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遴选网材料
材料1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2本。与2013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4年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2013年的41.9%上升了9.9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不同人口特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差异明显。城镇成年居民、男性成年居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分别高于对应群体;年龄越小的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越高,呈阶梯递增趋势,18-29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为42.7%,与其他年龄群体拉开较大距离。
2014年有34.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在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六成的人(66.4%)进行过微信阅读。从微信阅读时长来看,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其中,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7.22分钟,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40.98分钟。
2014年我国成人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0%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2%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8.3%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4.1%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015年上半年,半月谈网进行了一次“阅读,体味书香——您一年读几本书?”问卷调查。在1500名受访者中,每年读书2本以下的人占37%,一些受访者一年也读不完一本书。
记者在长春市实验中学一个班级里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回收的59份有效问卷中,有21人表示现在的课内外阅读时间无法满足自己对阅读的需求。在这些学生填写的原因中,“作业太多”“学习紧张”等成为最常见的表述。学生家长安先生表示,他其实非常支持孩子多读书,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但是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做作业要到九点多才结束,还要保证正常休息,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悠闲阅读也多是奢望。在上海,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医院工作的90后女生陈婕说,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到家已经快8点,还得做饭吃,洗洗涮涮后都10点多了。医院在创建“三甲”期间,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到点,回家更没时间了。“到家就想睡觉,哪还有时间读书啊!”
调查发现,不少人把时间大量放在了阅读微博、微信以及一些简短的新形态阅读产品上,认为这样可以迅速跟上时代潮流。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朱晓辉,每天会在写程序的闲暇时间在网上阅读新闻,一般都是打开大型的新闻网站。他说:“通过标题阅读就能够了解当天的新闻,遇到感兴趣的新闻再点进去看一看。没时间一条一条地看,也没有那个耐心和兴趣。”
记者在一些大型阅读论坛和读书网站、门户网阅读专区上发现,以豪门爱情、霸道总裁、绯闻出轨等为主题的作品牢牢占据着一些排行榜的前列,其中不乏内容露骨、情节刺激的作品。在--些购书网站上,年轻偶像、商业领袖等撰写的图书往往容易登上推荐榜,并被冠以各种噱头进行推销。而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西方名著等作品很难在网站的一级页面中找到,各种畅销排行榜中更是难见踪影。
当下,“只读有用的”已经成为不少天学生阅读的信条。吉林大学的一位在读研究生表示,为了更好地接触社会,自已平时的实习、实践占用了不少时间,有限的读书时间里,往往也会选择看对提升自已工作能力和求职更有帮助的书。
在北京、上海、安徽、吉林等地的一些书店,人流量最多、咨询最多的地方往往都是教材教辅区,尤其是刚开学的阶段,一些教辅图书由于畅销甚至卖断了货。在北京图书大厦,一位读者告诉记者,现在来书店,一般是给孩子买教辅书。受此影响,一些书店也不得不做出妥协,把教辅书放在较为显著的位置。
不仅是学生,职场人士等群体的阅读习惯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很多人考证之前才匆匆搬出复习教材,为了报考公务员只看行测和申论复习教材。
材料2
“亲近读书”是日本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日本制定了针对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儿童读书推进相关法律》。2008年和2013年,日本又两次对该法进行修订,强调读书是学习语言、磨砺感性、提高表现力、丰富想象力、提升生活能力不可或缺的途径,要为所有孩子创造随时随地自主读书的环境。
日本《图书馆法》《学校图书馆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和学校设立图书馆的责任、经费来源和人员配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整合建立图书数据系统,包括学校图书馆在内的全国所有图书馆均可免费使用。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日本63%的图书馆设立了儿童阅读室,2010年一年向儿童出借书籍1.8亿册。日本还要求市民活动中心、儿童馆等公共场所尽可能设置儿童图书角,甚至医院也要让婴儿接触图画书。此外,为了方便残障儿童读书,日本许多图书馆还提供盲文读物、有声读物。对推动儿童读书表现突出的学校、个人、社会团体和出版机构,文部科学省每年都会进行表彰。
日本学校图书馆还设有专职的“司书教谕”,也就是“图书管理指导员”,“司书教谕”要根据《教学大纲》对各年级学生的语言理解要求,制定推荐书目,组织读书活动。
9月在韩国被称为“读书的时节”。韩国政府希望读书能成为国民生活的一部分。为此,政府部门对基层读书协会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并重点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的读书活动。
据韩国国家图书馆统计,至2011年底,韩国全国共有786座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人均1.49本,每座图书馆服务人口为64547人。虽然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韩国图书馆数量和藏书量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
