建省南平市委书记 林瑞良
作为首批正式设立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地,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武夷山国家公园因其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人文生态价值,在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支撑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关于“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重要指示,武夷山国家公园更应先行先试,积极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打通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生态富民三个通道,为我国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而带动周边群众高品质生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引导树立绿色发展观。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价值实现,不仅需要推动绿色转型和绿色变革,还要最广泛地凝聚公众的生态保护共识。首先,坚持保护优先。广泛开展自然教育、科普教育和宣传引导,增强区内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渗透到每个家庭每个人,增强公众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归属感,让“保护第一、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国家公园理念深入人心。其次,培育绿色生活观。从武夷山地区历史传承的朴素生态文化中汲取营养,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生态智慧,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新风尚,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领域的国内外交流、科研合作、研学活动等,培养公众绿色生活观,推动社会各方参与国家公园保护建设。最后,将生态效益纳入考评体系。结合武夷山国家公园具体情况,把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离任审计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估体系中,推动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
提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是保护强度、等级最高的一类自然保护地,其目的是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一是推动系统化保护。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核心,在协同高效保护的前提下,规划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划定重点保护区、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三类空间,进一步放大生态保护范围、拓展生态管护空间,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与周边区域大环境、大生态的一体化保护。二是推动智能化保护。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加快建立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可量化可评估的智能化感知监测评估体系,实现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源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同时,让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做到可识别、可感知,有标准、能检测,为生态价值实现打下数字基础。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产品不仅具有天然、绿色的特质,而且其生态资源和产品具有显著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基于此,武夷山国家公园应从市场机制、技术手段创新等入手,将生态产品的生态经济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一是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认知水平。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包括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产品与生态文化服务产品,包含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碳汇与茶叶、竹产品等,应充分认识这些生态资源在构建生命共同体中的意义,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机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快编制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发布生态产品核算技术指南,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方法,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基础。三是构建生态产品市场化运作体系。根据不同生态产品特征,建立不同的价值实现路径。对能够市场交易的产品,重点提升品质,增加附加值;对调节服务产品探索建立市场机制。在保证自然资源存量不减少、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生态银行”等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和交易平台,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理念,建立生态资源流转整合、提质增效、增值变现的闭环体系,促进生态资源和产品有序流动和直接交易,为实现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提供成本较低的新路径。
完善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国家公园生态补偿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范围有限、补偿标准不高等问题,尚未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也未反映生态资源质量与提高生态产品数量的差异,应结合实际,着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体系。一是丰富生态补偿形式。在加大资金补助力度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性引导,采取资金补偿、产业转移、对口协作、共建园区、人才培训等多样方式,推动跨流域、上下游开展横向、纵向生态补偿,构建内部补偿与外部补偿相结合的双向“造血”机制。二是推动国家公园相关立法。在各地探索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公园立法,明确国家公园特许经营项目开设原则、项目范围、收费标准、社区参与、准入及监督机制等,为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提供法律支撑。三是健全配套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对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理论等方面研究,积极探索武夷山国家公园运营机制,研究设立武夷山国家公园基金,在确保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公益属性的前提下,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公园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体系。
探索将生态高地转化为发展高地。由于国家公园属于禁止开发区域,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受到严格限制,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路径较窄。除了生态补偿、特许经营等形式外,应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理念,充分利用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国家公园的品牌优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在实践中,可借鉴一些国家的成熟经验,把武夷山国家公园全域及周边区域当成一个生态资源与资产综合体来管理,从人口控制、建设管控、风貌引导、产业调控、发展转型等方面综合施策、建立标准,分期分批规划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和门户城镇,增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以此吸引年轻人和高端人才来创新创业,引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基因工程、信息科学、绿色技术等新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推动新风景变为新经济,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群众增收致富,让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共同保护变为共同富裕。
公选王遴选网推荐参加福建公务员遴选的考生们学习>>>
【2022福建省直遴选考点·两会】尹力人民日报发声:接续推进数字福建建设 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2022福建南平遴选重磅考点】《人民日报》刊文:让科技特派员制度更好助力茶产业发展!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