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将跳转至新网站进行购买,购买成功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
取消
立即开通
公选王官网 公选王网校 公选王APP
扫描下载“公选王APP”
加入VIP
提醒(0) 欢迎您!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微信
15072428589
【工信遴选重要考点】郑必坚: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强国!

公选王遴选网 lx.gongxuanwang.com 2017-04-21 阅读: 3622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网信事业发展的重要论断,系统阐述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突破核心技术、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关系、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为网络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纲领文献。值此“4.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放眼世界范围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联系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更加深感这篇讲话的重大现实意义。

推荐阅读>>>【遴选公文写作材料】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一、网信事业是人民的大事业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时代,是我国网信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而又坚定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网信事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人民的大事业,推动网信事业发展是为了人民。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是科技领域的深刻革命,更是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新觉醒,标志着人类文明正进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政治判断力深刻指出:“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多年来,不仅已使7亿网民享受到了互联网这一新空间新平台带来的新生活,而且全社会都感受到了我国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巨大进步。这样的历史大变动,生动反映了近代史上曾经错失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国人,今天抓住了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方针。针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复杂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网信事业发展重要思想。我们体会,正是这个“以人民为中心”,应当成为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应对信息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针。

首先,中国的网信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以人民为中心”六个大字,指明了中国的网信事业不姓别的,姓的是“人民”。而当前在国际范围,网信时代究竟是强权称霸时代,还是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这可是摆在世界面前的一个大是大非问题。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世界各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针大相径庭。有的是为了控制世界舆论,有的甚至把互联网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颠覆别国政权的工具。凡此种种,都从根本上背离了互联网应有的时代精神。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自觉自信地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互联网,坚持网信事业是人民的大事业、网信时代是人民的大时代(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互联网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

其次,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是为了使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着一条基本的“办网”路线,就是为人民办好互联网。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从大处讲,是为了抓住机遇,赶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细处讲,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还满怀对广大农村群众的深厚感情,专门强调指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要求“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表明了中国经由解决农村互联网短板来解决“数字鸿沟”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决心。从指导方针到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事事处处想的都是“造福人民”( 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互联网发展问题上的价值观)。

再次,建设良好网络空间生态是为了更好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积极正面作用。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他们关于国家、社会、工作、人生的看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那么怎样对待网上的怨气怨言呢?有种观点认为,互联网太复杂、难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关了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种观点明确指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不会关上。”他还进一步深刻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因此,他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特别是,他强调对网民的观点和看法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互联网发展问题上的群众观

最后,推动网信事业前进靠的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网”路线,不仅要“为人民”,还要“靠人民”。无论网络发展还是网络治理都要依靠人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包括增强互联网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接受人民群众对互联网的监督。人民的监督和批评,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的,也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不仅要欢迎,还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我们高兴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4.19”重要讲话发表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网信事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包括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法》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等,有力地推进了“4.19”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落实。

 

二、网络安全要以“两重性”观念清醒把握

网络安全,是我们在推动网信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不能因为存在网络安全问题就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不敢大胆发展网信事业;也不能在推动网信事业发展过程中自废武功,不敢果断治理网络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务必保持清醒,以“两重性”的观念,实事求是地处理网络安全同信息化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在这里,“同步推进”,“相辅相成”,就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在全面把握网络安全同信息化发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鲜明而完整地提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即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这样的全新理念,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面对当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关系的诸多问题。以下四个方面,尤其应当引起深刻注意。

首先,在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导下,改变那种不切实际地追求绝对安全的观念。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从来没有离开相对的绝对。信息安全攻防博弈永无止境,已成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与发展、开放与自主、管理与服务、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把握最佳平衡点,才能真正持久地保证网络安全。那种危机状态下的应急管控办法,不宜用来取代常态下的治理模式。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立足基本国情保安全,避免不计成本追求绝对安全”。如果一味追求绝对安全,不仅将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成本,而且可能顾此失彼、南辕北辙。总之,坚持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在大力发展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避免“安全绝对化”和“保密扩大化”。

其次,在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导下,建立开放与治理相统一的网络生态。我们对待互联网的基本立场是开放,不开放就不会有今天7亿中国网民,就不会有全世界最大的网络经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应当也持开放态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立足开放环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动、博弈,吸收先进技术,网络安全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刻指出,“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总之,依法治网,天经地义。开放与治理相结合,该堵的就堵,可放的就放,不搞“一刀切”,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真正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再次,在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导下,解决网络安全关键性问题。“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不断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巨大风险隐患。如果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那就难以有效应对国家级、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这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我国也不例外。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消除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一最大隐患;同时要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以利于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总之,我们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风险防范,维护网络安全。

最后,在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导下,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构建国际范围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已经把世界变为一个地球村,信息的跨界传播如同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同时,应当看到,中国人的自信力和辨别力比20年前、30年前已大大增强。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如此鲜明地倡导国际范围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自信。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提出一个宏大命题——“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围绕这个命题,他又提出了“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即“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开放合作”和“构建良好秩序”的(四项)原则,以及“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和“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的(五点)主张。这些原则和主张,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这样一整套关于尊重“网络主权”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和主张,同中国国内网络空间治理的一整套原则和主张相结合,系统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安全观”。可以确信,以这样的“网络安全观”为指引,一定能够强有力地兴网除弊,在致力构建国际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同时,打造我国安全有序、富有活力、人民满意的网络生态。

 

三、依托互联网激发新动力

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拥抱时代”才能“发展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有大作为。”那么,怎样在经济新常态下依托互联网,形成发展的新动力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的新理念,为我们打开了视野和思路。如同中医所说打通“任”“督”二脉的功力那样,打通信息“大动脉”,正在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首先,这种新动力体现在当代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上。从工业革命发展到信息革命,导致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而迸发出的新型生产力,将为人类创造无穷的新资源、新财富、新空间。数据可以复用,信息可以共享,这是网络空间超越以往实体空间的本质特征,也是可以撬动人类走向新文明的强大杠杆。