为了方便少年儿童借书,首尔市西大门区设置了15辆流动图书馆车,定期到各居民小区送书上门。首尔市其他图书馆也是千方百计吸引孩子进入图书馆,例如,首尔图书馆为小朋友提供特制的小型书架和座椅,自助还书机也被设计成机器人的形状。对一般市民来说,图书借阅也非常便捷,仅用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借书卡,并不需要押金和工本费,每次可借出两本书。
为了更好地引导民众阅读,韩国各地70多个图书馆和文学馆都设置了驻馆作家。各位作家在半年时间内,将举行一系列读书项目,每月至少20课时,主要包括文学作品介绍、名著朗读解析、读书协会指导和写作技巧介绍等。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还为特殊学校的残障儿童举行读后感比赛。暑假期间,韩国各地区的儿童活动中心都迎来了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给小朋友们读书、讲故事,被称为“银发读书服务团”。
材料3
介绍了重庆南之山图书馆。南之山书店是一个集阅读、民宿、美食于一身的文创空间,书店有四层,一楼为公共阅读区、展览区、餐饮区、放映厅,二至四楼为民宿住宿区、画室、观景露台。住宿的房间按文学、电影、生活旅行、音乐等主题打造,大大的落地玻璃,书架上满满当当的书籍,站在窗口远眺,能看见远山和整座城市。
材料4
所谓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终端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这是伴随着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虽然从各方面降低了阅读门槛,丰富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速度。
2015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3%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识,65.3%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快捷方便,49.6%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52.0%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需要深度阅读作为辅助。
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存在很大争议。反对者或者说担忧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坏处包括: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摒弃深度阅读、容易遗忘、易受情绪牵制、丧失阅读的文化意义等。而赞赏者或者说支持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快捷、方便、高效、门槛低、信息量大、增加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等。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碎片化阅读的所谓“好处”恰恰是其弊端所在。
在精神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求知欲旺盛的人们往往是饥不择食,有什么读什么。但是在今天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上的海量信息,又陷入一种选择焦虑。比如赞同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意见就认为这可以“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其实这恰恰是阅读缺乏个性和自主性的一种表现——不知道读什么,那就大家读什么我读什么。正因其“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大量的时间其实耗费在信息的筛选上,而碎片化阅读其实在这样的筛选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点开不同标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的过程,这不是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是时间的有效浪费。
阅读是对现实生存处境的一种提升而不是迎合,但是碎片化阅读恰恰不能使人超越生存,而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极端有限的时间里,在没有任何阅读计划的前提下,人们更愿意抱着休闲消遣的态度,以“娱乐时尚”为目的,选择那些轻松有趣的文字,排斥有深度有挑战性的烧脑文章。有人说,碎片化阅读让某些不读书的人开始读书——在某种层面这的确是事实,尤其是微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使得很多原来从不读书甚至从不看报的人都开始一种“阅读”,但是这是怎样的-种阅读呢?众多庸俗化的心灵鸡汤、无数反科学乃至伪科学的“健康知识”,大量多年前就已经被揭露的谣言...这样的阅读不但没有让琐碎卑微的人生得到丝亳反省和超越,反倒使其获得了一种“知识”“观念”层面的肯定——这样的阅读不是醒酒汤,而是麻醉剂。
如果一个人的阅读只有碎片化阅读,那么与真正的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就成为一种“反阅读”——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是陷入了-种更体面、更坦然地浪费时间的方式;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在阅读,其实是在做着--件与真正的阅读应该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的事情。
北宋先贤欧阳修自道,平生读书写作有“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这对于今人如何使用碎片化的时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那就是用完整系统持久的阅读,连缀起时间的碎片——试一试利用琐碎的时间读完一部经典,而不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
材料5
说的是报刊量,杂志发行的急剧减少,甚至出现了很多停刊的现象。
公选王遴选网问题
问题1.结合所给材料,概括我国国民阅读有哪些变化?100字左右,15分。
问题2.假定你是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针对碎片化阅读,提出对策。200字左右,25分。
问题3.结合给定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60分。
推荐阅读:
【宣传遴选考点】李克强:一个国家养成“全民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
2015遴选关键词⑹:文化(一流大学、媒体融合、公共文化、全民阅读……)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