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2019年甘肃省直遴选笔试模考试卷解析
答题时间:180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由公选王童教授命制解析)
一、案例分析题(35分)
扶贫脱贫难在精准,贵在精准,成也在于精准。贫困户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抗风险的能力,也缺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这些问题是摆在毕上市党政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道。但再难也啃下这块硬骨头。
“有钱好办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民没有发展的资本,产业富民就是一句空话。
毕上市农业基础比较好,富硒茶、食用菌、经果林、有机菜等产业久负盛名,但过去由于多方面原因,产业优势没有发挥出经济优势。从2015年开始,该市盘活各项扶贫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总结多年推进产业扶贫的成熟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帮助贫困户 “零成本”脱贫。
为了实现投入的 “零成本”,该市不断加大扶贫脱贫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政策的倾斜,确保为贫困户提供丰厚的脱贫“大礼包”。在园区建设上,实行“ 普惠+特惠”政策叠加扶持,通过引导企业 ( 合作社 ) 先行建设农业园区和设施大棚,再整合上级财政扶贫资金、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部门水电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直接投向园区,贫困农户可以入驻园区直接发展产业,也可以将扶贫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园区,再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贫困户“零成本”参与产业经营,入驻园区直接生产“ 得现金”、园区务工 “挣薪金”、资金入股“分红金”、土地流转 “获租金”。
但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不仅存在技术风险,而且还有市场风险。为了打消贫困户怕风险怕赔钱的心理,解决他们承担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毕上市鼓励支持企业负责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贫困户只负责简单的无风险的生产管理环节。
比如:食用菌扶贫园区中,在生产环节,属于菌种、菌棒这种技术含量较高,风险较大的生产环节,由企业采取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进行生产,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质量,还减少了污染率。然后,将成熟的菌棒交给贫困户进行简单管理出菇。在销售环节,全部由企业合作社负责销售,解决贫困户没有销路的顾虑。
“以前在外打工,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稳定,有时辛苦了一年还拿不回工资,如今村里建设了光伏 + 现代农业园区,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年挣四万元钱不成问题。” 毕上市土砍子村贺富强对自己在家门口就能就业非常满意。
要想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村民掉队,就要把产业建在群众家门口,让群众 “ 零距离” 就业。为此,毕上市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支持、资金帮扶等手段,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就地发展产业、建设园区,让贫困户能够就近就业。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该市还着力打造手工艺品、特色食品加工等一批小产品加工专业村,建立起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定向下单的家庭手工作坊扶贫机制,实现群众在“家门口” 就业。目前,已培育各类专业村18个,每年带动2500人脱贫。
张兵刚调入毕上市任市委副书记不久,他的前任副书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是土坎子村的刘三喜,这人天生好吃懒做,赌博成性,成天油手好闲,不求上进,是出名的“扁石头”,很难帮扶,市委考虑张兵刚来毕上,情况又不熟,商议想给张副书记调换帮扶对象。
【公选王问题】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总结归纳毕上扶贫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有哪些?(300字以内,15分)
【公选王解析参考】
毕上市扶贫经验主要是“三零”模式: 一是投入“零成本”——把生产要素变现成脱贫资本。依托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由政府整合政策资金或以贫困户贴息贷款入股、土地承包权入股等方式作为资本投入,不用贫困户出一分钱就能从事产业经营。 二是经营“零风险 ”——政府或者大户承担市场风险。投资者与贫困户结成利益连接体,承担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贫困户只负责生产管理,以此降低贫困户风险,保护贫困户利益。 三是就业“零距离”——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支持、资金帮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建设扶贫产业园区,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