其次,这种新动力体现在当代中国人民的国防力上。信息技术孕育了信息武器的发展,形成信息优势乃至改变战争与防务格局。与此同时,在网络空间成为第五维疆域以后,网络空间安全更上升为主权国家第一层级的安全威胁。大家熟知的全球性安全事件一再证明,国家有国界,网络威胁无国界,在网络世界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发展网络国防力量,构建新型防卫体系,也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维护世界网络空间和平与发展的大国责任。

再次,这种新动力还体现在当代中国人民的文化力上。网络化开启民智,提升人们的素质、能力,现代人接受的信息量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电视、电话、数据三网合一,以新媒体、自媒体、网络语和表情包等来表意的“网络文”,充分利用碎片化传播,其流行度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传统媒体,对网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影响堪比中国100年前的“白话文”运动。而且,今天的“网络文”又是世界范围的,是中华文明复兴同世界潮流相交汇的重大契机。互联网文化和创意文化产业也已脱颖而出,网络跨文化的传播力量不可估量。

总之,我们正在信息革命中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时代需要新觉醒,新空间开启新文明。在这种新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国防力、文化力这“三力”在同互联网的联系和结合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将创造前所未有的人类奇迹。

当然,依托互联网形成新动力这件大事,并非轻而易举。无论“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是一场关系实体经济产业升级换代的重大变革。顺便说一下,这里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最近几年关于“虚实经济”之争。我们认为,所谓“虚拟经济”,就其本意而言,并非是指泡沫化的那种“虚”经济。实际上,在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从“信用经济”开始,虚拟经济本来就是因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并同实体经济相联系而发展的。问题在于,在复杂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虚拟经济又恰因其“虚”而被“投机经济”所利用,成为泡沫经济。今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行业的逐步融汇,已经可喜地呈现出虚实之间交融共生,进而形成“新实体经济”的新趋向。在这里,“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恰恰在于,它能够强有力地实现互联网经济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汇,并经过这种深度融汇而产生新动力。这种新动力,不仅推动了实体经济改造升级,而且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宣传、项目扶持和必要管理,通过推动互联网企业与实体经济对接合作而形成的“虚实结合”,或者叫作“新老实体结合”,乃是一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网信产业发展规律启示我们,创新性是唯一标准。没有创新就意味着停滞,而停滞就会被淘汰。中外有不少知名企业和企业家就是由于没有预见到网信事业这种特殊性,而不断地被追赶者边缘化。尽管中国在某些网信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但中国不乏创新基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极强创造力的民族,近年来网信领域的诸多创新已经引领世界潮流。比如网信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的创新、营销的创新、管理的创新、金融的创新,等等。一切善于推进“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企业,都有可能打开共享经济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和潜力。清醒把握这个大趋势大方向,新机遇就在前头。

 

四、人才是网信事业发展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网络空间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的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网信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更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对我国来说,人才与资本相比,更缺的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中,人才的短板更加突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脑子要转过弯来,既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网信事业技术密集且更新快,人才是核心支柱,是事业蓬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已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精准集智,担当责任。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用特殊政策聚集人才包括奇才、怪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包括引进国际网信人才。再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汇聚军地一流大学网信资源、师资力量,提高网信人才培养质量和速度。

有了人才,还要人尽其才、各尽其用、用当其时,并且产生联动和共振效应。而要实现人才效应的最优配置,不能不依赖于体制机制改革。我们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我们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做出贡献的各种人才都有成就感、获得感。我们还要打破体制界限,推进“旋转门”制度,让人才在政府、企业、军队、智库间有序顺畅流动,最终实现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开发人才资源,尤其是青年人才资源,是最大要义。网络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而今天所谓年轻人,就是人们常说的“80后”、“90后”、“00后”。他们已经是我们的工业生产大军、农业生产大军、科技大军、教育大军、文化大军、创新大军、网络大军中的“生力军”。再过十几、二十年,他们将从“生力军”变成“主力军”。当前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是,既要满足青年的信息需求,又要充分关注青年的健康成长。引导他们在学习阶段努力打好牢固知识基础,千万不要因为知识碎片化而影响长远发展;引导他们在长身体阶段注意强身健体,千万不要因为沉溺于网络而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期待有关教育部门和网络部门切实给予关注。

中国共产党是面向未来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征程中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大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因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能够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自我纠偏,永葆青春活力。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从1994年我国全面接入互联网至今的“上半场”表现看,党中央已经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带领中国人民站在了全球朝阳产业的第一方阵。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下半场”必将精彩纷呈,“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强国必将实现。

【推荐阅读】

【2016年中央机关遴选面试·工信考点】习近平:六个“加快”推动网络强国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

【工信遴选考点】如何破解“孤岛现象”?地方政府大有可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公选王”或“公选王遴选网”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热门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上一篇: 【能源遴选考点】《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全文)

下一篇: 【组织遴选考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每位干部都必须写好的材料!

公选王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

  • 热门专题
  • 热门点击
  • 今日文章
关于我们| 严正声明| 联系我们| 申请友链| 付款方式| 网站导航| 今日更新
公选王网校——公务员遴选在线学习平台 公选王公务员遴选网——15年专注遴选研究 公选王网站——中国公选遴选考试培训领跑者,专注遴选考试培训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或者支付稿酬。
售前咨询:
131-6465-6773 / 150-7242-7607
售后服务:
150-7242-8589 / 173-6330-3787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
在线咨询

题库

APP下载

回到顶部